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84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装置,用于安装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做相对运动的两个运动体之间的防撞,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运动体上的第一防撞机构和第二防撞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接触体和接触感应体,在运动体做相对运动至两者相互接触时,接触感应体发出电信号,控制动力装置停机或者两个运动体刹车制动;同时设置有第一极限接触块和第二极限接触块,其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运动体间的间距,因此第一极限接触块和第二极限接触块间的刚性接触能确保两个运动体之间有一个安全距离。

An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collision device, which is used to prevent collision between two moving bodies which are mounted on the same linear track and are relatively moving under the driving of the power device. The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anti-collision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anti-collision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wo moving bodies.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ct body and a contact inductor, and when the moving body makes relative motion to contact each other, the contact inductor sends out an electric signal to control the power plant to stop or brake the two moving bodies; at the same time, a first limit contact block and a second limit contact block are provided,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is less than two movements. Spacing between bodies, therefore, the rigid contact between the first limit contact block and the second limit contact block can ensure a saf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moving bod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机构。
技术介绍
在显示模组相关加工检测过程中,会将显示模组在不同的工位之间进行移载,且往往需要同时将多个显示模组利用多个移载机构自一个工位移载至另一个工位上,多个移载机构移载及运动的顺序设计为依序进行,相互避让、互不干扰,以避免移载机构相互碰撞导致其上的显示模组碰撞损坏。但是多个移载机构在实际生产运作中有发生位置检测失误或者控制失误的可能,为了避免上述异常产生导致移载机构的碰撞,需要设计防撞装置以防患于未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防止撞击的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装置,用于安装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做相对运动的两个运动体之间的防撞,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运动体上的第一防撞机构和第二防撞机构,所述第一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运动体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接触感应体和第一极限接触块,所述接触感应体在被接触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停机和/或两个所述运动体进行制动;所述第二防撞机构包括连接在另一个所述运动体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接触体和第二极限接触块,同时确保:所述接触体与所述接触感应体间的连线,及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间的连线均与所述直线轨道平行;且所述接触体与所述接触感应体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两个所述运动体之间的距离,并大于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间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其设有至少一个、并指向所述接触感应体的伸出臂,所述接触体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旋转阻力能够限制所述接触体在无外力加载时的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出臂设置有两个,且之间的夹角为°,所述伸出臂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体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中的滑槽中,该滑槽与所述直线轨道平行,所述接触体与所述滑槽之间的配合能够产生一阻力,该阻力用于限制所述接触体在无外力加载时,沿着所述滑槽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能够在相互碰撞时,发生弹性形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均为优力胶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置接触体和接触感应体,在运动体做相对运动至两者相互接触时,接触感应体发出信号,控制动力装置停机或者两个运动体刹车制动;同时设置有第一极限接触块和第二极限接触块,其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运动体间的间距,因此第一极限接触块和第二极限接触块间的刚性接触能确保两个运动体之间有一个安全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运动体;4-第一防撞机构;6-第二防撞机构;8-第一支架;10-接触感应体;12-第一极限接触块;14-第二支架;16-接触体;18-第二极限接触块;20-伸出臂;22-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运动体2上的第一防撞机构4和第二防撞机构6,所述第一防撞机构4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运动体2上的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上设有接触感应体10和第一极限接触块12,所述接触感应体10在被接触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停机和/或两个所述运动体2进行制动;所述第二防撞机构6包括连接在另一个所述运动体2上的第二支架14,所述第二支架14上设有接触体16和第二极限接触块18,同时确保:所述接触体16与所述接触感应体10间的连线,及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12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18间的连线均与所述直线轨道平行;且所述接触体16与所述接触感应体10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两个所述运动体2之间的距离,并大于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12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18间的距离。通过在两个运动体2上分别设置第一防撞机构4和第二防撞机构6,可以有效防止两个运动体2意外相撞时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运动体2上承载的产品相撞,降低产品发生损伤的几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体1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14上,其设有至少一个、并指向所述接触感应体10的伸出臂20,所述接触体16与所述第二支架14之间的旋转阻力能够限制所述接触体16在无外力加载时的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出臂20设置有两个,且之间的夹角为°,所述伸出臂20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体16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14中的滑槽中,该滑槽与所述直线轨道平行,所述接触体16与所述滑槽之间的配合能够产生一阻力,该阻力用于限制所述接触体16在无外力加载时,沿着所述滑槽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12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18能够在相互碰撞时,发生弹性形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12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18均为优力胶材质。本技术的具体原理如下:(1)在运动体2相对运动时,首先制动,其工作原理是接触体16和接触感应体10相互接触时,由接触感应体10发出电信号,控制动力装置停机或者运动体2刹车制动,此后运动体2可能继续运动,此称之制动距离;(2)因制动距离的存在,设置第一极限接触块12和第二极限接触块18,两者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运动体2间的间距,因此当第一极限接触块12和第二极限接触块18刚性接触时,能够确保两个运动体2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此过程刚性接触产生的惯性力较小,不影响工件在运动体2上产品的装夹,从而减少产品损伤。(3)接触体16通过滑动连接或者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二支架14上,在与接触感应体10接触时,能够沿着接触感应体10运动方向运动,保证运动体2在制动距离上的缓冲;(4)在伸出臂20上设置有滚轮22,在与接触感应体10接触时,部分力作用在滚轮22上,从而驱动滚轮22旋转,起到一定的卸力的作用。(5)第一极限接触块12以及第二极限接触块18之间接触时,能发生弹性变形,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6)第一极限接触块12以及第二极限接触块18均为优力胶材质,具有较好的弹性。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装置,用于安装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做相对运动的两个运动体(2)之间的防撞,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运动体(2)上的第一防撞机构(4)和第二防撞机构(6),所述第一防撞机构(4)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运动体(2)上的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上设有接触感应体(10)和第一极限接触块(12),所述接触感应体(10)在被接触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停机和/或两个所述运动体(2)进行制动;所述第二防撞机构(6)包括连接在另一个所述运动体(2)上的第二支架(14),所述第二支架(14)上设有接触体(16)和第二极限接触块(18);其中,所述接触体(16)与所述接触感应体(10)间的连线,及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12)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18)间的连线均与所述直线轨道平行;且所述接触体(16)与所述接触感应体(10)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两个所述运动体(2)之间的距离,并大于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12)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18)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装置,用于安装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并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做相对运动的两个运动体(2)之间的防撞,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运动体(2)上的第一防撞机构(4)和第二防撞机构(6),所述第一防撞机构(4)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运动体(2)上的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上设有接触感应体(10)和第一极限接触块(12),所述接触感应体(10)在被接触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停机和/或两个所述运动体(2)进行制动;所述第二防撞机构(6)包括连接在另一个所述运动体(2)上的第二支架(14),所述第二支架(14)上设有接触体(16)和第二极限接触块(18);其中,所述接触体(16)与所述接触感应体(10)间的连线,及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12)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块(18)间的连线均与所述直线轨道平行;且所述接触体(16)与所述接触感应体(10)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两个所述运动体(2)之间的距离,并大于所述第一极限接触块(12)与所述第二极限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华叶坤商秋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