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25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的斜腹板下缘设置检修轨道结构,该检修轨道结构由轨道和轨道支撑块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斜腹板下侧设置检修轨道的控制措施不但能将颤振临界风速提升10.8%,显著提高了箱形主梁斜拉桥结构的颤振稳定性能,而且经济性能最佳,几乎不需要增加工程造价,同时满足了主梁上检修车移动检修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斜拉桥颤振控制检修轨道结构是一种有效的颤振控制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大跨度的斜拉桥采用箱形主梁是最为常见的。箱形主梁具有气动性能好,结构可靠、耐久性强等优点,尤其当风平向于主梁横向轴线作用时具备良好的颤振稳定性能;然而当风的作用存在一定攻角时,箱形主梁结构的颤振稳定性能会急剧下降,因此在不较大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采用何种颤振控制措施来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改善箱形主梁的稳定性是摆在人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它在基本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箱形主梁斜拉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从而改善箱形主梁斜拉桥结构的颤振稳定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它包括主梁,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的斜腹板下缘设置检修轨道结构,该检修轨道结构由轨道和轨道支撑块构成。本专利技术采用在主梁的斜腹板下缘设置检修轨道结构,是从八种颤振控制措施(如图1所示)中比选获得的,根据节段模型颤振控制试验方法,原主梁断面和八种颤振控制措施的节段模型试验主要结果——颤振临界风速列于表1中,从中可发现,在八种颤振控制措施中,本专利技术的斜腹板下侧设置检修轨道的控制措施不但能将颤振临界风速提升10.8%,显著提高了箱形主梁斜拉桥结构的颤振稳定性能,而且经济性能最佳,几乎不需要增加工程造价,同时满足了主梁上检修车移动检修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斜拉桥颤振控制检修轨道结构是一种有效的颤振控制措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断面示意2为带0.8米中央稳定板的颤振控制措施示意3为带1.0米中央稳定板的颤振控制措施示意4为带1.2米中央稳定板的颤振控制措施示意5为带1.2米中央稳定板和在主梁斜腹板下侧设置检修轨道的颤振控制措施示意6为带1.2米中央稳定板和在主梁斜腹板上侧设置检修轨道的颤振控制措施示意7为带1.2米中央稳定板和在主梁底板边缘设置检修轨道的颤振控制措施示意8为带1.2米中央稳定板和在主梁底板中部设置检修轨道的颤振控制措施示意9为本专利技术的在主梁的斜腹板下缘设置检修轨道的结构示意10为一实施例的设计示意11为图10中的主梁A部放大示意12为图11中的在主梁设置检修轨道结构的B部放大示意13为检修轨道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表1为节段模型颤振控制试验颤振临界风速测试结果表2列出了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颤振临界风速测试结果以下给出表1、表2的具体测试结果表1节段模型颤振控制试验颤振临界风速测试结果(单位m/s) 表2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颤振临界风速测试结果(单位m/s) 采用节段模型颤振控制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可以提高结构颤振临界风速10.8%(如表1所示),以某大桥主航道桥为例采用1∶100的几何缩尺比进行了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模拟了全桥成桥状态结构形式,有无控制措施等两种状态,流场为均匀流场,结果表明采取颤振控制措施后的全桥成桥状态颤振临界风速提高了10.9%(如表2所示),能够有效改善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稳定性能。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附表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它包括主梁,它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在主梁1的斜腹板2下缘设置检修轨道结构3,该检修轨道结构3由轨道4和轨道支撑块5构成;实施中轨道是两根高度为18-22厘米的工字钢,该工字钢对称设置在主梁两侧斜腹板的下缘,通过支撑块与斜腹板连接,工字钢底端与主梁底板的距离为45-55厘米;理想实施例的轨道是两根高度为20厘米的工字钢,工字钢通过支撑块对称设置在主梁两侧斜腹板的下缘,工字钢底端与主梁底板的距离为50厘米;支撑块为梯形立方体钢构件,支撑块顶面为斜面与主梁斜腹板相连接,支撑块底面为水平面与轨道顶面相连接;支撑块沿主梁两侧斜腹板等间距布置,间距为3-5米;理想实施例的支撑块沿主梁两侧斜腹板等间距布置,间距为4米。检修轨道结构中的支撑块顶面的为斜面,与主梁斜腹板的斜面相一致,以便于两者作相配合的连接;支撑块底面为水平面,同检修轨道顶面相一致,两者作相配合的连接。检修轨道支撑块的设计荷载可按检修轨道自重和检查车荷载取值,根据设计荷载和检修轨道跨径大小可以设计支撑块的截面尺寸,实施时并将检修轨道支撑块首先固定在箱梁斜腹板下缘。支撑块对称布置在主梁两侧斜腹板的下缘的斜角度与箱梁斜腹板倾斜角度一致。权利要求1.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它包括主梁,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的斜腹板下缘设置检修轨道结构,该检修轨道结构由轨道和轨道支撑块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轨道是两根高度为18-22厘米的工字钢,该工字钢对称设置在主梁两侧斜腹板的下缘,通过支撑块与斜腹板连接,工字钢底端与主梁底板的距离为45-55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轨道是两根高度为20厘米的工字钢,工字钢通过支撑块对称设置在主梁两侧斜腹板的下缘,工字钢底端与主梁底板的距离为5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块为梯形立方体钢构件,支撑块顶面为斜面与主梁斜腹板相连接,支撑块底面为水平面与轨道顶面相连接;支撑块沿主梁两侧斜腹板等间距布置,间距为3-5米。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块沿主梁两侧斜腹板等间距布置,间距为4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的斜腹板下缘设置检修轨道结构,该检修轨道结构由轨道和轨道支撑块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斜腹板下侧设置检修轨道的控制措施不但能将颤振临界风速提升10.8%,显著提高了箱形主梁斜拉桥结构的颤振稳定性能,而且经济性能最佳,几乎不需要增加工程造价,同时满足了主梁上检修车移动检修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斜拉桥颤振控制检修轨道结构是一种有效的颤振控制措施。文档编号E01D19/00GK101041941SQ20061002506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葛耀君, 杨詠昕, 项海帆 申请人:同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箱形主梁斜拉桥颤振控制的检修轨道结构,它包括主梁,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的斜腹板下缘设置检修轨道结构,该检修轨道结构由轨道和轨道支撑块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耀君杨詠昕项海帆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