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及摩擦接合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013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摩擦接合单元包括: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第一施力部件,向摩擦板的释放方向施加作用力给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施力部件,向摩擦板的释放方向施加大于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力给第二活塞。在第一、第二活塞的一方设有使接合液压室与相对液压室连通的连通孔,并且在第一、第二活塞的另一方设有能够关闭连通孔的阀部。在第一、第二活塞移动时,基于第一施力部件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之差所产生的两活塞的行程量之差来使所述阀部打开所述连通孔。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Friction Joint Unit

The friction joint uni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the first piston and the second piston; the first force exerting force on the first piston in the direction of release of the friction plate; and the second force exerting force greater than the force exerted on the first force exerting part on the second piston in the direction of release of the friction plate. One sid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istons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connecting the connecting hydraulic chamber with the relative hydraulic chamber,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istons is provided with a valve part capable of closing the connecting hole. When the first piston and the second piston move, the valve part is made to open the connecting hole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stroke between the two piston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he action force between the first force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force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变速器及摩擦接合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液压控制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及摩擦接合单元。
技术介绍
车辆中所搭载的自动变速器通常具备多个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离合器和制动器等多个摩擦接合单元,通过有选择地使这些摩擦接合单元接合,能够对从驱动源将动力传递到车轮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多个变速挡。所述摩擦接合单元具有设置在二个转动构件(制动器的的情况下为转动构件和固定构件)之间并且交替地与这些转动构件卡合的多个摩擦板、按压所述摩擦板以使它们接合的活塞、以及被供应能够施加按压力给予活塞的液压的接合液压室,基于液压控制机构控制对所述液压室的液压供应,该摩擦接合单元被接合或被释放。此外,在接合液压室自身也转动的离合器中,释放时残留在该液压室中的工作油被离心力作用,因此,活塞会被按压向摩擦板侧(接合方向),有可能对处于释放状态的摩擦板中产生拖曳阻力。为了防止这样的摩擦板的拖曳现象,有时会在活塞的接合液压室的相反侧设置离心平衡室,该离心平衡室被供应用于抵消所述离心力所产生的按压力的液压。在设置离心平衡室的情况下,在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下,为了使接合液压室内保持着高的离合器接合压力,有必要隔断离心平衡室和接合液压室之间的工作油的流动。另一方面,在离合器的释放状态下,较为理想的是使两室之间连通,以使两室内的液压取得平衡。例如,如图9所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具备设置有离心平衡室203的摩擦接合单元200,离心平衡室203隔着活塞201而与接合液压室202相对,离心平衡室203与接合液压室202之间通过球阀204而能够连通。此情况下,在离合器接合时,通过球阀204来隔断工作油从接合液压室202往离心平衡室203的流动,以使接合液压室202内保持着高的离合器接合压力,另一方面,在离合器释放时,通过球阀204来允许工作油从离心平衡室203往接合液压室202的流动,从而使两室202、203内的液压取得平衡。此处,在搭载有多挡式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中,为了提高变速时的感受度等,较为理想的是缩短变速时间,亦即缩短将摩擦接合单元切换为接合状态所需的时间(接合切换时间)、以及缩短将摩擦接合单元切换为释放状态所需的时间(释放切换时间)。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在离合器接合时,在活塞的行程刚开始后,随着离心平衡室的容积减少,工作油打开所述球阀而从离心平衡室流入到接合液压室侧,具有促进工作液压对该接合液压室的供应从而缩短离合器的接合切换时间这样的优点。另一方面,在离合器释放时,在其释放动作刚开始后,接合液压室内的液压高,而且基于活塞的移动,接合液压室的容积减少,因此,在该活塞的行程刚开始后,球阀便关闭。由此,阻止了工作油从接合液压室往离心平衡室侧的排出,因而工作油便只能通过液压控制机构而被排出。因此,难以获得缩短工作油的排出时间亦即缩短离合器的释放切换时间的作用。此外,即使能够缩短接合切换时间,但如果不能缩短释放切换时间,则在进行离合器的切换(一边使正在接合的离合器释放一边使别的离合器接合的操作)这样的变速时便无法缩短变速时间。在采用所述球阀的情况下,释放时工作油从接合液压室的排出较迟的问题不仅存在于离心力作用于接合液压室内的工作油这样的离合器,其同样存在于如下的制动器:被供应释放用液压的释放液压室隔着活塞而设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13198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隔着活塞而与接合液压室相对的方式设置有离心平衡室或释放液压室等相对液压室的摩擦接合单元或者针对具备该摩擦接合单元的自动变速器,通过促进所述摩擦接合单元释放时的从接合液压室的工作油的排出,来缩短该摩擦接合单元的释放切换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擦接合单元或具备该摩擦接合单元的自动变速器,所述摩擦接合单元包括: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能够沿轴向移动,而且分别具有在轴向上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多个摩擦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二面侧;接合液压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一面侧,被施加按压所述第一、第二活塞往接合所述多个摩擦板的方向的液压;相对液压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二面侧,被施加按压所述第一、第二活塞往释放所述多个摩擦板的方向的液压;第一施力部件,向摩擦板的释放方向施加作用力给所述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施力部件,向摩擦板的释放方向施加大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力给所述第二活塞;其中,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一方设有使所述接合液压室与所述相对液压室连通的连通孔,并且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另一方设有能够关闭所述连通孔的阀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件各自的作用力以如下的方式设定: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移动时,基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之差所产生的两活塞的行程量之差来使所述阀部打开所述连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够促进摩擦接合单元释放时的从接合液压室的工作油的排出,因此,能够缩短该摩擦接合单元的释放切换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摩擦接合单元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所述摩擦接合单元中的各活塞的行程变化的时间图。图3是表示往所述摩擦接合单元的各个室的输出液压的变化的时间图。图4是用于说明所述摩擦接合单元的从释放状态至接合状态的动作的说明图。图5是用于说明所述摩擦接合单元的从接合状态至释放状态的动作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摩擦接合单元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所述摩擦接合单元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所述摩擦接合单元的别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以往的自动变速器的摩擦接合单元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1具备多个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离合器、制动器等多个摩擦接合单元,通过有选择地使这些摩擦接合单元接合,能够对从驱动源将动力传递到车轮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多个变速挡。图1是表示自动变速器1的离合器1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离合器10具有:呈同心状设置的毂11及鼓12;多个摩擦板13,设置在该毂11和鼓12之间,交替地与它们卡合;第一、第二活塞14、15,能够沿轴向移动;接合液压室16,被施加按压第一、第二活塞14、15往接合多个摩擦板13的方向(图1的左侧)的液压;离心平衡室19(相对液压室),被施加按压第一、第二活塞14、15往释放多个摩擦板13的方向(图1的右侧)的液压。下面,将图1的左侧作为“前”,将图1的右侧作为“后”来说明。也就是说,将轴向上的从活塞14、15往摩擦板13的这一侧定为“前”,将与其相反的轴向上的另一侧定为“后”。鼓12一体地具备:沿轴向延伸的外侧圆筒部12a;从该外侧圆筒部12a的后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底部12b;从该底部12b的内周端朝着前方沿轴向延伸的内侧圆筒部12c。摩擦板13卡合于外侧圆筒部12a的内周面。鼓12的内侧圆筒部12c中设有:用于将来自后述的液压控制机构100的第二油道104的平衡用液压供应给离心平衡室19的油道12d;用于将来自第一油道102的接合用液压供应给接合液压室16的油道12e。第一活塞14一体地具备承受接合液压室16及离心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摩擦接合单元,所述摩擦接合单元包括: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能够沿轴向移动,而且分别具有在轴向上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多个摩擦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二面侧;接合液压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一面侧,被施加按压所述第一、第二活塞往接合所述多个摩擦板的方向的液压;相对液压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二面侧,被施加按压所述第一、第二活塞往释放所述多个摩擦板的方向的液压;第一施力部件,向摩擦板的释放方向施加作用力给所述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施力部件,向摩擦板的释放方向施加大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力给所述第二活塞;其中,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一方设有使所述接合液压室与所述相对液压室连通的连通孔,并且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另一方设有能够关闭所述连通孔的阀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件各自的作用力以如下的方式设定: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移动时,基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之差所产生的两活塞的行程量之差来使所述阀部打开所述连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9 JP 2016-0663711.一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摩擦接合单元,所述摩擦接合单元包括: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能够沿轴向移动,而且分别具有在轴向上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多个摩擦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二面侧;接合液压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一面侧,被施加按压所述第一、第二活塞往接合所述多个摩擦板的方向的液压;相对液压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第二面侧,被施加按压所述第一、第二活塞往释放所述多个摩擦板的方向的液压;第一施力部件,向摩擦板的释放方向施加作用力给所述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施力部件,向摩擦板的释放方向施加大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力给所述第二活塞;其中,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一方设有使所述接合液压室与所述相对液压室连通的连通孔,并且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的另一方设有能够关闭所述连通孔的阀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件各自的作用力以如下的方式设定:在所述第一、第二活塞移动时,基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之差所产生的两活塞的行程量之差来使所述阀部打开所述连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设置于所述相对液压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控制机构;其中,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具有:用于控制所述摩擦接合单元的液压控制阀;使该液压控制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接合液压室连通的第一油道;以及使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相对液压室连通的第二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坂友隆岩崎龙彦岩下典生沟部龙利佐古香齐藤忠志久保智宏笹原学福田裕太郎镰田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