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型车架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946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型车架梁,包括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为相互对应结构并可相互卡接,第一车架片与第二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的高度大于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设置在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的中间位置,第二固定片设置在第一固定片的后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固定距离,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组成新型车架梁,并通过多个加强筋对其支撑强度进行提高,使车架梁的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更加容易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型车架梁
本技术涉及焊接金属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型车架梁。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配件的需求愈来愈大,人们对汽车的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化。现有的车架梁组件存在以下问题:车身局部结构限制了涂装时气体排出,无法上漆或上漆效果差,防腐性能差;车身结构导致涂装液流动性差,上漆效果差,车身腐蚀,车身外观受影响,特别是底盘零件安装点腐蚀,影响整车安全,并且现有的车架梁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发生扭曲,影响车身尺寸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型车架梁,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组成新型车架梁,并通过多个加强筋对其支撑强度进行提高,使车架梁的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更加容易安装使用,本技术的方案具体为:一种组装型车架梁,包括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所述第一车架片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为相互对应结构并可相互卡接,所述第一车架片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车架片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后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固定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一车架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为弧形用于加强组装型车架梁的稳定程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固定部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固定部高度的三分之二。优选的,所述第一车架片的顶部延垂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为曲线形结构用于连接外部元件。优选的,所述第一车架片的底部延垂直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车架片连接部位设置有凹槽从而配合所述第二车架片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片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加强固定的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设有若干提高所述第一固定部应力的第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两侧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车架片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相互接触并固定连接的第四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片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固定片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固定片之间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装型车架梁,包括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为相互对应结构并可相互卡接,第一车架片与第二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的高度大于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设置在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的中间位置,第二固定片设置在第一固定片的后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固定距离,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组成新型车架梁,并通过多个加强筋对其支撑强度进行提高,使车架梁的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更加容易安装使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组装型车架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组装型车架梁的第一车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组装型车架梁的第一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组装型车架梁的第二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中:1、第一车架片;11、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第三固定部;14、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16、凹槽;2、第二车架片;3、第一固定片;31、第一固定孔;32、第二固定孔;33、第三加强筋;34、第四加强筋;4、第二固定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一种组装型车架梁,包括第一车架片1以及第二车架片2,所述第一车架片1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2为相互对应结构并可相互卡接,所述第一车架片1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片3以及第二固定片4,所述第一固定片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片4,所述第一固定片3设置在所述第一车架片1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2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片4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3的后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固定距离,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本技术一种组装型车架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车架片1以及第二车架片2,所述第一车架片1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2为相互对应结构并可相互卡接,第一车架片1与第二车架片2可以相互组合,其相互接触部分采用焊接步骤对其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车架片1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片3以及第二固定片4,所述第一固定片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片4,所述第一固定片3设置在所述第一车架片1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2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片4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3的后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固定距离,该距离不可以过大,如果该距离过大会对固定效果以及抗压能力造成影响。请参考图2,本技术所述组装型车架梁的第一车架片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车架片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11、第二固定部12以及第三固定部13,所述第一固定部11、第二固定部12以及第三固定部13为弧形用于加强组装型车架梁的稳定程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2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固定部13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固定部11高度的三分之二。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车架片1的顶部延垂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加强筋14,所述第一加强筋14为曲线形结构用于连接外部元件。为了提高其抗压力效果,所述第一车架片1的底部延垂直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加强筋15,所述第二加强筋15与所述第一车架片1连接部位设置有凹槽16从而配合所述第二车架片2固定连接。请参考图3,本技术所述组装型车架梁的第一固定片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固定片3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加强固定的第一固定孔31以及第二固定孔32,所述第一固定孔31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32之间设有若干提高所述第一固定部11应力的第三加强筋3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片3的两侧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车架片1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2相互接触并固定连接的第四加强筋34。请参考图4,本技术所述组装型车架梁的第二固定片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固定片4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固定片3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二固定片4与所述第一固定片3之间的距离为20cm到30cm之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装型车架梁,包括第一车架片1以及第二车架片2,第一车架片1以及第二车架片2为相互对应结构并可相互卡接,第一车架片1与第二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片3以及第二固定片4,第一固定片3的高度大于第二固定片4,第一固定片3设置在第一车架片1以及第二车架片2的中间位置,第二固定片4设置在第一固定片3的后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固定距离,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组成新型车架梁,并通过多个加强筋对其支撑强度进行提高,使车架梁的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型车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所述第一车架片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为相互对应结构并可相互卡接,所述第一车架片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车架片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后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固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型车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架片以及第二车架片,所述第一车架片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为相互对应结构并可相互卡接,所述第一车架片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车架片以及所述第二车架片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后方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固定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装型车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为弧形用于加强组装型车架梁的稳定程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组装型车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固定部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固定部高度的三分之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装型车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片的顶部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桃虎王光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洲泽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