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式索拱桥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923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桁式索拱桥结构,它的下弦主拱圈是由多根内注砼的拱形钢管或钢箱组成砼桁式主拱圈,钢管砼立柱垂直紧固在下弦主拱圈的下结点上,钢管砼立柱上端紧固在上弦行车道梁的上结点上,装有可调锚夹的斜拉索的两端分别锚固在上结点和与其相邻的钢管砼立柱的下结点上。其施工方法是先从两岸桥台利用带可调锚夹的斜拉索吊装第一单元的砼桁式主拱圈、钢管立柱和行车道梁,把它们组装成一体;再吊装第二单元,依此类推,直到拱桥合拢后再从下端向每根拱形钢管或钢箱桁架中灌注混凝土;成桥后,调节各结点的斜拉索,力求使全拱受力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综合发挥高强度钢索、钢材和砼等多种材料协同组合、优势互补的特点,适于山区V型山谷大跨径建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拱桥结构及施工方法,特别是适合于山区陡峻和V形山谷地形等交通不便、运输艰难条件的。
技术介绍
从我国古代的石材拱桥---赵州桥到二十世纪的钢筋砼拱桥,历经了千年的发展历程,现浇的钢筋砼拱桥需要在现场做模板,只适用于小型拱桥;大跨径上承式砼拱桥经历了箱型拱、钢管砼拱和桁式组合拱等三个发展阶段。1.预制薄壁箱型砼拱桥--90年代以前,我国山区大跨径拱桥多采用预制薄壁箱型拱桥。它纵向分3~7段,每段重40~60t,架设多采用缆索起重机,其设备200~500t的安装和拱肋的架设工期长达1年;众多的临时施工设备如此装、拆,耗用大量人力,增加了工程费用,另外山区地势陡峻,缺乏长构件的预制和起吊的场地,这样致使箱型拱桥最大跨径停留在L<150m的水平。2.钢管砼拱桥--1990年四川旺苍桥创建钢管砼拱,它的下弦主拱圈是内注砼的拱形钢管,由于钢管自重轻,既能做支架又能做模板极大的方便了施工,因此促进了中国大跨径拱桥的飞速发展,目前最大跨径是已达到460m的四川巫山桥;但单一的钢管或还难以满足山区大跨径拱桥对下弦主拱圈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它所采用的大型缆吊设备用钢量达500~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桁式索拱桥结构,包括桥台(1)、下弦主拱圈(2)、拱上立柱(3)和上弦行车道梁(5),其特征在于:下弦主拱圈(2)是由多根内注砼的拱形钢管(8)依靠纵钢板(17)和横钢板(18)连接成的下弦钢管砼桁式主拱圈(19)、(20)或由多个拱形钢箱(25)依靠节点板(24)拉杆(22)和斜杆(23)连接组成钢箱桁架并加注砼的下弦钢箱砼桁式主拱圈(26);钢管砼立柱(3)垂直紧固在下弦主拱圈(2)的下结点(7)上,钢管砼立柱(3)上端紧固在上弦行车道梁(5)的上结点(6)上;装有可调锚夹的斜拉索(4)的两端分别锚固在上结点(6)和与其相邻的钢管砼立柱的下结点(7)上;三角形横截面的下弦钢管砼桁式主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兴彭德清胡常福徐海燕周湘政任亮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