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8859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一侧的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另一侧的冷凝器和中冷器,所述中冷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下方,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冷器两侧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在未增加新的零部件和安装工序的情况下,满足了冷却模块在装配过程中的定位要求,提高了冷却模块的装配效率。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vehicle cooling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cooling modu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parts. The cooling module comprises a radiator, a cooling fan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adiator, a condenser and an intercooler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adiator, and the intercooler arranged under the condenser. The positioning device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hole which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intercooler. The position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satisfies the positioning requirements of the cooling module in the assembly process without adding new parts and installation procedures, and improves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cool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模块是一种可同时对冷却水、润滑机油、压缩空气等多种对象或者部分对象同时进行热管理的装置。用于发动机的冷却模块的主要工作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以防止发动机过热。车辆的冷却模块一般通过安装支架或者安装框架安装至车辆的前端模块。但是,在将冷却模块安装至前端模块之前,冷却模块的定位往往影响着车辆零部件的装配效率。如果冷却模块定位出现偏差,那么整个冷却模块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定位安装,从而导致安装进度延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在未增加新的零部件和安装工序的情况下,满足了冷却模块在装配过程中的定位要求,提高了冷却模块的装配效率。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利用散热器底部设置的多个定位点分别与多个板筋相连接,实现了冷却模块的部分安装点与定位点共用的目的。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一侧的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另一侧的冷凝器和中冷器,所述中冷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下方,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冷器两侧的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模块以预定轨迹装配至所述车辆的前端模块,所述定位孔的中心轴线方向为所述预定轨迹的方向。进一步地,沿着所述定位孔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所述散热器底部设置的多个定位点,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多个定位点分别与所述车辆的多个板筋相连接,以使得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多个板筋能够沿着所述预定轨迹共同装配至所述前端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定位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底部相互远离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托举所述冷却模块的底盘工装,所述底盘工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以使得所述底盘工装确定所述冷却模块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具有定位段和支撑段,所述支撑段与所述底盘工装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段位于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底盘工装的一端,所述定位段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相配合,所述支撑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段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还具有位于所述定位段和所述支撑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段的直径。进一步地,在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后,所述定位柱的长度设置为使得所述冷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底盘工装之间具有一容纳空间,以使得所述容纳空间能够容纳与所述散热器底部连接的所述多个板筋。进一步地,所述预定轨迹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利用散热器底部的设置的多个定位点分别与多个板筋相连接,实现了冷却模块的部分安装点与定位点共用的目的。本技术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由于在未增加新的零部件和安装工序的情况下,因此,满足了冷却模块在装配过程中的定位要求,提高了冷却模块的装配效率。进一步地,本技术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能够利用散热器底部设置的多个定位点分别与多个板筋相连接,实现了冷却模块的部分安装点与定位点共用的目的。进一步地,本技术在定位孔的周向设置了多个加强筋,以保证定位孔的强度。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中冷却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冷却模块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中冷却模块、板筋以及底盘工装装配后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冷却模块、底盘工装与前端模块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底盘工装的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的含义如下:1、中冷器,11、定位孔,12、加强筋,2、冷凝器,3、散热器,31、定位点,4、冷却风扇,5、底盘工装,51、定位柱,52、支撑段,53、过渡段,54、定位段,6、板筋,7、前端模块,8、冷却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冷却模块8包括散热器3、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一侧的冷却风扇4、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另一侧的冷凝器2和中冷器1。其中,所述中冷器1设置在所述冷凝器2的下方。本技术的生产线中,冷却模块8定位在底盘工装5上,并随着底盘工装5上升,从而竖直进入前端模块7中的安装位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冷却模块8的装配效率,在冷却模块8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冷器1两侧的定位孔11、所述散热器3底部设置的多个定位点31以及用于托举所述冷却模块8的底盘工装5。根据图1和图2详细说明定位孔11的结构。多个定位孔11分别设置在中冷器1两侧。并且所述定位孔11朝向远离所述中冷器1的外侧。由于所述冷却模块8以预定轨迹装配至所述车辆的前端模块7,因此,所述定位孔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为所述预定轨迹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冷却模块8随着底盘工装5竖直上升进入前端模块7的安装位置,因此所述预定轨迹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定位孔11的轴线方向也为竖直方向。为了保证定位孔11的强度,沿着所述定位孔1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2,以使得定位孔11与中冷器1的本体之间结合的更牢固。根据图2和图3详细说明所述定位点31的结构。多个定位点31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的底部。并且所述定位点31也是散热器3底部连接车身的安装位置。所述散热器3通过所述多个定位点31分别与所述车辆的多个板筋6相连接,以使得所述散热器3和所述多个板筋6能够沿着所述预定轨迹共同装配至所述前端模块7。为了在装配时所述散热器3更稳定,所述多个定位点31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底部相互远离的两端。根据图3、图4和图5详细说明底盘工装5的结构。底盘工装5用于托举所述冷却模块8。所述底盘工装5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11相对应的定位柱51。所述定位柱51与所述定位孔11相配合,以使得所述底盘工装5确定所述冷却模块8的安装位置。如图5所示,更详细的说明底盘工装5的结构。底盘工装5的所述定位柱51具有定位段54和支撑段52。所述支撑段52与所述底盘工装5固定连接,而所述定位段54位于所述定位柱51远离所述底盘工装5的一端。所述定位段54的直径与所述定位孔11的内径相配合,所述支撑段52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段54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51还具有位于所述定位段54和所述支撑段52之间的过渡段53,所述过渡段53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段54的直径。因此,当定位柱51与中冷器1上的定位孔11相配合后,定位孔11只能够与定位段54配合。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定位孔11的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因此,所述定位柱51的柱身方向也应为竖直方向。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详细示出了冷却模块8与底盘工装5以及板筋6连接后的结构。首先,冷却模块8的底部的定位点31连接了板筋6。然后,底盘工装5的定位柱51连接所述冷却模块8的定位孔11。由于所述定位柱51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一侧的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另一侧的冷凝器和中冷器,所述中冷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冷器两侧的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一侧的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另一侧的冷凝器和中冷器,所述中冷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冷器两侧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以预定轨迹装配至所述车辆的前端模块,所述定位孔的中心轴线方向为所述预定轨迹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定位孔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所述散热器底部设置的多个定位点,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多个定位点分别与所述车辆的多个板筋相连接,以使得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多个板筋能够沿着所述预定轨迹共同装配至所述前端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定位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底部相互远离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元东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