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67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辐(1)、轮辋(2)、风孔(3)和加强筋,所述轮辐(1)和轮辋(2)之间相互焊接,所述轮辐(1)上均匀布置有风孔(3),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外侧分布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垂直方向分布有横向加强筋(8),横向加强筋(8)分别与纵向内加强筋(5)、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中间加强筋(7)垂直相交,共同组成网格状加强筋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网络状加强筋骨,可以直接有效的增强轮辐曲面的强度,避免了轮辐使用中裂缝由风孔周边向外扩大,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A spoke reinforced tubeless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oke-strengthened tubeless wheel, which comprises a spoke (1), a rim (2), a wind hole (3) and a reinforcing rib. The spoke (1) and the rim (2) are welded to each other. The spoke (1) is evenly arranged with a wind hole (3), and a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rib is distributed outside the spoke (1) part between the wind holes (3), and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rib is arranged. There are transverse reinforcing bars (8)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transverse reinforcing bars (8) intersect with the longitudinal inner reinforcing bars (5), the longitudinal outer reinforcing bars (6) and the longitudinal intermediate reinforcing bars (7) vertically to form a mesh reinforcing bars and bone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spoke curved surface can be directly and effectively enhanced through the network-shaped reinforcement ribs, and the cracks in the spoke used can be avoided from expanding outward from the periphery of the air hole, thus ensuring the driving safety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
本技术涉及旋压加工的无内胎车轮,具体涉及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轮的轮辐部分基本上采用旋压工艺完成,在旋压过程中轮辐厚度逐步减薄。使用过程中轮辐的风孔经常产生出现裂纹并向周边开裂现象,在车辆行驶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将车轮的轮辐曲面在旋压的过程中,同时碾压出加强筋骨,增加轮辐减薄部位的强度,保证车轮在使用过程中风孔处出现的裂痕不向外扩散,减小车辆在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辐(1)、轮辋(2)、风孔(3)和加强筋,所述轮辐(1)和轮辋(2)之间相互焊接,所述轮辐(1)上均匀布置有风孔(3),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外侧分布有纵向外加强筋(6),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内侧分布有纵向内加强筋(5),所述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内加强筋(5)之间分布有纵向中间加强筋(7),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垂直方向分布有横向加强筋(8),所述横向加强筋(8)均匀分布于风孔(3)之间,且所述横向加强筋(8)不与风孔(3)相交,所述横向加强筋(8)分别与纵向内加强筋(5)、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中间加强筋(7)垂直相交,共同组成网格状加强筋骨。进一步的,所述纵向中间加强筋(7)的数量为两条,且等距的分布于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内加强筋(5)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加强筋(8)在两风孔之间的数量为三条,其中两条分别靠近风孔(3)距离相等的边缘位置,另外一条位于两风孔(3)之间轮辐(1)部分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网格状加强筋骨,保证车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痕不会向外扩大。进一步的,所述网格状加强筋骨,增加了整个轮辐曲面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网格状加强筋骨,为轮辐的曲面在旋压过程中,向外碾压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网状加强筋骨可以直接有效的提高轮辐的强度,保证车轮在使用中产生的裂痕不会向外扩大,同时增加了整个轮辐曲面的强度,减小车辆在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1-轮辐、2-轮辋、3-风孔、4-轮辐内侧、5-纵向内加强筋、6-纵向外加强筋、7-纵向中间加强筋、8-横向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辐(1)、轮辋(2)、风孔(3)和加强筋,所述轮辐(1)和轮辋(2)之间相互焊接,所述轮辐(1)上均匀布置有风孔(3),轮辐(1)的曲面在旋压过程中,向外碾压成型,在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外侧生成纵向外加强筋(6),在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内侧生成纵向内加强筋(5),所述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内加强筋(5)之间生成纵向中间加强筋(7),通过旋压生产控制使纵向中间加强筋(7)的数量为两条,且等距的分布于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内加强筋(5)之间,并在纵向加强筋的垂直方向生成横向加强筋(8),通过控制旋压模具在在两风孔之间的横向加强筋(8)数量为三条,其中两条分别靠近风孔(3)距离相等的边缘位置,另外一条位于两风孔(3)之间轮辐(1)部分的中间位置,所述横向加强筋(8)不与风孔(3)相交,所述横向加强筋(8)分别与纵向内加强筋(5)、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中间加强筋(7)垂直相交,共同组成网格状加强筋骨,所述网格状加强筋骨保证车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痕不会向外扩大,增加了整个轮辐曲面的强度。本技术的实施过程如下:网格状加强筋骨通过在旋压模具上加工出网格分布的小沟渠,轮辐旋压时形成很大的压力材料向小沟渠中流动,从而形成外凸的网状加强筋骨,网络状筋骨均匀的分布在轮辐表面,网状加强筋骨可以直接有效的提高轮辐的强度,保证使用中产生的裂痕不会向外扩大,同时增加了整个轮辐曲面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辐(1)、轮辋(2)、风孔(3)和加强筋,所述轮辐(1)和轮辋(2)之间相互焊接,所述轮辐(1)上均匀布置有风孔(3),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外侧分布有纵向外加强筋(6),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内侧分布有纵向内加强筋(5),所述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内加强筋(5)之间分布有纵向中间加强筋(7),纵向加强筋的垂直方向分布有横向加强筋(8),所述横向加强筋(8)均匀分布于风孔(3)之间,且所述横向加强筋(8)不与风孔(3)相交,所述横向加强筋(8)分别与纵向内加强筋(5)、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中间加强筋(7)垂直相交,共同组成网格状加强筋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辐(1)、轮辋(2)、风孔(3)和加强筋,所述轮辐(1)和轮辋(2)之间相互焊接,所述轮辐(1)上均匀布置有风孔(3),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外侧分布有纵向外加强筋(6),所述风孔(3)之间的轮辐(1)部分内侧分布有纵向内加强筋(5),所述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内加强筋(5)之间分布有纵向中间加强筋(7),纵向加强筋的垂直方向分布有横向加强筋(8),所述横向加强筋(8)均匀分布于风孔(3)之间,且所述横向加强筋(8)不与风孔(3)相交,所述横向加强筋(8)分别与纵向内加强筋(5)、纵向外加强筋(6)和纵向中间加强筋(7)垂直相交,共同组成网格状加强筋骨。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轮辐加强型无内胎车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贝特尔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