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车及其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30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08
一种厢式车及其车厢,车厢包括厢本体、与厢本体相连的厢门和固定设置于厢门上端的防雨槽。防雨槽包括一顶板、一垂直连接在顶板一侧的挡板和设于顶板两端的两端板,端板同时垂直于挡板和顶板,顶板、挡板和端板构成开口朝下的凹槽,遮盖住厢门的密封条。厢式车包括车架、行走机构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厢的防雨槽能够遮盖住厢门的密封条,即使厢门的密封条出现破损,也能确保厢门不出现漏水、进水。防雨槽一体成型,零部件数量少,便于制作,更便于模块化生产。

Van and its carri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an type car and its carriage, which comprises a van body, a van door connected with the van body and a rainproof trough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van door. The rainproof trough comprises a roof plate, a baffle vertically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roof plate and two end plates at both ends of the roof plate. The end plates are simultaneously perpendicular to the baffle plate and the roof plate. The roof plate, the baffle plate and the end plate form an open downward groove to cover the sealing strip of the door. The van consists of a frame, a walking mechanism and a carriage mounted on the frame. The rainproof trough of the carriag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ver the sealing strip of the carriage door, and even if the sealing strip of the carriage door is damaged, the waterproof trough of the carriage door can ensure that there is no leakage or water inflow. The rainproof trough is integrated and has a small number of component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production and is more convenient for modula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厢式车及其车厢
本技术涉及厢式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厢式车及其车厢。
技术介绍
现在大多数厢式车的车厢门处都焊接有L型防雨槽,这种防雨槽只能使厢体上流下来的水沿着防雨槽流向两侧,防雨槽并没有遮盖住厢门密封条,这样当雨水斜着淋到密封条处时,如果密封条密封不严时,会遇到厢门进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车厢,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厢,包括厢本体,与所述厢本体相连的厢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厢门上端的防雨槽,所述防雨槽包括一顶板、一垂直连接在所述顶板一侧的挡板和设于所述顶板两端的两端板,所述端板同时垂直于所述挡板和所述顶板,所述顶板、所述挡板和所述端板构成开口朝下的凹槽,遮盖住所述厢门的密封条。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还设有至少一沿顶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顶板上的凸筋共线的凸筋。优选地,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一平行于所述顶板的长条形的凸筋。优选地,所述凸筋为由板内面向板外面突出的凸槽。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有至少一沿顶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顶板上的凹槽共线的凹槽。优选地,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一平行于所述顶板的长条形的凹槽。优选地,所述挡板还设有多个用以避让所述厢门的锁杠头的缺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厢式车,包括车架、行走机构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如上所述的车厢。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车厢的防雨槽能够遮盖住厢门的密封条,即使厢门的密封条出现破损,也能确保厢门不出现漏水、进水。防雨槽一体成型,零部件数量少,便于制作,更便于模块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厢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厢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防雨槽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雨槽的展开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车厢;11、厢本体;12、厢门;121、锁杠头;13、防雨槽;131、顶板;1311、第一凸槽;132、挡板;1321、第二凸槽;1322、缺口;133、端板;1331、第三凸槽。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厢1,包括厢本体11,与厢本体11相连的厢门12,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厢门12上端的防雨槽13。参阅图3,防雨槽13为一簸箕口结构,其包括一顶板131、一垂直连接在顶板131一侧的挡板132和设于顶板131两端的两端板133,端板133同时垂直于挡板132和顶板131,顶板131、挡板132和端板133构成开口朝下的凹槽,遮盖住厢门12的密封条。防雨槽13遮盖住了厢门12的密封条,确保雨水淋不到密封条,即使厢门12的密封条出现老化、破损时,也能确保厢门12不出现漏水、进水现象。较优地,顶板131上还设有一个朝上凸起的第一凸槽1311,第一凸槽1311沿顶板131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凸筋状结构。朝上凸起的第一凸槽1311可以阻挡雨水流向,防止雨水流向箱门,且雨水落在防雨槽13上时,雨水会沿着防雨槽13向两侧流去。且第一凸槽1311还能增强顶板131的强度。两端板133上设有一个第三凸槽1331,端板133上的第三凸槽1331与顶板131上的第一凸槽1311共线而形成凸筋状结构。第三凸槽1331的作用是阻挡雨水和增强防雨槽13的强度。挡板132上还设有一个朝外凸起的第二凸槽1321,第二凸槽1321与顶板131平行。第二凸槽1321也为长条形的凸筋状结构,第二凸槽1321的作用是将雨水向两侧引流和增强防雨槽13的强度。挡板132还设有多个用以避让厢门12的锁杠头121的缺口1322,确保厢门12打开和关闭过程中,锁杠头121不会碰到防雨槽13。防雨槽13焊接固定于厢门12的正上端。具体地,将防雨槽13贴合于厢门12正上端的箱体本体上,使厢门12的密封条正好置于防雨槽13内部。其他实施例中,防雨槽13还可以通过在防雨槽13与厢本体11的贴合处注入密封胶固定,也可以通过螺栓与螺钉的配合固定。挡板132由顶板131一侧向下折弯成型,端板133由顶板131两端向下折弯成型。参阅图4,在具体实施时,防雨槽13通过整体气割,然后在防雨槽13平板上通过模具冲压第一凸槽1311、第二凸槽1321和第三凸槽1331,最后折弯成型。一体成型的防雨槽13,零部件数量少,便于制作,更便于模块化生产。且第一凸槽1311、第二凸槽1321和第三凸槽1331全部朝外,起到挡水和加强防雨槽13结构强度的作用。其他实施例中,顶板131、挡板132和端板133上的筋状的第一凸槽1311、第二凸槽1321和第三凸槽1331也可以为单独成型的凸筋并通过粘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在顶板131、挡板132和端板133上,或者为实心的凸筋,通过铸造或挤压等方式一体成型于顶板131、挡板132和端板133上。此外,其他实施例中,顶板131上的第一凸槽1311还可以为向下凹陷的凹槽,第一凹槽沿顶板13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雨水落在防雨槽13上时,雨水会沿着防雨槽13的第一凹槽向两侧流去。相应的,两端板133上的第三凸槽1331也为向下凹陷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共线。挡板132上的第二凸槽1321也可以为向下凹陷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与顶板131平行。本技术还供一种厢式车,包括车架、行走机构和设置在车架上的如上的车厢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车厢的防雨槽能够遮盖住厢门的密封条,即使厢门的密封条出现破损,也能确保厢门不出现漏水、进水。防雨槽一体成型,零部件数量少,便于制作,更便于模块化生产。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包括厢本体,与所述厢本体相连的厢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厢门上端的防雨槽,所述防雨槽包括一顶板、一垂直连接在所述顶板一侧的挡板和设于所述顶板两端的两端板,所述端板同时垂直于所述挡板和所述顶板,所述顶板、所述挡板和所述端板构成开口朝下的凹槽,遮盖住所述厢门的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包括厢本体,与所述厢本体相连的厢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厢门上端的防雨槽,所述防雨槽包括一顶板、一垂直连接在所述顶板一侧的挡板和设于所述顶板两端的两端板,所述端板同时垂直于所述挡板和所述顶板,所述顶板、所述挡板和所述端板构成开口朝下的凹槽,遮盖住所述厢门的密封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还设有至少一沿顶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顶板上的凸筋共线的凸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一平行于所述顶板的长条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涛袁彦华王小亮邵长松安辉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