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及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技术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及减速器。
技术介绍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是行星齿轮传动中的一种,其核心是由一对齿数相差很少的内啮合齿轮和输出机构组成的行星齿轮传动,故称为少齿差传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大、运转平稳、承载能力强,因此应用广泛。现有技术的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齿轮可以采用渐开线或摆线针轮等形式,带外齿的行星轮通过轴承和偏心套装在减速器的输入轴上,与一个内齿轮构成内啮合齿轮副,而内齿轮大多固定不动。工作过程中行星齿轮在偏心套带动和内啮合齿轮副的作用下,既作公转又作自转,需要通过一套输出机构将行星齿轮的自转运动传递到输出轴上,实现减速传动。常用平面四杆机构作为少齿差行星传动的输出机构,如双曲柄机构或双滑块机构,其缺点是机构复杂,精度要求高;也有采用高副的输出机构,如销轴式和浮动盘式机构,结构比较简单,但是高副带来的接触应力大,容易产生零件表面磨损,影响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及减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星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到外部驱动装置的输入轴(1)和用于连接到外部从动装置的输出轴(5),所述输入轴(1)的回转轴线和所述输出轴(5)的回转轴线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上套设有偏心轴颈(17),还包括:内齿圈(2),其固定在壳体上;行星齿轮(3),其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偏心轴颈(17)上;所述行星齿轮(3)与所述内齿圈(2)形成内啮合齿轮副;所述行星齿轮(3)沿轴向方向上设有安装孔;传动件(4),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另一端安装于所述输出轴(5)上;所述传动件(4)与所述行星齿轮(3)形成转动副,所述传动件(4)与所述输出轴(5)形成移动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到外部驱动装置的输入轴(1)和用于连接到外部从动装置的输出轴(5),所述输入轴(1)的回转轴线和所述输出轴(5)的回转轴线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上套设有偏心轴颈(17),还包括:内齿圈(2),其固定在壳体上;行星齿轮(3),其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偏心轴颈(17)上;所述行星齿轮(3)与所述内齿圈(2)形成内啮合齿轮副;所述行星齿轮(3)沿轴向方向上设有安装孔;传动件(4),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另一端安装于所述输出轴(5)上;所述传动件(4)与所述行星齿轮(3)形成转动副,所述传动件(4)与所述输出轴(5)形成移动副,且转动副的轴线与移动副的轴线垂直。所述输出轴(5)的转速与所述行星齿轮(3)的自转转速相同;所述内齿圈(2)和所述行星齿轮(3)的齿数差为1到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5)朝向所述行星齿轮(3)的一侧沿径向方向设置有滑槽(51),所述传动件(4)具有: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转动柱(41)以及可滑动地装配至所述滑槽(51)内的滑块(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和所述输出轴(5)之间的传动比i15满足:其中,Z1为所述行星齿轮(3)的齿数,Z2为所述内齿圈(2)的齿数。4.一种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壳体(9)、减速器盖(8)、减速器输入轴(6)和减速器输出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12)插入于所述减速器壳体(9)内;所述减速器输入轴(6)穿过所述减速器盖(8)上的通孔后进入所述减速器壳体(9)内,并插入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12)中,所述减速器输入轴(6)的回转轴线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12)的回转轴线共线,所述减速器输入轴(6)上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昆,罗康兵,曾勇,彭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真有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