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90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该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通过采用两组连接臂组成手臂结构主体的方式,并且通过开设转动安装槽进行连接臂与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并且通过安装件进行安装卷线器组件以及柔性连接件的安装,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另一侧连接臂的定位卡环绕接固定的方式,便于人们通过卷线器组件的收卷,带动两个连接臂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在连接臂的另一侧开设滑动安装槽进行复位弹簧和滑动卡块的滑动安装,并且通过加入定位插块和柔性连接件二,以便于复位弹簧带动定位插块插接固定在定位插槽的内部,当手臂呈自然状态时,避免手臂反卷到另一侧方向,产生手臂畸形的现象,以使得机器人更加的仿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
技术介绍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原本用于生产制造的工业机器人系统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机器人的各种功能被相继开发并得到不断增强,机器人的种类不断增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工业控制拓展到各行各业,从军用到民用,从天上到地下,从工业到农业,从生产领域到娱乐服务业甚至到医疗保健业,几乎无处不在。从机器人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机器人的用途范围之广,发展之迅速,国际竞争之激烈,前途之广大,科研任务之迫切。而现如今对于仿真机器人的要求更加娱乐化,趋于人形态,因此,加入了很多人体类似的结构部件,而手臂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在仿人形机器人中也得到体现,但是在目前传统的机械手臂中,大都通过液压驱动组件和驱动电机进行手臂的组成,其体型过大,不利于仿人体的手臂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包括手臂结构主体,所述手臂结构主体包括多个连接臂以及转动连接件,其中每两个连接臂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件,其中一侧连接臂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卷线器组件,其中另一侧连接臂与安装件相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卡环,所述卷线器组件的外部绕接固定有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绕接固定在定位卡环的外部,其中一侧连接臂远离安装件的一侧开设有滑动安装槽,所述滑动安装槽的内部由内向开口处依次设置有滑动卡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滑动安装槽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插槽,其中另一侧连接臂与滑动安装槽相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柔性连接件二,所述柔性连接件二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插块,所述定位插块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定位插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转动连接件的两侧,其中连接臂与转动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转动安装槽,两组连接臂通过转动安装槽与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卡环和限位卡环均为半圆形圆环,且与连接臂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其中两个连接臂的表面位于卷线器组件与定位卡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软管,所述卷线器组件一端的柔性连接件穿过限位软管与定位卡环绕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通过采用两组连接臂组成手臂结构主体的方式,并且通过开设转动安装槽进行连接臂与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并且通过安装件进行安装卷线器组件以及柔性连接件的安装,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另一侧连接臂的定位卡环绕接固定的方式,便于人们通过卷线器组件的收卷,带动两个连接臂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在连接臂的另一侧开设滑动安装槽进行复位弹簧和滑动卡块的滑动安装,并且通过加入定位插块和柔性连接件二,以便于复位弹簧带动定位插块插接固定在定位插槽的内部,当手臂呈自然状态时,避免手臂反卷到另一侧方向,产生手臂畸形的现象,以使得机器人更加的仿真,避免了较大型的驱动组件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臂结构主体、2连接臂、3转动连接件、4安装件、5安装槽、6卷线器组件、7定位卡环、8柔性连接件、9滑动安装槽、10滑动卡块、11复位弹簧、12定位插槽、13限位卡环、14柔性连接件二、15定位插块、16转动安装槽、17限位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包括手臂结构主体1,所述手臂结构主体1包括多个连接臂2以及转动连接件3,其中每两个连接臂2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件3,其中一侧连接臂2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件4,所述安装件4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卷线器组件6,其中另一侧连接臂2与安装件4相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卡环7,所述卷线器组件6的外部绕接固定有柔性连接件8,所述柔性连接件8的另一端绕接固定在定位卡环7的外部,其中一侧连接臂2远离安装件4的一侧开设有滑动安装槽9,所述滑动安装槽9的内部由内向开口处依次设置有滑动卡块10和复位弹簧11,所述滑动安装槽9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插槽12,其中另一侧连接臂2与滑动安装槽9相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卡环13,所述限位卡环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柔性连接件二14,所述柔性连接件二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插块15,所述定位插块15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定位插槽12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臂2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转动连接件3的两侧,其中连接臂2与转动连接件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转动安装槽16,两组连接臂2通过转动安装槽16与转动连接件3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定位卡环7和限位卡环13均为半圆形圆环,且与连接臂2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其中两个连接臂2的表面位于卷线器组件6与定位卡环7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软管17,所述卷线器组件6一端的柔性连接件8穿过限位软管17与定位卡环7绕接固定。工作原理:当人们使用该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通过采用两组连接臂2组成手臂结构主体1的方式,并且通过开设转动安装槽16进行连接臂2与转动连接件3的转动连接,并且通过安装件4进行安装卷线器组件6以及柔性连接件8的安装,通过柔性连接件8与另一侧连接臂2的定位卡环7绕接固定的方式,便于人们通过卷线器组件6的收卷,带动两个连接臂2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在连接臂2的另一侧开设滑动安装槽9进行复位弹簧11和滑动卡块12的滑动安装,并且通过加入定位插块15和柔性连接件二14,以便于复位弹簧11带动定位插块15插接固定在定位插槽12的内部,当手臂呈自然状态时,避免手臂反卷到另一侧方向,产生手臂畸形的现象,以使得机器人更加的仿真,避免了较大型的驱动组件的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包括手臂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结构主体(1)包括多个连接臂(2)以及转动连接件(3),其中每两个连接臂(2)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件(3),其中一侧连接臂(2)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件(4),所述安装件(4)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卷线器组件(6),其中另一侧连接臂(2)与安装件(4)相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卡环(7),所述卷线器组件(6)的外部绕接固定有柔性连接件(8),所述柔性连接件(8)的另一端绕接固定在定位卡环(7)的外部,其中一侧连接臂(2)远离安装件(4)的一侧开设有滑动安装槽(9),所述滑动安装槽(9)的内部由内向开口处依次设置有滑动卡块(10)和复位弹簧(11),所述滑动安装槽(9)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插槽(12),其中另一侧连接臂(2)与滑动安装槽(9)相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卡环(13),所述限位卡环(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柔性连接件二(14),所述柔性连接件二(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插块(15),所述定位插块(15)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定位插槽(12)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机器人的手臂结构,包括手臂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结构主体(1)包括多个连接臂(2)以及转动连接件(3),其中每两个连接臂(2)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件(3),其中一侧连接臂(2)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件(4),所述安装件(4)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卷线器组件(6),其中另一侧连接臂(2)与安装件(4)相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卡环(7),所述卷线器组件(6)的外部绕接固定有柔性连接件(8),所述柔性连接件(8)的另一端绕接固定在定位卡环(7)的外部,其中一侧连接臂(2)远离安装件(4)的一侧开设有滑动安装槽(9),所述滑动安装槽(9)的内部由内向开口处依次设置有滑动卡块(10)和复位弹簧(11),所述滑动安装槽(9)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插槽(12),其中另一侧连接臂(2)与滑动安装槽(9)相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卡环(13),所述限位卡环(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英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南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