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蜗轮以及蜗杆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蜗轮,其包括成为芯材的内侧轮盘元件和具有齿部的合成树脂制的外侧轮盘元件;以及一种蜗杆减速器,其包含该蜗轮而构成。
技术介绍
图25~30示出了专利文献1等记载的以往已知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一个例子。后端部安装有方向盘1的转向轴2的前端部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3内。在被转向轴2旋转驱动的部分固定有蜗轮4。另一方面,电动马达5的输出轴连结有蜗杆轴6。而且,通过使设置在蜗杆轴6的轴向中间部外周面的蜗杆齿部18与设置在蜗轮4的外周面的蜗轮齿部19啮合,能够从电动马达5对蜗轮4在预定方向赋予预定大小的辅助力矩(辅助动力)。蜗轮4外嵌固定在作为辅助力矩的输出部的输出轴7的轴向中间部,与输出轴7一起旋转。输出轴7在壳体3内以轴向中间部的靠近两端的部分通过一对滚动轴承8a、8b仅可旋转地被支承的状态,经由扭杆9与转向轴2的前端部结合。电动马达5根据力矩传感器10检测的、从方向盘1施加在转向轴2的转向力矩的方向和大小,旋转驱动蜗杆轴6,并向输出轴7赋予辅助力矩。输出轴7的旋转经由一对自由接头11a、11b和中间轴12传递至成为转向齿轮单元1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杆减速器,包括:蜗轮,在外周面具有蜗轮齿部;蜗杆轴,在外周面具有蜗杆齿部,并使所述蜗杆齿部与所述蜗轮齿部啮合,所述蜗轮具有内侧轮盘元件和外侧轮盘元件,所述内侧轮盘元件在轴向侧面具有以朝轴向凹陷的状态设置的环状凹部,并且外周面中与所述蜗轮齿部和所述蜗杆齿部的啮合部中的至少轴向一部分在径向重叠的轴向范围为圆筒面部,所述外侧轮盘元件为合成树脂制,在外周面具有所述蜗轮齿部,在整个圆周上包埋所述内侧轮盘元件的径向外端部,并且所述合成树脂的一部分进入所述环状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02 JP 2016-018232;2016.10.18 JP 2016-204191.一种蜗杆减速器,包括:蜗轮,在外周面具有蜗轮齿部;蜗杆轴,在外周面具有蜗杆齿部,并使所述蜗杆齿部与所述蜗轮齿部啮合,所述蜗轮具有内侧轮盘元件和外侧轮盘元件,所述内侧轮盘元件在轴向侧面具有以朝轴向凹陷的状态设置的环状凹部,并且外周面中与所述蜗轮齿部和所述蜗杆齿部的啮合部中的至少轴向一部分在径向重叠的轴向范围为圆筒面部,所述外侧轮盘元件为合成树脂制,在外周面具有所述蜗轮齿部,在整个圆周上包埋所述内侧轮盘元件的径向外端部,并且所述合成树脂的一部分进入所述环状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杆减速器,在所述内侧轮盘元件的外周面中与所述啮合部的整体在径向重叠的轴向范围为所述圆筒面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蜗杆减速器,所述内侧轮盘元件的外周面的整体为所述圆筒面部。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蜗杆减速器,在所述内侧轮盘元件的表面中从所述圆筒面部脱离的部分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凸部,构成所述外侧轮盘元件的合成树脂的一部分进入到构成所述凹凸部的凹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杆减速器,所述凹凸部设置在所述环状凹部的内表面。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蜗杆减速器,在构成所述环状凹部的内表面的外径侧周面中的、与所述环状凹部的轴向开口侧端缘相比位于轴向内侧的部分上,以朝径向外侧凹陷的状态设置有副凹部,构成所述外侧轮盘元件的合成树脂的一部分进入所述副凹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杆减速器,所述副凹部在包含所述内侧轮盘元件的中心轴在内的虚拟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随着从内径侧的开口部朝向外径侧的底部,轴向的宽度尺寸减小。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蜗杆减速器,构成所述外侧轮盘元件的合成树脂中进入到所述环状凹部的部分,覆盖从构成所述环状凹部的内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田晴彦,山本武士,安田要,新井智浩,高野纯一,发田和喜,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