汽车散热防震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73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散热防震电池,箱体内有内箱,内箱由竖板分隔为若干电池腔,内置锂电池单体;内箱的箱壁内的外导热腔与竖板内导热腔连通并填充导热油;内箱敞开口处设隔热板,其上方设电池管理控制器和盖板;盖板与箱盖间设第一缓冲装置,内箱下端与箱体底板间设第二缓冲装置;内箱外侧与箱体内侧间设金属波纹板,其固定在箱体侧壁上,其波纹弯折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散热腔处箱体侧壁上设散热口,散热口处设过滤网;散热腔内设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锂电池单体起到各个方向的缓冲作用;导热油可将锂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快速向下传递,风扇工作,将热量由散热口排出;散热口处设过滤网,避免灰尘进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各个方向实现缓冲保护;散热及防尘效果好。

Automotive thermal shock-proof batter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otive heat dissipation and shock-proof battery, which has an inner box, which is separated by a vertical plate into several battery chambers and contains a lithium battery monomer; the outer heat conduction chamber in the inner box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heat conduction chamber in the vertical plate and filled with heat conducting oil; the heat insulation board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inner box, and a battery management controller and a cover plate are arranged above it; A first buffer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ard and the cover, and a second buffer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box and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box body; a metal corrugated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box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box body, which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and its corrugated bending line is arranged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 radiato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at the radiation chamber, and a filter net is arranged at the radiation outlet; Set the fan. The invention buffers the lithium battery monomer in all directions;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lithium battery monomer can be quickly transferred downward by the heat conducting oil, the fan works, and the heat is discharged by the heat sink; a filter is arranged at the heat sink to avoid dust entering; the invention realizes buffering protection in all directions; the heat dissipation and dust prevention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散热防震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是一种汽车散热防震电池。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但是在电池安装在车辆上时,需要保证其安装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车辆在颠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通常利用电池箱将其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由于电池箱由塑料或金属制成,本身不具有缓冲的作用,导致固定安装的电池在随车辆行驶时,缺乏必要的缓冲装置,长期颠簸容易造成电池损坏。并且现有的电池箱散热效果差,由于开设有通风孔容易导致行驶过程中大量灰尘进入,影响电池工作,因此,密闭式的电池箱针对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差,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工作,不适用于车载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散热防震电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用电池抗震性能差、散热性能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散热防震电池,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箱盖;所述箱体内侧容置有内箱,所述内箱的上端为敞开口;所述内箱内部设置有若干竖板,若干所述竖板将内箱的内部分隔为若干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容置有锂电池单体;所述内箱的箱壁为双层结构,形成外导热腔;所述竖板为双层结构,形成内导热腔,所述内导热腔的下端与所述外导热腔连通;所述内导热腔内部和所述外导热腔内部均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内箱的敞开口处盖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方设置有电池管理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上罩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盖之间设置若干第一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方的第一支撑套筒和设置于所述箱盖下方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上方的第一基座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座下方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的下端容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筒内,所述第一支撑套筒和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箱盖上;所述内箱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设置若干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方的第二支撑套筒和设置于所述内箱的下方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上方的第二基座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座下方的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的下端容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套筒内,所述第二支撑套筒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内箱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所述内箱的侧壁外侧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内侧之间设置有金属波纹板,所述金属波纹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金属波纹板的波纹弯折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内箱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处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风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为橡胶基座。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具有容置槽,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板的中部。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散热口沿所述箱体的侧壁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在内箱的上下分别设置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在内箱的周围设置金属波纹板,对锂电池单体起到各个方向的缓冲作用;内导热腔内部和外导热腔内部均填充有导热油,可以将锂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快速向下传递,风扇工作,将热量由散热口排出;散热口处设置过滤网,避免灰尘进入;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各个方向实现缓冲,保护锂电池单体;散热及防尘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箱体;2、箱盖;3、内箱;4、竖板;5、电池腔;6、锂电池单体;7、外导热腔;8、内导热腔;9、隔热板;10、电池管理控制器;11、盖板;12、容置槽;13、第一支撑套筒;14、第一基座;15、第一导柱;16、第一弹簧;17、第二支撑套筒;18、第二基座;19、第二导柱;20、第二弹簧;21、金属波纹板;24、散热腔;25、散热口;26、过滤网;27、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散热防震电池,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体1内侧容置有内箱3,所述内箱3的上端为敞开口;所述内箱3内部设置有若干竖板4,若干所述竖板4将内箱3的内部分隔为若干电池腔5,所述电池腔5内容置有锂电池单体6。所述内箱3的箱壁为双层结构,形成外导热腔7;所述竖板4为双层结构,形成内导热腔8,所述内导热腔8的下端与所述外导热腔7连通;所述内导热腔8内部和所述外导热腔7内部均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内箱3的敞开口处盖设有隔热板9,所述隔热板9上方设置有电池管理控制器10,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10上罩设有盖板11;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1具有容置槽12,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10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2内。隔热板9可以保护电池管理控制器10免受高温影响。所述盖板11与所述箱盖2之间设置若干第一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11上方的第一支撑套筒13和设置于所述箱盖2下方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上方的第一基座14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座14下方的第一导柱15,所述第一导柱15的下端容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筒13内,所述第一支撑套筒13和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盖板11与所述箱盖2上。所述内箱3的下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板之间设置若干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板上方的第二支撑套筒17和设置于所述内箱3的下方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上方的第二基座18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座18下方的第二导柱19,所述第二导柱19的下端容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套筒17内,所述第二支撑套筒17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内箱3的下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14和所述第二基座18为橡胶基座,可以避免第一支撑套筒13与箱盖2硬性撞击,避免第二支撑套筒17与内箱3硬性撞击。所述内箱3的侧壁外侧与所述箱体1的侧壁内侧之间设置有金属波纹板21,所述金属波纹板21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金属波纹板21的波纹弯折线沿竖直方向设置。金属波纹板21的波浪形结构,增强了结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抗压强度高,富有弹性和缓冲性能,对内箱3起到侧向缓冲的作用。所述内箱3的下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板之间形成散热腔24,所述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散热防震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箱盖;所述箱体内侧容置有内箱,所述内箱的上端为敞开口;所述内箱内部设置有若干竖板,若干所述竖板将内箱的内部分隔为若干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容置有锂电池单体;所述内箱的箱壁为双层结构,形成外导热腔;所述竖板为双层结构,形成内导热腔,所述内导热腔的下端与所述外导热腔连通;所述内导热腔内部和所述外导热腔内部均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内箱的敞开口处盖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方设置有电池管理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上罩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盖之间设置若干第一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方的第一支撑套筒和设置于所述箱盖下方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上方的第一基座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座下方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的下端容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筒内,所述第一支撑套筒和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箱盖上;所述内箱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设置若干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方的第二支撑套筒和设置于所述内箱的下方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上方的第二基座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座下方的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的下端容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套筒内,所述第二支撑套筒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内箱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所述内箱的侧壁外侧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内侧之间设置有金属波纹板,所述金属波纹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金属波纹板的波纹弯折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内箱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处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风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散热防震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箱盖;所述箱体内侧容置有内箱,所述内箱的上端为敞开口;所述内箱内部设置有若干竖板,若干所述竖板将内箱的内部分隔为若干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容置有锂电池单体;所述内箱的箱壁为双层结构,形成外导热腔;所述竖板为双层结构,形成内导热腔,所述内导热腔的下端与所述外导热腔连通;所述内导热腔内部和所述外导热腔内部均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内箱的敞开口处盖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方设置有电池管理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上罩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盖之间设置若干第一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方的第一支撑套筒和设置于所述箱盖下方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上方的第一基座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座下方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的下端容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筒内,所述第一支撑套筒和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箱盖上;所述内箱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设置若干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方的第二支撑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子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祥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