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拖曳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19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拖曳臂,包括上主管和下主管,所述上主管和所述下主管均通过钢管冷轧成型,所述上主管和下主管内侧安装有内加强板,所述上主管和下主管外侧安装有外加强板,所述上主管和下主管中间安装有轴承座固定座和减振器安装座,轴承座固定座位于减振器安装座右侧,所述轴承座固定座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座尾端安装有制动器安装座,所述上主管尾端安装有上拉杆安装座,所述下主管尾部安装有下拉杆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合金钢管为材料的上主管和下主管做主体框架,结合焊接在上主管和下主管间的轴承座固定座,能有效加强拖曳臂的强度。

Automobile rear towing 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r towing arm of an automobil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main pipe and a lower main pipe. The upper main pipe and the lower main pipe are formed by cold rolling through a steel pipe.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main pipe and the lower mai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reinforcing plat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main pipe and the lower mai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er reinforcing plate. A bear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seat. A bear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seat. A brake mounting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tail end of the bearing seat and an upper pull rod mounting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tail end of the upper main pipe. Install a se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the towing arm by using the alloy steel pipe as the main frame of the upper main pipe and the lower main pip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bearing seat fixed seat welded between the upper main pipe and the lower mai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拖曳臂
本技术涉及拖曳臂
,具体是一种汽车后拖曳臂。
技术介绍
拖曳臂是汽车后悬架常用的一种连接件,其作用为连接上摆臂以及下摆臂,能够纵向连接在车身和后车轮之间,从而达到支撑车身,并将路面作用于车轮的力传递到车身上的目的,并且在车轮跳动时起到导向作用;通过连接液压减震器以及螺旋弹簧,从而达到对车身进行减震的目的。目前,后拖曳臂通常是使用钣金件焊接而成,强度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拖曳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拖曳臂,包括上主管和下主管,所述上主管和所述下主管均通过钢管冷轧成型,所述上主管和下主管内侧安装有内加强板,所述上主管和下主管外侧安装有外加强板,所述上主管和下主管中间安装有轴承座固定座和减振器安装座,轴承座固定座位于减振器安装座右侧,所述轴承座固定座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座尾端安装有制动器安装座,所述上主管尾端安装有上拉杆安装座,所述下主管尾部安装有下拉杆安装座。优选的,所述内加强板焊接在上主管和下主管的内侧;所述外加强板焊接在上主管和下主管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固定座焊接在上主管和下主管中间,所述减振器安装座焊接在上主管和下主管中间。优选的,所述上拉杆安装座焊接在上主管尾端,所述下拉杆安装座焊接在下主管尾端。优选的,所述制动器安装座焊接在轴承座固定座尾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使用合金钢管为材料的上主管和下主管做主体框架,结合焊接在上主管和下主管间的轴承座固定座,能有效加强拖曳臂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加强板和轴承座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主管;2-下主管;3-内加强板;4-外加强板;5-轴承座固定座;6-减振器安装座;7-上拉杆安装座;8-下拉杆安装座;9-轴承座;10-制动器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后拖曳臂,包括上主管1和下主管2,上主管1和下主管2均通过钢管冷轧成型,上主管1和下主管2内侧安装有内加强板3,上主管1和下主管2外侧安装有外加强板4,上主管1和下主管2中间安装有轴承座固定座5和减振器安装座6,轴承座固定座5位于减振器安装座6右侧,轴承座固定座5内设置有轴承座9,轴承座固定座5尾端安装有制动器安装座10,上主管1尾端安装有上拉杆安装座7,下主管2尾部安装有下拉杆安装座8,内加强板3焊接在上主管1和下主管2的内侧;外加强板4焊接在上主管1和下主管2的外侧,轴承座固定座5焊接在上主管1和下主管2中间,减振器安装座6焊接在上主管1和下主管2中间,上拉杆安装座7焊接在上主管1尾端,下拉杆安装座8焊接在下主管2尾端,制动器安装座10焊接在轴承座固定座5尾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上主管1和下主管2均通过钢管冷轧成型,结合焊接在上主管1和下主管2间的轴承座固定座5,能有效加强拖曳臂的强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拖曳臂,包括上主管(1)和下主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管(1)和所述下主管(2)均通过钢管冷轧成型,所述上主管(1)和下主管(2)内侧安装有内加强板(3),所述上主管(1)和下主管(2)外侧安装有外加强板(4),所述上主管(1)和下主管(2)中间安装有轴承座固定座(5)和减振器安装座(6),轴承座固定座(5)位于减振器安装座(6)右侧,所述轴承座固定座(5)内设置有轴承座(9),所述轴承座固定座(5)尾端安装有制动器安装座(10),所述上主管(1)尾端安装有上拉杆安装座(7),所述下主管(2)尾部安装有下拉杆安装座(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拖曳臂,包括上主管(1)和下主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管(1)和所述下主管(2)均通过钢管冷轧成型,所述上主管(1)和下主管(2)内侧安装有内加强板(3),所述上主管(1)和下主管(2)外侧安装有外加强板(4),所述上主管(1)和下主管(2)中间安装有轴承座固定座(5)和减振器安装座(6),轴承座固定座(5)位于减振器安装座(6)右侧,所述轴承座固定座(5)内设置有轴承座(9),所述轴承座固定座(5)尾端安装有制动器安装座(10),所述上主管(1)尾端安装有上拉杆安装座(7),所述下主管(2)尾部安装有下拉杆安装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硬虎赛车俱乐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