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431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包括模板单元、注浆口、浇注口、管道系统以及布料系统,多个所述模板单元依次连接并形成拱形结构且在拱形结构的内侧形成浇注区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注浆口配置在所述拱形结构外侧的拱顶位置,多个浇注口在所述拱形结构的周向和轴向上配置于所述拱形结构上,所述管道系统包括多个混凝土管道,多个所述混凝土管道的一端分别通向每个浇注口,其另一端连接在注浆口上,布料系统包括混凝土泵、送料管、布料小车以及布料台架,混凝土泵通过送料管与布料小车连接,布料台架上设置有轨道,布料小车在轨道上移动,布料小车上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与注浆口相对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建筑工程设备,具体是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隧道衬砌台车是一种实现隧道拱形内侧面均匀浇注的设备,现有的浇注衬砌台车的浇注过程通常从台车拱形顶部填充混凝土,由于每次浇注的面积较大,容易出现冷缝,人字坡等缺陷,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并且难以适应单次的大面积浇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包括模板单元、注浆口、浇注口、管道系统以及布料系统,多个所述模板单元依次连接并形成拱形结构且在拱形结构的内侧形成浇注区域,所述模板单元上具有观察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注浆口配置在所述拱形结构外侧的拱顶位置,多个浇注口在所述拱形结构的周向和轴向上配置于所述拱形结构上,所述观察窗上设有对应的密封门,所述管道系统包括多个混凝土管道,所述多个混凝土管道的一端分别通向每个浇注口,其另一端连接在注浆口上,布料系统包括混凝土泵、水泵、送水管、送料管、布料小车以及布料台架,混凝土泵和水泵分别通过送料管和送水管与布料小车连接,布料小车具有换向阀,布料台架上设置有轨道,布料小车在轨道上移动,布料小车上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与注浆口相对应。本方案通过逐管进行分层浇注,在同一高度上,从不同位置的浇注口上浇注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浇注的效率,同一高度上,混凝土的增高幅度接近,凝固时间接近,避免了冷缝的出现,通过布料系统,将混凝土通过不同的管道输送到不同位置的浇注口上,减少了人工的使用,减少了换管、接管的时间,并且能适应单次的大面积浇注施工。水泵和送水管的设置,方便在每层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向混凝土管道中输送清水和气体,从而对混凝土管路进行清洗。本技术所述的注浆口和浇注口均具有“喇叭口”形端口。“喇叭口”形端口的设置,在与混凝土管道形成连接时通过施加压力来压紧,实现密封。本技术所述的多个混凝土管道沿拱形结构的轴向排布在布料台架的两侧且其端口与所述注浆口连接,布料小车通过在所述轨道上的移动使得送料口与所述注浆口相对应。混凝土管道的端口在布料小车的两侧,布料小车通过送料口与注浆口的连接,将混凝土输送到两侧的工作面上,大大提高了接管的效率,实现自动控制。本技术所述的布料小车的送料口上可翻转地连接有对位结构,包括有伸缩管端、对接口和液压驱动结构,伸缩管端与液压驱动结构连接,并受其伸缩控制,对接口与所述注浆口的对应设置,对接口上边缘有密封垫。对位结构用来将送料口与注浆口对齐,并在位置对齐时通过伸缩装置主动向注浆口方向移动并压紧,实现了自动控制。本技术所述的送料管和所述的送水管均由多段管路连接形成且各段管路之间均通过换向闸阀连接,所述送料管向下与混凝土泵和隧道衬砌台车底部的混凝土搅拌机连接,所述送料管外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5cm,所述送水管向下与水泵和储水容器连接。混凝土需要保持温度,保温层能使从混凝土运输车上输送来的混凝土温度保持稳定。多段管路连接形成的送料管和送水管方便小车在布料台架上移动。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泵、混凝土搅拌机、水泵以及储水容器均设置在拖泵车上,拖泵车在台车下方随着台车移动。混凝土运输车上输送来的混凝土在搅拌机中搅拌并通过混凝土泵送到布料小车,而送水车也将水不断地输送到拖泵车的储水容器中,台车会不断向前推进,所以拖泵车方便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泵,水泵、储水容器等部件随着台车一起推进。本技术所述的拖泵车上配备有混凝土流量计、温度计、操作台和平板电脑,所述混凝土流量计和温度计与混凝土泵的出料阀门连接,操作台上具有针对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搅拌机的控制开关,所述操作台与混凝土流量计和温度计电路连接而与平板电脑通过应用软件实现信息交互,所述平板电脑上显示混凝土流量计和温度计的计数。操作台和平板电脑的设置方便实现对隧道衬砌台车作业情况的控制以及对浇注状态信息的监控。混凝土流量计的设置能实现每次分批等量的浇注,精确控制每个浇注面的体积,并且可以显示进度,提高生产的效率。本技术所述的布料系统可配置一个混凝土泵和一个水泵以及一根送料管和一根送水管,也可配置两个混凝土泵和两个水泵以及两根送料管和两根送水管,所述的布料小车上可配置一个送料口,也可配置两个送料口,当混凝土泵、水泵、送料管和送水管配置为两个时,两个混凝土泵和两个水泵则分别通过两根送料管和两根送水管与所述布料小车连接,相应地,所述布料小车上也配置两个送料口,所述两个送料口每次分别与两个注浆口相对应。当混凝土泵、水泵、送料管、送水管以及送料口配置为两个时,可明显提升浇注效率,由于在浇注区域两端实现同时浇注,从而消除了因在一端浇注而导致隧道衬砌台车的偏心对混凝土浇筑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通过逐管进行分层浇注,在同一高度上,从不同位置的浇注窗上浇注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浇注的效率,同一高度上,混凝土的增高幅度接近,凝固时间接近,避免了冷缝的出现,通过布料系统,将混凝土通过不同的管道输送到不同位置的浇注窗上,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换管、接管的时间,并且能适应单次的大面积浇注施工。混凝土管道分布在布料小车的两侧,小车通过送料口和注浆口实现与两侧的混凝土管道连接,将混凝土输送到两侧的工作面上,大大提高了接管的效率和浇注效率,实现自动控制,由于实现了在浇注区域两端的同时浇注,从而消除了因在一端浇注而导致隧道衬砌台车的偏心对混凝土浇筑质量所产生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包括模板单元3、注浆口、浇注口42、管道系统以及布料系统,多个所述模板单元3依次连接并形成拱形结构且在拱形结构的内侧形成浇注区域,所述模板单元3上具有观察窗3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注浆口配置在所述拱形结构外侧的拱顶位置,多个浇注口42在所述拱形结构的周向和轴向上配置于所述拱形结构上,所述观察窗31上设有对应的密封门,所述管道系统包括多个混凝土管道1,所述多个混凝土管道1的一端分别通向每个浇注口42,其另一端连接在注浆口上,布料系统包括混凝土泵、水泵、送水管5、送料管7、布料小车6以及布料台架,混凝土泵和水泵分别通过送料管7和送水管5与布料小车6连接,布料小车6具有换向阀,布料台架上设置有轨道9,布料小车6在轨道9上移动,布料小车6上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与注浆口相对应。本方案通过逐管进行分层浇注,在同一高度上,从不同位置的浇注口42上浇注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浇注的效率,同一高度上,混凝土的增高幅度接近,凝固时间接近,避免了冷缝的出现,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包括模板单元、注浆口、浇注口、管道系统以及布料系统,多个所述模板单元依次连接并形成拱形结构且在拱形结构的内侧形成浇注区域,所述模板单元上具有观察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注浆口配置在所述拱形结构外侧的拱顶位置,多个浇注口在所述拱形结构的周向和轴向上配置于所述拱形结构上,所述观察窗上设有对应的密封门,所述管道系统包括多个混凝土管道,所述多个混凝土管道的一端分别通向每个浇注口,其另一端连接在注浆口上,布料系统包括混凝土泵、水泵、送水管、送料管、布料小车以及布料台架,混凝土泵和水泵分别通过送料管和送水管与布料小车连接,布料小车具有换向阀,布料台架上设置有轨道,布料小车在轨道上移动,布料小车上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与注浆口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包括模板单元、注浆口、浇注口、管道系统以及布料系统,多个所述模板单元依次连接并形成拱形结构且在拱形结构的内侧形成浇注区域,所述模板单元上具有观察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注浆口配置在所述拱形结构外侧的拱顶位置,多个浇注口在所述拱形结构的周向和轴向上配置于所述拱形结构上,所述观察窗上设有对应的密封门,所述管道系统包括多个混凝土管道,所述多个混凝土管道的一端分别通向每个浇注口,其另一端连接在注浆口上,布料系统包括混凝土泵、水泵、送水管、送料管、布料小车以及布料台架,混凝土泵和水泵分别通过送料管和送水管与布料小车连接,布料小车具有换向阀,布料台架上设置有轨道,布料小车在轨道上移动,布料小车上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与注浆口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口和浇注口均具有“喇叭口”形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混凝土管道沿拱形结构的轴向排布在布料台架的两侧且其端口与所述注浆口连接,布料小车通过在所述轨道上的移动使得送料口与所述注浆口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小车的送料口上可翻转地连接有对位结构,包括有伸缩管端、对接口和液压驱动结构,伸缩管端与液压驱动结构连接,并受其伸缩控制,对接口与所述注浆口的对应设置,对接口上边缘有密封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台车分层逐窗浇注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斌林传年马荣田马超锋郭小雄付兵先王志伟邹文浩安哲立赵鹏李尧常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