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底吊的坉粗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56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钢底吊的坉粗工艺,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与模具相同直径的原料放入模具中;B、用压机进行冲压;C、冲压完成后,用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处理;D、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原料为刚出炉的钢柱,且钢柱的原料由铁、碳、硅、磷、硫、铜、铈、镍、碳化钨和锆钛合金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与模具相同直径的原料放入模具中→用压机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用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处理→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四步骤,可避免钢底吊在坉粗过程中出现圆钢折叠或出现裂纹的现象发生,不仅保障了钢底吊在坉粗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保障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Roughening Technology of Steel Bottom Cra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bulking process of steel bottom suspension,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placing the same diameter of raw materials into the die; B, stamping with press; C, grinding with grinding device after stamping; D, packaging and storage after qualified inspection, raw materials are steel columns just out of the furnace, and steel columns. The raw materials are composed of iron, carbon, silicon, phosphorus, sulfur, copper, cerium, nickel, tungsten carbide and zirconium-titanium alloy. By putting the same diameter material of the die into the die stamping with a press stamping, grinding with a grinding device packaging after passing the inspection and storage,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folding or cracking of round steel in the process of steel bottom hanging, and not only ensure the steel bottom. The safety of hanging in the course of roughening also ensures the rate of good products, reduc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and improv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底吊的坉粗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底吊坉粗
,具体为钢底吊的坉粗工艺。
技术介绍
吊机,又称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起重设备有的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吊机在船舶、设备、机械、模具等一系列重工产品有广泛的应用,吊机在使用过程中离不开钢底吊,而钢底吊由圆钢坉粗得到,但现有的坉粗工艺是将大直径的圆钢进行夹住,然后进行拉细,这种情况易导致圆钢折叠或者出现裂纹的情况,不仅增加了次品率,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出钢底吊的坉粗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钢底吊的坉粗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钢底吊的坉粗工艺,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与模具相同直径的原料放入模具中;B、用压机进行冲压;C、冲压完成后,用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处理;D、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优选的,所述原料为刚出炉的钢柱,且钢柱的原料由铁、碳、硅、磷、硫、铜、铈、镍、碳化钨和锆钛合金组成,其配料百分比为:铁85%~95%;碳0.3%~0.7%;硅0.4%~0.8%;磷0.5%~0.8%;硫0.4%~0.8%;铜0.5%~1%;铈1%~2%;镍2%~4%;碳化钨3%~5%;锆钛合金2%~5%。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支撑座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罩,且电机罩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放置盘,支撑座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座,且第一滑座外表面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器,且第一滑动器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外表面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器,第二滑动器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且电机支座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头。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机罩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电机与电机支座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右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外表面从前向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开关、第二电机开关、第一滑动控制按键、第二滑动控制按键、第一伸缩控制按键和第二伸缩控制按键,且控制器的六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开关、第二电机开关、第一滑动控制按键、第二滑动控制按键、第一伸缩控制按键和第二伸缩控制按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机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机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滑动控制按键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动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滑动控制按键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动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伸缩控制按键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伸缩控制按键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与模具相同直径的原料放入模具中→用压机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用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处理→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四步骤,可避免钢底吊在坉粗过程中出现圆钢折叠或出现裂纹的现象发生,不仅保障了钢底吊在坉粗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保障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打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打磨装置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第一电动伸缩杆、3凹槽、4放置盘、5第一电机、6电机罩、7滚轮、8支撑腿、9控制器、91第一电机开关、92第二电机开关、93第一滑动控制按键、94第二滑动控制按键、95第一伸缩控制按键、96第二伸缩控制按键、10第一滑座、11第一滑槽、12第一滑动器、13第二滑座、14第二滑槽、15第二滑动器、16第一支撑杆、17第二支撑杆、18打磨头、19第二电机、20第三支撑杆、21第二电动伸缩杆、22电机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钢底吊的坉粗工艺,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与模具相同直径的原料放入模具中;B、用压机进行冲压;C、冲压完成后,用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处理;D、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可避免钢底吊在坉粗过程中出现圆钢折叠或出现裂纹的现象发生,不仅保障了钢底吊在坉粗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保障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原料为刚出炉的钢柱,且钢柱的原料由铁、碳、硅、磷、硫、铜、铈、镍、碳化钨和锆钛合金组成,其配料百分比为:铁85%~95%;碳0.3%~0.7%;硅0.4%~0.8%;磷0.5%~0.8%;硫0.4%~0.8%;铜0.5%~1%;铈1%~2%;镍2%~4%;碳化钨3%~5%;锆钛合金2%~5%。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且支撑腿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凹槽3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且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7,支撑座1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罩6,且电机罩6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放置盘4,支撑座1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座10,且第一滑座10外表面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器12,且第一滑动器12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座13,第二滑座13外表面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4,且第二滑槽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器15,第二滑动器15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1,且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1的底部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7和第三支撑杆20,第二支撑杆17和第三支撑杆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22,且电机支座22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头18,第一电机5与电机罩6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电机19与电机支座22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支撑座1右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9,控制器9的外表面从前向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开关91、第二电机开关92、第一滑动控制按键93、第二滑动控制按键94、第一伸缩控制按键95和第二伸缩控制按键96,且控制器9的六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开关91、第二电机开关92、第一滑动控制按键93、第二滑动控制按键94、第一伸缩控制按键95和第二伸缩控制按键9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机开关9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机开关92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滑动控制按键93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动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滑动控制按键94的输出端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底吊的坉粗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与模具相同直径的原料放入模具中;B、用压机进行冲压;C、冲压完成后,用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处理;D、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1.钢底吊的坉粗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与模具相同直径的原料放入模具中;B、用压机进行冲压;C、冲压完成后,用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处理;D、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底吊的坉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为刚出炉的钢柱,且钢柱的原料由铁、碳、硅、磷、硫、铜、铈、镍、碳化钨和锆钛合金组成,其配料百分比为:铁85%~95%;碳0.3%~0.7%;硅0.4%~0.8%;磷0.5%~0.8%;硫0.4%~0.8%;铜0.5%~1%;铈1%~2%;镍2%~4%;碳化钨3%~5%;锆钛合金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底吊的坉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且支撑腿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凹槽3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且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7,支撑座1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罩6,且电机罩6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放置盘4,支撑座1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座10,且第一滑座10外表面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器12,且第一滑动器12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座13,第二滑座13外表面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4,且第二滑槽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器15,第二滑动器15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丰乐精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