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舵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22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舵机模组,它由上部及下部外壳的外侧形成平行面,将使用伺服舵机模组组装出来的多关节机器人更具设计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最小化的负荷可以将扩张性最大化。通过装夹的方式把伺服马达组装在透明中壳的内部空间,下部外壳的第一突出部位可以顶住伺服马达的底部,使透明中壳和伺服马达的组装更加简易。透明中壳的第二突出部位可以把位置传感器紧密的贴合在PCB电路板上,使组装驱动轴和伺服马达驱动时位置传感器不易从PCB电路板上脱离掉或因驱动时的震动而破损掉。

Servo steering modu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rvo steering gear module, which forms a parallel plane from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casing, so that the multi-joint robot assembled by the servo steering gear module has a more design sens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minimizing the load can maximize the expansion. The servo motor is assembled in the inner space of the transparent middle shell by means of clamping, and the first prominent part of the lower shell can stand against the bottom of the servo motor, making the assembly of the transparent middle shell and the servo motor easier. The second prominent part of the transparent case can tightly bond the position sensor to the PCB circuit board, so that the position sensor is not easy to detach from the PCB circuit board when assembling the drive shaft and driving the servo motor or break down because of the vibration when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舵机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马达领域,尤其是玩具用或教育用多关节人形机器人的伺服马达模组组装方法和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把伺服马达模组(驱动器)相互结合在一起组装出可完成多种动作的玩具型或教学型多关节机器人。伺服马达模组由伺服马达和齿轮组以及安装有感应旋转位置的位置传感器的透明中壳,组装在透明中壳上下的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组成。以往伺服马达和通明中壳的组装是从透明中壳上端贯通伺服马达并用螺丝固定组装,此过程对伺服马达的损伤及破坏相对要大,且经常出现组装不良等现象。所以提出有别于螺丝固定的组装方式。另外,为了组装出多关节人形机器人要把多数的伺服马达模组相互结合在一起。为了扩充而结合链接部件的固定件在驱动器模组上,是通过螺丝和螺帽组装在另外的驱动器固定件上来实现其扩充。但是,上述方案中驱动器模组会因固定件而外观体积变大,从而跟其他驱动器模组结合后的多关节模型体积也会相对变大,这对伺服马达模组自身的负荷会相对增加。另外,模组上的一些固定件,也导致组装出来的外观也会不规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解决上面阐述的问题点,使伺服马达的组装方式简易化,组装驱动轴时和伺服马达驱动时防止位置传感器脱离PCB电路板或损坏掉,同时考虑到设计和负荷最小化以及其扩充性,为了达到上面阐述的目的,本专利提供伺服舵机模组,包括:上部及下部外壳,所述上部及下部外壳之间的透明中壳,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内部空间的伺服马达,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内侧,并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连接的齿轮组,组装在所述下部外壳的上侧,装有LED部件且可控制所述LED颜色及伺服马达的PCB电路板,组装在所述PCB电路板上侧边结合在所述齿轮组的驱动轴上,可感应所述驱动轴的旋转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伺服马达以装夹的方式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的内部空间,所述PCB电路板上有结合所述伺服马达下部结构的孔,所述下部外壳上有个可以顶住贯通所述孔的伺服马达下部的第一突出部位,把所述伺服马达固定在所述透明中壳内部空间的伺服马达模组。所述第一突出部位是由所述下部外壳上形成的圆柱形凸出所形成。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结合所述伺服马达下端结合口的结合槽和结合伺服马达下部结构的孔,所述伺服马达的下部贯通所述孔,所述伺服马达的下端结合在所述结合槽固定在PCB电路板上。所述伺服马达以装夹的方式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内部。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所述透明中壳下侧形成的第二突出口固定在PCB电路板上。所述第二突出口是以四角型柱子形象形成。所述PCB电路板上形成结合槽,所述结合槽与所述位置传感器下端的结合口结合,使所述位置传感器组装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上部外壳的上侧面为平面,往第1或第3方向各有两个螺帽槽,所述下部外壳的下侧面为平面,往第1或第3方向各有两个螺帽槽,可以往三个方向扩展。本专利技术通过装夹的方式把伺服马达组装在透明中壳内部,下部外壳的第一突出口顶住伺服马达下部,使得伺服马达和透明中壳的组装变的简易,从而达到缩短组装时间及节省成本的效果。另外,第二突出口使置传感器贴合在PCB电路板上,防止组装驱动轴和伺服马达驱动时位置传感器从PCB电路板上脱离掉或因驱动时的震动而破损掉,以贴合方式结合位置传感器和PCB电路板,从而达到缩短组装时间及节省成本的效果。另外,为了与其它伺服马达模组之间的组装而使用螺丝螺帽组装时,把螺帽隐藏在凹槽里使贴合面平整,组装出来的多关节机器人的外观很漂亮,并有效的减轻了整体模型的负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伺服马达模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伺服马达模组的分解图。图3为图2的伺服马达模组的切面分解图。图4为图3中的透明中壳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伺服马达模组的扩充性示意图。图6为利用图4的伺服马达模组扩充性组装出来的多关节机器人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5可以发现,符合本专利的伺服马达模组100是由上部外壳110下部外壳120和透明中壳130和伺服马达140和齿轮组150和PCB电路板160组成。上部外壳110下部外壳120,其内侧分别为后述的透明中壳130和伺服马达140和齿轮组150和PCB电路板160。如图1和图3所示上部外壳110的上侧面为平面,上部外壳110上侧面的第1和第3方向各有两个可和另外的伺服马达模组链接的螺帽凹槽122,如图2a、2b、2c所示。下部外壳120的下侧面为平面,下部外壳120下侧面的第1和第3方向各有两个可和另外的伺服马达模组链接的螺帽凹槽122。可通过链接附件(未标注)向三个方向扩展链接另外的伺服马达模组。因为螺帽凹槽122在上部外壳110的上侧面和下部外壳120的下侧面没有向外部扩展出来,而是凹进壳子内部,所以在组装多关节人形机器人时可以设计出很好看的模型结构。透明中壳130是分布在上部外壳110和下部外壳120之间的透明材质,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质。如图1所示,透明中壳130在上部外壳110和下部外壳120中间以一定的厚度以及带状形态围着向4面展现。上部外壳110和透明中壳130和下部外壳120,用螺丝101来固定起来。伺服马达140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在透明中壳130内部伺服马达样子的空间里,是通过后述的齿轮组150转达力量的。本实施例的伺服马达140可产生5.5kg/cm的扭力,在5V和9V电压下运行。在此,如图2所示,伺服马达140以装夹的方式安装在透明中壳130内部空间,后述的PCB部件160上有可以结合伺服马达140下端结合口141的结合凹槽161,使PCB部件160和伺服马达140结合时,伺服马达140能准确的安装到位。PCB部件160上有形成根伺服马达140下端,如圆形一样的相应槽162,下部外壳120上有顶住贯通相应槽162的伺服马达140下端的圆柱形第1突出口121,可以固定安装在透明中壳130内部空间的伺服马达140。如图3所示,不是通过螺丝固定的透明中壳130和伺服马达140,是通过结合口141和结合槽161和相应槽162以装夹的方式把伺服马达140安装在通明中壳130内部的,最后用下部外壳120的第1突出口121顶住伺服马达140下端。至此,可以简化通明中壳130和伺服马达140的组装过程,从而缩短组装时间和节省组装成本。另外,第1突出口121在图示中是以圆柱形所示,但不限于包括圆柱形在内的特定形态。只要是能顶住伺服马达140下端把伺服马达140固定在透明中壳130内部空间的话,可以变换成其他形状。如图3所示,齿轮组150安装在透明中壳130内部,从伺服马达140传授力量。齿轮组150由4个齿轮151组成,按顺序连动旋转最终把力量传达到驱动轴152上。在此,4个齿轮151为了降低自身的磨损,可以由金属材质形成。PCB部件160安装在下部外壳120上侧,它可控制LED部件170的颜色和伺服马达140的旋转。LED部件170如图4所示,分布在PCB部件160的4个角。位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伺服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及下部外壳,设置在所述上部及下部外壳之间的透明中壳、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内部空间的伺服马达、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内侧,并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连接的齿轮组、组装在所述下部外壳的上侧,装有LED部件且可控制所述LED颜色及伺服马达的PCB电路板、及组装在所述PCB电路板上侧边且安装在所述齿轮组的驱动轴上,可感应所述驱动轴的旋转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伺服马达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的内部空间,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供所述伺服马达下部结构穿过的孔,所述下部外壳上设有一个顶住伺服马达下部结构的第一突出部位,第一突出部位将所述伺服马达固定在所述透明中壳的内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伺服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及下部外壳,设置在所述上部及下部外壳之间的透明中壳、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内部空间的伺服马达、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内侧,并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连接的齿轮组、组装在所述下部外壳的上侧,装有LED部件且可控制所述LED颜色及伺服马达的PCB电路板、及组装在所述PCB电路板上侧边且安装在所述齿轮组的驱动轴上,可感应所述驱动轴的旋转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伺服马达组装在所述透明中壳的内部空间,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供所述伺服马达下部结构穿过的孔,所述下部外壳上设有一个顶住伺服马达下部结构的第一突出部位,第一突出部位将所述伺服马达固定在所述透明中壳的内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位是所述下部外壳上形成的圆柱形凸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结合所述伺服马达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熙镇钟志刚伍大智李旭涛邓锦泉黄辉刘欣李振庭黄壮国金明月黄佩珊
申请(专利权)人:韩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