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34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吊挂支承搬运对象的物品来搬运时、与悬臂构造相比耐负荷性提高的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物品落下的技术。物品搬运车(1)在沿水平方向(H)观察时与物品(90)的收纳空间(S)重叠的位置处配置有第1主体框架(11)以及第2主体框架(12),该物品搬运车(1)具备用于防止物品(90)从收纳空间(S)落下的落下防止体(3)。落下防止体(3)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第1主体框架(11)的第1支承部(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第2主体框架(12)的第2支承部(32);以及连结第1支承部(31)与前述第2支承部(32)的支承体(33)。支承体(33)能够借助第1支承部(31)以及第2支承部(32)的旋转向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姿势变更,在前述第1状态中,支承体(33)沿上下方向(V)观察时与收纳空间(S)重叠并且位于收纳空间(S)的下方,在前述第2状态中,支承体(33)位于沿上下方向(V)观察时与收纳空间(S)不重叠的场所。

Goods va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chnique for preventing objects from falling with a simple structure when objects are carried by hanging and supporting, and the load resistance i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a cantilever structure. A first main frame (11) and a second main frame (12) are disposed at a position overlapping the storage space (S) of the article (90) when observed in a horizontal direction (H). The article handling vehicle (1) has a preventive body (3) for preventing the falling of the article (90) from the storage space (S). The falling prevention body (3) has: a first supporting part (31) supported in a rotating manner on the first main frame (11); a second supporting part (32) supported in a rotating manner on the second main frame (12); and a supporting body (33) connecting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31) with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 (32) mentioned above. The supporting body (33) can change its posture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tes by means of the rotation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31)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 (32). In the first state, the supporting body (33) overlaps the receiving space (S) when viewed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V) and is located below the receiving space (S), in the second state. The supporting body (33) is located at the place where the receiving space (S) does not overlap when viewed along the up and down direction (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品搬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搬运对象的物品吊挂支承于收纳空间内来搬运该物品的物品搬运车。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3-16568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顶棚搬运车(1),该顶棚搬运车(1)是将搬运对象的物品吊挂支承于收纳空间内来搬运该物品的物品搬运车的一例。另外,
技术介绍
中括号内所示的附图标记是参照的文献的附图标记。顶棚搬运车(1)借助物品支承装置(3)支承物品(4)来进行搬运。具有对物品(4)进行握持的夹紧机构(10)的物品支承装置(3)被外壳(13)包围。外壳(13)在下表面和朝向顶棚搬运车(1)的行进方向左右一侧的侧面上具有开口。被外壳(13)包围的内部空间成为搬运对象的物品(4)的收纳空间(参照文献的图1、图3等)。在物品支承装置(3)中具备移动体(18),该移动体(18)防止收纳于收纳空间内的物品(4)在搬运途中落下。移动体(18)经由连杆机构(外壳侧的支点轴(30L、30R)、移动体侧的支点轴(18c、18c)、连结两支点轴的臂(37L、37R))与外壳(13)连结。在将物品(4)收纳于收纳空间中或者从收纳空间出库时,使臂(37L、37R)退避从而移动体(18)向外壳(13)侧退避。在将物品(4)收纳于收纳空间中来进行搬运时,使臂(37L、37R)突出从而移动体(18)向物品(4)侧突出(参照文献的图5等)。如果物品(4)即将从收纳空间落下,则移动体(18)支承物品(4)从而防止物品(4)落下。在此,移动体(18)经由臂(37L、37R)在所谓的悬臂状态下被支承于外壳(13)。因此,在移动体(18)支承物品(4)的情况下,对设置于外壳(13)侧的支点轴(18c、18c)等连杆机构施加较大的负荷。如果为了应对该负荷而结实地构成连杆机构,则成本提高。此外,重量也增加,搬运顶棚搬运车(1)时的能量也增加。因此,希望通过更加简单的构造提高耐负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背景,需要一种在吊挂支承搬运对象的物品来进行搬运时、与悬臂构造相比耐负荷性提高、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物品落下的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将搬运对象的物品吊挂支承于收纳空间内来搬运该物品的物品搬运车具备搬运车主体以及落下防止体,该落下防止体用于防止前述物品从前述收纳空间落下,将该物品搬运车行进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水平面中与前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前述搬运车主体相对于前述收纳空间在前述前后方向的两侧或者相对于前述收纳空间在前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主体框架以及第2主体框架,前述第1主体框架以及前述第2主体框架配置于沿水平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重叠的位置,前述落下防止体具有:第1支承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前述第1主体框架;第2支承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前述第2主体框架;以及支承体,前述支承体连结前述第1支承部与前述第2支承部,能够借助前述第1支承部以及前述第2支承部的旋转向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姿势变更,在前述第1状态中,前述支承体沿前述上下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重叠并且位于前述收纳空间的下方,在前述第2状态中,前述支承体位于沿前述上下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不重叠的场所。根据该结构,由于落下防止体借助第1主体框架和第2主体框架利用双臂构造进行支承,因此与悬臂构造相比耐负荷性提高。其结果是,能够简化落下防止体以及落下防止体的安装部的构造,还能够减轻重量。此外,由于落下防止体借助第1支承部以及第2支承部的旋转容易地向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姿势变化,因此落下防止体不会成为相对于收纳空间出入物品时的障碍,能够在搬运过程中适当地抑制物品落下。如此,根据本结构,在吊挂支承搬运对象的物品来进行搬运时,与悬臂构造相比耐负荷性提高,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物品落下。物品搬运车的进一步的特点和优点,从以下关于参照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记载中会变得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物品搬运设备的俯视图。图2是物品搬运车的侧视图。图3是物品搬运车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在收纳空间的正下方的移载场所与收纳空间之间移载物品的示例的图。图5是表示在收纳空间的斜下方的移载场所与收纳空间之间移载物品的示例的图。图6是表示物品搬运车的系统结构的示意性框图。图7是表示其它方式的落下防止体的第1状态中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其它方式的落下防止体的第2状态中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其它方式的落下防止体的第2状态中的一例的图。图10是表示具备接触体的落下防止体的第1状态中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物品搬运车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物品搬运设备100中的物品搬运车1搬运物品90的俯视图,图2是从侧方观察到的物品搬运车1的侧视图,图3表示沿着行进方向(前后方向FR)的从前方F朝向后方R观察到的物品搬运车1的主视图。在以下说明中,将在水平面中相对于前后方向FR正交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W(参照图3等)而进行说明。另外,前后方向FR以及宽度方向W都是沿着水平面的方向,也都是与上下方向V正交的水平方向H。物品搬运车1在沿着行进路径101设置的行进轨道102上行进。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水平面中两条行进轨道102平行地配置从而构成行进轨道对。行进轨道对经由在宽度方向W的截面中形成为倒U字状的支承部件143在宽度方向W上以恒定间隔相互平行地配置(参照图3等)。各个行进轨道102借助吊挂部件144被吊挂支承于顶棚。物品搬运车1借助搬运车主体10来吊挂支承搬运对象的物品90来搬运该物品90,所述搬运车主体10被吊挂支承于沿着行进轨道102行进的行进体9。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搬运车1将收纳半导体基板的前开式统集盒(FrontOpeningUnifiedPod,FOUP)作为物品90进行搬运。如图1所示,行进路径101具有一个环状的主路径104、多个环状的副路径105以及连接主路径104与副路径105的多个连接路径106。副路径105呈小于主路径104的环状,是经由多个物品处理部ME的路径。物品搬运车1在主路径104以及多个副路径105中均朝向相同的环绕方向(在图1中如用箭头所示那样为顺时针)行进。行进路径101具有设定为直线状的直线部分和设定为曲线状的曲线部分。在连接路径106中存在从主路径104向副路径105分支的分支用的连接路径106和从副路径105向主路径104合流的合流用的连接路径106。如图2以及图3所示,物品搬运车1具备行进体9和被吊挂支承于行进体9的搬运车主体10。借助行进用马达(TRV-MOTOR:参照图6)M1驱动车轮15。此外,行进体9以从车轮15的下端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具备连结体17,行进体9在左右具备一对绕沿着上下方向V的轴心(绕上下轴心)自由旋转的引导轮16。连结体17在行进体9和搬运车主体10能够绕沿上下方向V的纵轴心相对旋转的状态下将两者连结。引导轮16以与各个行进轨道102相向的内侧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行进体9。由于行进体9和搬运车主体10相对旋转,因此引导轮16与行进轨道102接触而被引导,从而物品搬运车1一边维持沿着行进路径101的姿势一边行进。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搬运车1在收纳空间S的正下方以及斜下方的移载对象部位和收纳空间S之间进行物品90的交接。图4表示在收纳空间S的正下方的移载场所与收纳空间S之间移载物品90的示例,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品搬运车,该物品搬运车将作为搬运对象的物品吊挂支承于收纳空间内来搬运该物品,所述物品搬运车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搬运车主体和用于防止前述物品从前述收纳空间落下的落下防止体,将该物品搬运车行进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在水平面中与前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前述搬运车主体相对于前述收纳空间在前述前后方向的两侧或者相对于前述收纳空间在前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主体框架以及第2主体框架,前述第1主体框架以及前述第2主体框架配置于沿水平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重叠的位置,前述落下防止体具有:第1支承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前述第1主体框架;第2支承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前述第2主体框架;以及支承体,其连结前述第1支承部与前述第2支承部,能够借助前述第1支承部以及前述第2支承部的旋转向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姿势变更,在前述第1状态中,前述支承体沿前述上下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重叠并且位于前述收纳空间的下方,在前述第2状态中,前述支承体位于沿前述上下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不重叠的场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3 JP 2017-0321981.一种物品搬运车,该物品搬运车将作为搬运对象的物品吊挂支承于收纳空间内来搬运该物品,所述物品搬运车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搬运车主体和用于防止前述物品从前述收纳空间落下的落下防止体,将该物品搬运车行进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在水平面中与前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前述搬运车主体相对于前述收纳空间在前述前后方向的两侧或者相对于前述收纳空间在前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主体框架以及第2主体框架,前述第1主体框架以及前述第2主体框架配置于沿水平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重叠的位置,前述落下防止体具有:第1支承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前述第1主体框架;第2支承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前述第2主体框架;以及支承体,其连结前述第1支承部与前述第2支承部,能够借助前述第1支承部以及前述第2支承部的旋转向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姿势变更,在前述第1状态中,前述支承体沿前述上下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重叠并且位于前述收纳空间的下方,在前述第2状态中,前述支承体位于沿前述上下方向观察时与前述收纳空间不重叠的场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前述落下防止体的前述第1支承部、前述支承体以及前述第2支承部一体形成,前述支承体具备:第1径向延伸部,其从前述第1支承部向以该第1支承部的旋转轴心为基准的径向外侧延伸;第2径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川知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