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切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16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茯苓加工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茯苓切丁装置,包括机架、传动结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齿轮和连杆,传送结构包括转辊和传送带,转辊驱动传送带传送,机架上设有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第一切割机构包括支撑架、转轴、刀架、多个压紧辊和多个第一切刀,支撑架位于机架上且与转轴转动连接,多个压紧辊同轴设置且均与转轴固定连接,相邻压紧辊间设有间隙,第一切刀可穿过间隙;切刀上端均与切刀架连接,切刀架与支撑架间设有弹性件,转轴一端设有转轮,转轮周向设有多个凸起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第一齿条下端与凸起部相抵。该装置可以实现茯苓的片的自动切丁,提高切丁效率。

Poria cocos cut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oria cocos processing device,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Poria cocos cut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 first rack, a second rack, a gear and a connecting rod.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roller and a conveyor belt, a roller drives a conveyor belt, and a first cutt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cutt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cut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 rotating shaft, a cutter holder, a plurality of compacting rollers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cutters. The support frame is located on the frame and rotates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A plurality of compacting rollers are coaxially arranged and fix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adjacent compacting rollers, and the first cutter can pass through the gap; the upper end of the cut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tter holder, and the cutter is fixed with the cutter holder. There are elastic parts between the frame and the support frame, a runner at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plurality of convex parts around the wheel. The first rack and the second rack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frame respectively,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rack is opposite to the convex part. The device can realize automatic cutting of Poria cocos slic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茯苓切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茯苓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切丁装置。
技术介绍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茯苓可以分为个苓、白苓片、赤岭块等几大类,个苓是只形状部规则圆球或块状,大小圆扁不分;白苓片是指茯苓去净外皮后切成的薄片,一般是白色或灰色,质细,赤苓块是去净外皮后切成的扁平方块。对于茯苓的使用,很多时候需要将茯苓切成丁,而现有的切丁方式多为将白苓片切成条后再切成小方块形的丁状,一直以来从来都没有专门的加工设备,大多采用人工进行切丁,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茯苓切丁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茯苓的片的自动切丁,提高切丁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茯苓切丁装置,包括机架、传动结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齿轮和连杆,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转辊和传送带,所述转辊驱动传送带传送,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均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位于第二切割机构前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包括支撑架、转轴、刀架、多个压紧辊和多个第一切刀,所述支撑架位于机架上且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结构与转辊连接;多个压紧辊同轴设置且均与转轴固定连接,相邻压紧辊间设有间隙且间隙的数量与第一切刀数量相同,第一切刀可穿过间隙,第一切刀中部设有滑槽,所述转轴穿过滑槽;切刀上端均与切刀架连接,所述切刀架与支撑架间设有弹性件,所述转轴一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周向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下端与凸起部相抵,所述齿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且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切割机构包括第二切刀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且第二切刀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中部与支架铰接,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刀架和第二切刀连接。采用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在对茯苓进行切丁时,启动转辊,使转辊转动并驱动传动带在机架上移动。将茯苓片放置在传送带上,茯苓在传送带的传送作用下向前移动,直到移动到压紧辊处。因为压紧辊与转轴固定连接,而转轴又通过传动结构与转辊连接,所以转辊转动会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又带动压紧辊转动,实现对茯苓片的压紧。因为在转轴上设有转轮,转轮周向设有多个顶起部,所以转轴转动时带动转轮转动,而转轮又与第一齿条相抵。当顶起部随转轮转动并将第一齿条顶起时,第一齿条沿支撑架向上滑动。因为第一齿条与齿轮啮合,而齿轮又与第二齿条啮合,所以第一齿条向上移动并在齿轮的作用下,第二齿条向下移动,第二齿条驱动刀架带动第一切刀向下移动,完成对茯苓片的第一次切割,将茯苓片切割成茯苓条,此时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然后顶起部转过第一齿条处时,第二齿条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一齿条向下移动,直到与转轮相抵。刀架在向上移动过程中会带动连杆一端绕连杆与支架铰接处向上转动,连杆另一端向下转动带动第二切刀沿支架向下滑动,将茯苓条切割成丁状。进一步,所述第一切刀间的距离可调节,如此设置便于对不同要求的茯苓进行切丁。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拉簧易于取得,经济实惠。进一步,所述传送带出料端设有收集仓。如此设置,便于对茯苓进行收集。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端面设有防滑槽,避免茯苓片与传送带间出现打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茯苓切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辊1、压紧辊2、转轴3、顶起部4、第二切刀5、支架6、连杆7、拉簧8、支撑架9、第一切刀1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茯苓切丁装置,包括机架、传动结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齿轮和连杆7,机架上设有传送结构。本实施例中的传动结构为皮带。传送结构包括转辊1和传送带,转辊1驱动传送带传送,机架上设有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均位于传送带上方,第一切割机构位于第二切割机构前方,第一切割机构包括支撑架9、转轴3、刀架、多个压紧辊2和多个第一切刀10,支撑架9位于机架上且与转轴3转动连接。转辊通过皮带驱动转轴转动。多个压紧辊2同轴设置且均与转轴3固定连接,相邻压紧辊2间设有间隙,且间隙的数量与第一切刀10数量相同,第一切刀10可穿过间隙,第一切刀10中部设有滑槽,转轴3穿过滑槽;切刀上端均与切刀架连接,切刀架与支撑架9间设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拉簧8。转轴3一端设有转轮,转轮周向设有多个凸起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与支撑架9滑动连接,第一齿条下端与凸起部相抵,齿轮与支撑架9转动连接且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第二切割机构包括第二切刀5和支架6,支架6固定在机架上且第二切刀5与支架6滑动连接,连杆7中部与支架6铰接,连杆7两端分别与刀架和第二切刀5连接。传送带出料端设有收集仓。便于对茯苓进行收集。传送带端面设有防滑槽,避免茯苓片与传送带间出现打滑。在对茯苓进行切丁时,启动转辊1,使转辊1转动并驱动传动带在机架上移动。将茯苓片放置在传送带上,茯苓在传送带的传送作用下向前移动,直到移动到压紧辊2处。因为压紧辊2与转轴3固定连接,而转轴3又通过传动结构与转辊1连接,所以转辊1转动会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转轴3转动,转轴3又带动压紧辊2转动,实现对茯苓片的压紧。因为在转轴3上设有转轮,转轮周向设有多个顶起部4,所以转轴3转动时带动转轮转动,而转轮又与第一齿条相抵。当顶起部4随转轮转动并将第一齿条顶起时,第一齿条沿支撑架9向上滑动。因为第一齿条与齿轮啮合,而齿轮又与第二齿条啮合,所以第一齿条向上移动并在齿轮的作用下,第二齿条向下移动,第二齿条驱动刀架带动第一切刀10向下移动,完成对茯苓片的第一次切割,将茯苓片切割成茯苓条,此时拉簧8产生弹性形变。然后顶起部4转过第一齿条处时,第二齿条在拉簧8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一齿条向下移动,直到与转轮相抵。刀架在向上移动过程中会带动连杆7一端绕连杆7与支架6铰接处向上转动,连杆7另一端向下转动带动第二切刀5沿支架6向下滑动,将茯苓条切割成丁状。第一切刀10间的距离可调节,如此设置便于对不同要求的茯苓进行切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茯苓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动结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齿轮和连杆,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转辊和传送带,所述转辊驱动传送带传送,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均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位于第二切割机构前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包括支撑架、转轴、刀架、多个压紧辊和多个第一切刀,所述支撑架位于机架上且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结构与转辊连接;多个压紧辊同轴设置且均与转轴固定连接,相邻压紧辊间设有间隙且间隙的数量与第一切刀数量相同,第一切刀可穿过间隙,第一切刀中部设有滑槽,所述转轴穿过滑槽;切刀上端均与切刀架连接,所述切刀架与支撑架间设有弹性件,所述转轴一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周向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下端与凸起部相抵,所述齿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且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切割机构包括第二切刀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且第二切刀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中部与支架铰接,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刀架和第二切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茯苓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动结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齿轮和连杆,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转辊和传送带,所述转辊驱动传送带传送,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均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位于第二切割机构前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包括支撑架、转轴、刀架、多个压紧辊和多个第一切刀,所述支撑架位于机架上且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结构与转辊连接;多个压紧辊同轴设置且均与转轴固定连接,相邻压紧辊间设有间隙且间隙的数量与第一切刀数量相同,第一切刀可穿过间隙,第一切刀中部设有滑槽,所述转轴穿过滑槽;切刀上端均与切刀架连接,所述切刀架与支撑架间设有弹性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书司忠明黄镇松
申请(专利权)人:凤冈县中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