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21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冷却器。所述第一油冷封头、第四油冷封头设置在芯体左侧,所述第二油冷封头、第三油冷封头设置在芯体右侧,所述第一油冷封头上设置有进油管,所述第四油冷封头上设置有出油管;所述第一气冷封头设置在第二油冷封头与第三油冷封头之间并与芯体连接,所述第二气冷封头设置在第一油冷封头与第四油冷封头之间并与芯体连接,所述第一气冷封头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第二气冷封头上设置有出气管;所述第一气冷封头内设置有连接通道将第二油冷封头与第三油冷封头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原有管口位置的情况下,在气冷却上方根据需要增加油冷却,提高了散热效果,无需更换其他油气冷却器,降低了成本。

Oil cool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il gas cooler. The first oil-cooled head and the fourth oil-cooled head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ore body, the second oil-cooled head and the third oil-cooled head are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ore body, the first oil-cooled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inlet pipe, the fourth oil-cooled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outlet pipe, and the first gas-cooled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oil-cooled head and the third oil. The second gas-cooled hea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oil-cooled head and the fourth oil-cooled hea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re body. The first gas-cooled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pipe, the second gas-cooled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pipe, and the first gas-cooled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hannel to cool the second oil. The head communicates with the third oil cooled head. Without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original nozzle, the invention increases oil cooling above the air cooling according to the need, improves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and does not need to replace other oil and gas coolers, thereby reducing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冷却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散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油气冷却器根据客户需求生产之后,当出现散热效果不好的情况发生时,由于管口都是固定无法改动的,只能重新购买,增加了企业成本。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冷却器,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冷却器,包括芯体、油冷封头、气冷封头、进气管、出气管、进油管、出油管、连接通道;所述油冷封头包括第一油冷封头、第二油冷封头、第三油冷封头、第四油冷封头,所述第一油冷封头、第四油冷封头设置在芯体左侧,所述第二油冷封头、第三油冷封头设置在芯体右侧,所述第一油冷封头上设置有进油管,所述第四油冷封头上设置有出油管;所述气冷封头包括第一气冷封头、第二气冷封头,所述第一气冷封头设置在第二油冷封头与第三油冷封头之间并与芯体连接,所述第二气冷封头设置在第一油冷封头与第四油冷封头之间并与芯体连接,所述第一气冷封头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第二气冷封头上设置有出气管,所第一气冷封头—芯体—第二气冷封头形成气冷却通道;所述第一气冷封头内设置有连接通道将第二油冷封头与第三油冷封头连通,第一油冷封头—芯体—第二油冷封头—连接通道—第三油冷封头—芯体—第四油冷封头形成油冷却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连接通道在不改变原有管口位置的情况下,在气冷却上方根据需要增加油冷却,提高了散热效果,无需更换其他油气冷却器,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气冷却器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油气冷却器立体图;附图标记为:1-芯体、2-第一油冷封头、3-第二油冷封头、4-第三油冷封头、5-第四油冷封头、6-第一气冷封头、7-第二气冷封头、8-进气管、9-出气管、10-进油管、11-出油管、12-连接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2所示,一种油气冷却器,包括芯体1、油冷封头、气冷封头、进气管8、出气管9、进油管10、出油管11、连接通道12;所述油冷封头包括第一油冷封头2、第二油冷封头3、第三油冷封头4、第四油冷封头5,所述第一油冷封头2、第四油冷封头5设置在芯体1左侧,所述第二油冷封头3、第三油冷封头4设置在芯体1右侧,所述第一油冷封头2上设置有进油管10,所述第四油冷封头5上设置有出油管11;所述气冷封头包括第一气冷封头6、第二气冷封头7,所述第一气冷封头6设置在第二油冷封头3与第三油冷封头4之间并与芯体1连接,所述第二气冷封头7设置在第一油冷封头2与第四油冷封头5之间并与芯体1连接,所述第一气冷封头6上设置有进气管8、所述第二气冷封头7上设置有出气管9,所第一气冷封头6—芯体1—第二气冷封头7形成气冷却通道;所述第一气冷封头6内设置有连接通道12将第二油冷封头3与第三油冷封头4连通,第一油冷封头2—芯体1—第二油冷封头3—连接通道12—第三油冷封头4—芯体1—第四油冷封头5形成油冷却通道,在不改变原有管口位置的情况下,在气冷却上方根据需要增加油冷却,提高了散热效果,无需更换其他油气冷却器,降低了成本。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油冷封头、气冷封头、进气管、出气管、进油管、出油管、连接通道;所述油冷封头包括第一油冷封头、第二油冷封头、第三油冷封头、第四油冷封头,所述第一油冷封头、第四油冷封头设置在芯体左侧,所述第二油冷封头、第三油冷封头设置在芯体右侧,所述第一油冷封头上设置有进油管,所述第四油冷封头上设置有出油管;所述气冷封头包括第一气冷封头、第二气冷封头,所述第一气冷封头设置在第二油冷封头与第三油冷封头之间并与芯体连接,所述第二气冷封头设置在第一油冷封头与第四油冷封头之间并与芯体连接,所述第一气冷封头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第二气冷封头上设置有出气管,所第一气冷封头—芯体—第二气冷封头形成气冷却通道;所述第一气冷封头内设置有连接通道将第二油冷封头与第三油冷封头连通,第一油冷封头—芯体—第二油冷封头—连接通道—第三油冷封头—芯体—第四油冷封头形成油冷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油冷封头、气冷封头、进气管、出气管、进油管、出油管、连接通道;所述油冷封头包括第一油冷封头、第二油冷封头、第三油冷封头、第四油冷封头,所述第一油冷封头、第四油冷封头设置在芯体左侧,所述第二油冷封头、第三油冷封头设置在芯体右侧,所述第一油冷封头上设置有进油管,所述第四油冷封头上设置有出油管;所述气冷封头包括第一气冷封头、第二气冷封头,所述第一气冷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娟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鑫盛换热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