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机器人及其充电机械臂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机器人及其充电机械臂。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通过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等各项要求,同时,具有对环境影响较普通汽油车小的优点,因此,其应用前景较好。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其运行过程中需保证车载电源具有足够的电量,为实现车载电源的充电,路面上通常设置有若干充电桩,电动汽车行驶至充电桩处,并与充电桩配合实现充电。但是,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需行驶至与充电桩精确配合的位置,而通过电动汽车行驶实现其与充电桩配合的过程不易实现,导致充电过程操作不方便。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充电机械臂,其能够方便地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机械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臂和调节臂,所述移动臂包括至少两节臂,各所述节臂位于同一移动平面内,且所述节臂能够相对于与其相邻的所述节臂在所述移动平面内转动,以便带动所述调节臂在所述移动平面内平动;所述调节臂包括底座、安装部和调节装置,所述安装部用于连接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臂和调节臂(1),所述移动臂包括至少两节臂,各所述节臂位于同一移动平面内,且所述节臂能够相对于与其相邻的所述节臂在所述移动平面内转动,以便带动所述调节臂(1)在所述移动平面内平动;所述调节臂(1)包括底座(11)、安装部和调节装置,所述安装部用于连接充电枪头(3),所述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底座(11)绕X轴、Y轴和Z轴中的至少一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机器人的充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臂和调节臂(1),所述移动臂包括至少两节臂,各所述节臂位于同一移动平面内,且所述节臂能够相对于与其相邻的所述节臂在所述移动平面内转动,以便带动所述调节臂(1)在所述移动平面内平动;所述调节臂(1)包括底座(11)、安装部和调节装置,所述安装部用于连接充电枪头(3),所述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底座(11)绕X轴、Y轴和Z轴中的至少一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臂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节臂(4)和第二节臂(5),所述调节臂(1)固定于所述第二节臂(5),还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节臂(4)在所述移动平面内转动,且所述第二节臂(5)随所述第一节臂(4)转动,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节臂(5)在所述移动平面内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42)和第二连杆(43),所述充电机械臂包括机架(44),所述第一节臂(4)和所述第二连杆(43)铰接于所述机架(44),且二者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42),所述第一节臂(4)与所述第二连杆(43)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节臂(4)、所述第一连杆(42)、所述第二连杆(43)和所述机架(44)形成第一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第一连杆(42)与所述调节臂(1)之间通过传动机构(6)相连;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节臂(4)相对于所述机架(44)在所述移动平面内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拉杆(52)、第二拉杆(53)和第三拉杆(54),所述第一节臂(4)和所述第一拉杆(52)铰接于所述机架(44),所述第三拉杆(54)与所述第一节臂(4)转动连接,与所述第二节臂(5)固定,所述第一拉杆(52)与所述第三拉杆(54)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拉杆(52)、所述第二拉杆(53)、所述第三拉杆(54)及所述第一节臂(4)形成第二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第二电机(51),所述第二电机(5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拉杆(52)相对于所述机架(44)在所述移动平面内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1)和所述第二电机(51)不同时处于工作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第一传动杆(61)和第二传动杆(62),所述第一传动杆(61)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6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节臂(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节臂(5)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调节臂(1)的安装架(64),所述第二节臂(5)和所述第二传动杆(62)铰接于所述安装架(64),二者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仲康,娄威,韩冰,李永东,王钰,
申请(专利权)人: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