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斜楔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24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用于旋转斜楔机构中旋转楔的复位控制,包括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滚轴、滚轮和驱动楔块,所述支架与所述旋转楔贴合固定,所述支架背向所述旋转楔的一端设有避让槽,所述滚轴水平方向贯穿所述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的顶端设有固定端,所述驱动楔块的末端设有驱动端,所述驱动端用于所述驱动楔块对所述滚轮的抵触驱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楔的复位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驱动楔块随着所述上模进行运动,当所述旋转楔在旋转往复运动过程中出现卡停等未复位状态而发生合模情况时,所述驱动楔块随着所述上模运动自动驱动所述旋转楔进行强制复位,避免上下模发生碰撞损坏的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斜楔复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旋转斜楔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外覆盖件的设计愈加趋向于型面复杂化、尺寸大型化。许多车型的外覆盖件如翼子板、顶盖、前机盖外板等零件的翻边角度大多设计成负角,以达到增加冲压件咬合力和提高车身强度的目的。零件的翻边成负角使冲压模具的制造难度大大增加。这样的制件在冲压生产中很难一次成型到位,通常需要在后续生产中采用复杂的侧翻边、侧成型工艺,因此旋转斜楔结构孕育而生。现有的旋转斜楔机构使用过程中,当因产品的工艺需求而将旋转斜楔打开后(取件时)的驱动板平面与模具水平面夹角设计为接近或大于90°时,一旦驱动旋转楔在往复运动的力源(如气缸或其它弹性元件等力源)失灵或模具在生产线下检修后因人疏忽未驱动旋转斜楔复位而发生合模动作,就会造成模具上下模碰撞损坏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旋转楔复位的旋转斜楔复位装置。一种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用于旋转斜楔机构中旋转楔的复位控制,包括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滚轴、套设在所述滚轴上的滚轮和与所述滚轮抵触接触的驱动楔块,所述支架与所述旋转楔贴合固定,所述支架背向所述旋转楔的一端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作用时从上下方向穿行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滚轴水平方向贯穿所述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的顶端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上模贴合固定,所述驱动楔块的末端设有驱动端,所述驱动端用于所述驱动楔块对所述滚轮的抵触驱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楔的复位控制。上述旋转斜楔复位装置中,所述驱动楔块随着所述上模进行运动,当所述旋转楔处于未复位状态发生合模动作时,所述驱动楔块随着所述上模运动驱动所述旋转楔进行复位,有效防止了模具上下模碰撞损坏的事故发生。进一步地,所述避让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采用螺纹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孔采用通孔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滚轴的顶端设有螺纹端头,所述螺纹端头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所述滚轴的末端设有限位端头,所述限位端头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外壁与所述限位端头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半径大于所述限位端头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旋转楔的轴径。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端采用直角梯形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未安装强本技术前上下模干涉示意图;图3为图1中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旋转斜楔复位装置复位开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旋转斜楔复位装置完成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移动至下死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移动至下死点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用于旋转斜楔机构中套设在下模7中进行旋转运动的旋转楔6的复位控制,包括支架2、与所述支架2连接的滚轴3、套设在所述滚轴3上的滚轮5和与所述滚轮5抵触接触的驱动楔块1,通过所述支架2的设计,有效地实现了所述旋转楔6强制复位动作过程时所述驱动楔块1的行程空间,进而保障了后续对所述旋转楔6的复位控制,通过所述滚轴3的设计,便捷有效地实现了所述滚轮5与所述支架2之间的连接,通过所述滚轮5的设计,保障了所述驱动楔块1与所述支架2的驱动效果,进而进一步保障了所述驱动楔块1对所述旋转楔6的驱动复位控制,优选的,所述旋转斜楔机构中还设有第一驱动板9和第二驱动板10,确保了所述旋转楔6与安装于所述上模8的上模斜楔11作用时的稳定性。具体的,请参阅图2,当在旋转斜楔机构中未安装所述旋转斜楔复位装置时,所述第一驱动板9和所述第二驱动板10会与上模斜楔11之间发生干涉,进而导致模具上下模碰撞损坏的事故发生,因此通过所述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的设计,对所述旋转楔6进行强制复位,以防止安装于上模8中的部件与安装于下模7中的部件之间碰撞现象的发生。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支架2与所述旋转楔6贴合固定,所述支架2背向所述旋转楔6的一端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1作用时从上下方向穿行过所述避让槽内,所述滚轴3水平贯穿所述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1的顶端设有固定端1A,所述固定端1A与所述旋转斜楔机构的上模8贴合固定,所述驱动楔块1的末端设有驱动端1B,所述驱动端1B用于所述驱动楔块1对所述滚轮5的抵触驱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楔6的复位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避让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2A和第二连接孔2B,所述第一连接孔2A采用螺纹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孔2B采用通孔结构,所述滚轴3的顶端设有螺纹端头3A,所述螺纹端头3A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以使结构更加简便,所述滚轴3的末端设有限位端头3B,所述限位端头3B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B的半径,所述限位端头3B用于控制所述滚轴3与所述支架2外壁之间的限位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驱动所述旋转楔6进行旋转往复运动的驱动力源(如气缸或其它弹性元件等力源)失效而处于未复位的状态下发生合模动作时,所述驱动楔块1随着所述上模8下行,所述驱动楔块1上的所述驱动端1B与所述滚轮5抵触接触后驱动所述滚轮5下行,此时同时带动所述滚轴3和所述支架2的左侧下行,进一步带动套设在所述下模7中的旋转楔6实现旋转复位动作,保障了所述旋转楔6位置复位,避免了合模过程中因所述旋转楔6未完成复位而导致上下模部件间的干涉碰撞事故。优选的,所述支架2的长度大于所述旋转楔6的轴径,所述驱动端1B采用直角梯形结构。具体的,所述旋转楔6旋转至复位位置后,所述滚轮5与所述驱动楔块1上的所述驱动端1B脱离而与切合面1C相切,所述上模8继续下行至下死点过程中,所述驱动楔块1不会对所述旋转楔6产生驱动作用,直至所述上模8在压机滑块带动下由下死点上行或维修吊运打开模具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用于旋转斜楔机构中旋转楔的复位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滚轴、套设在所述滚轴上的滚轮和与所述滚轮抵触接触的驱动楔块,所述支架与所述旋转楔贴合固定,所述支架背向所述旋转楔的一端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作用时从上下方向穿行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滚轴水平方向贯穿所述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的顶端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上模贴合固定,所述驱动楔块的末端设有驱动端,所述驱动端用于所述驱动楔块对所述滚轮的抵触驱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楔的复位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斜楔复位装置,用于旋转斜楔机构中旋转楔的复位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滚轴、套设在所述滚轴上的滚轮和与所述滚轮抵触接触的驱动楔块,所述支架与所述旋转楔贴合固定,所述支架背向所述旋转楔的一端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作用时从上下方向穿行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滚轴水平方向贯穿所述避让槽,所述驱动楔块的顶端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上模贴合固定,所述驱动楔块的末端设有驱动端,所述驱动端用于所述驱动楔块对所述滚轮的抵触驱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楔的复位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斜楔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全辛建伟方玉荣刘智彬谭欢曾文易维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