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及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915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0:17
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机壳体(11)、逆变器电路(24)、逆变器壳体(21)、封闭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的盖(30)。另外,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具有被夹在逆变器壳体与盖之间,将所述逆变器壳体与盖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42、42a、42b)。另外,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导电部件(41、50、33)。导电部件使逆变器电路使电流向电动马达流动时从逆变器电路向逆变器壳体传播的电磁波噪音从逆变器壳体向压缩机壳体及盖中的至少一方传递。

Electric compressor for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ic compressor for vehicle

The electric compressor for vehicles is provided with a compressor housing (11), an inverter circuit (24), an inverter housing (21) and a cover (30) at the opening of a closed inverter housing. In addition, the vehicle electric compressor has a sealing component (42, 42a, 42b) clamped between the inverter housing and the cover, and sealed between the inverter housing and the cover. In addition, the electric compressor for vehicles has conductive parts (41, 50, 33).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noise transmitted from the inverter circuit to the inverter shell is transmitted from the inverter shell to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shell and cover when the inverter circuit causes the current to flow to the electric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及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是基于2016年2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6-33496号,并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及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中,具备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驱动压缩机构的电动马达、向电动马达输出驱动信号的逆变器、压缩机壳体以及逆变器壳体。压缩机壳体形成为筒状,收纳压缩机构及电动马达。逆变器壳体相对于压缩机壳体配置于轴线方向一方侧。逆变器壳体形成为具有盖的筒状,形成为从轴线方向一方侧覆盖逆变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2009号公报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研究了如下情况:为了使将逆变器组装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壳体的工序容易,采用在轴线方向一方侧形成开口部的逆变器壳体。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还对用于在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内收纳逆变器后通过盖封闭开口部的构造进行了研究。在该情况下,需要提前避免水、异物通过逆变器壳体与盖之间的间隙侵入逆变器壳体内。例如,如图17所示的比较例,在逆变器壳体1a与盖2之间夹着衬垫3的状态下,通过螺栓5将逆变器壳体1a及盖2一起紧固于压缩机壳体4。衬垫3是夹在逆变器壳体1a与盖2之间,将逆变器壳体1a与盖2之间密封的部件。但是,当逆变器1b向电动马达输出驱动信号时,逆变器1b产生电磁波噪音。因此,电磁波噪音向逆变器壳体1a传递,例如,若衬垫3具有电绝缘性,则即使盖2连接于车辆的接地部,也不能使电磁波噪音向车辆的接地部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从逆变器电路传递到逆变器壳体的电磁波噪音被车辆的接地部吸收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及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机壳体,该压缩机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为筒状,收纳压缩机构和电动马达,其中,所述压缩机构吸入、压缩且排出制冷剂,所述电动马达驱动压缩机构;逆变器电路,该逆变器电路使电流向电动马达流动来驱动电动马达;逆变器壳体,该逆变器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相对于压缩机壳体配置于压缩机壳体的轴线方向一方侧,具有收纳部,该收纳部收纳所述逆变器电路并且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开口的开口部;盖,该盖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封闭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被夹在逆变器壳体与盖之间,将逆变器壳体与盖之间密封;以及导电部件,该导电部件使电磁波噪音从逆变器壳体向压缩机壳体及盖中的至少一方传播,所述电磁波噪音是逆变器电路使电流向电动马达流动时从逆变器电路传播到逆变器壳体的电磁波噪音。综上,通过将压缩机壳体及盖连接于车辆的接地部,从而能够使从逆变器电路传播到逆变器壳体的电磁波噪音被车辆的接地部吸收。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分解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构造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2的衬垫单体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衬垫单体的主视图。图9是图8中的IX-IX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图6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11是从轴线方向一方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压缩机壳体单体的图。图12A是在铆接固定前从以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观察压缩机壳体的贯通孔形成部及螺栓的局部放大图。图12B是在铆接固定前后从以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观察压缩机壳体的贯通孔形成部及螺栓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17是比较例中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在图中对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以实现说明的简略化。(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2、图3表示车辆用电动压缩机1的第一实施方式。车辆用电动压缩机1与冷却器、减压阀以及蒸发器一起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周知的车载空调装置用的制冷循环装置。该车辆用电动压缩机1搭载于汽车的发动机室内,在发动机室内固定于行驶用发动机。如图1及图2所示,车辆用电动压缩机1具备压缩机部10及逆变器装置20。压缩机部10具备压缩机壳体11。压缩机壳体11形成为该压缩机壳体11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封闭的圆筒状。在压缩机壳体11中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设置有制冷剂排出口12。在压缩机壳体11设置有脚部11a、11b、11c、11d。在脚部11a、11b、11c、11d设置有使未图示的四个螺栓贯通的贯通孔11e。贯通于脚部11a、11b、11c、11d的四个螺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螺栓将压缩机壳体11固定于行驶用发动机,从而使四个螺栓与压缩机壳体11接触,并且使四个螺栓与行驶用发动机接触。因此,四个螺栓起到实现压缩机壳体11与行驶用发动机之间的导通的作用。由此,压缩机壳体11与行驶用发动机之间的导通经由这些螺栓来实现。在此,行驶用发动机连接于车辆的接地部。由此,压缩机壳体11通过四个螺栓、行驶用发动机而连接于车辆的接地部。脚部11a在压缩机壳体11中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配置于图1中下侧。脚部11b在压缩机壳体11中的轴线方向另一方侧配置于图1中下侧。脚部11c在压缩机壳体11中的轴线方向一方侧配置于图1中上侧。脚部11c形成为从图1中上侧覆盖逆变器装置20的逆变器壳体21。脚部11d在压缩机壳体11中的轴线方向一方侧配置于图1中上侧。脚部11d形成为从图1中下侧覆盖逆变器装置20的逆变器壳体21。如图3所示,在压缩机壳体11内收容有电动马达12a及压缩机构12b。电动马达12a收纳于压缩机壳体11,驱动压缩机构12b。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马达12a构成同步型的三相交流电机。压缩机构12b对从制冷剂吸入口23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从制冷剂排出口12朝向冷却器排出制冷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12b,采用翼型的压缩机构、涡旋型的压缩机构。在压缩机壳体11中的轴线方向一方侧形成有开口部11h。在压缩机壳体11中的轴线方向一方侧配置有圆板状的板13。板13配置成封闭压缩机壳体11的开口部11h。在板13形成有沿轴线方向贯通的制冷剂流路13a。制冷剂流路13a用于将来自逆变器壳体21的制冷剂流路21a的制冷剂朝向压缩机构12b引导。在板13中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沿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3b。当将多根螺栓33紧固于压缩机壳体11时使用多个贯通孔13b。本实施方式的多根螺栓33由铁等导电性金属材料成形。相对于板13在轴线方向另一方侧配置有图2所示的圆板状的衬垫14。衬垫14构成为包含作为电绝缘性的弹性部件的薄板状橡胶,因此衬垫14起到使压缩机壳体11与逆变器壳体21之间电绝缘的作用。在衬垫14形成有沿轴线方向贯通的孔部14a。孔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电动压缩机,搭载于车辆,所述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壳体(11),该压缩机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为筒状,收纳压缩机构(12b)和电动马达(12a),其中,所述压缩机构吸入、压缩且排出制冷剂,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逆变器电路(24),该逆变器电路使电流向所述电动马达流动来驱动所述电动马达;逆变器壳体(21),该逆变器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相对于所述压缩机壳体配置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轴线方向一方侧,具有收纳部(22a),该收纳部收纳所述逆变器电路,并且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开口的开口部(22b);盖(30),该盖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封闭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密封部件(42、42a、42b),该密封部件被夹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将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密封;以及导电部件(41、50、33),该导电部件使电磁波噪音从所述逆变器壳体向所述压缩机壳体及所述盖中的至少一方传播,所述电磁波噪音是所述逆变器电路使所述电流向所述电动马达流动时从所述逆变器电路传播到所述逆变器壳体的电磁波噪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4 JP 2016-0334961.一种车辆用电动压缩机,搭载于车辆,所述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壳体(11),该压缩机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为筒状,收纳压缩机构(12b)和电动马达(12a),其中,所述压缩机构吸入、压缩且排出制冷剂,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逆变器电路(24),该逆变器电路使电流向所述电动马达流动来驱动所述电动马达;逆变器壳体(21),该逆变器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相对于所述压缩机壳体配置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轴线方向一方侧,具有收纳部(22a),该收纳部收纳所述逆变器电路,并且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开口的开口部(22b);盖(30),该盖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封闭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密封部件(42、42a、42b),该密封部件被夹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将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密封;以及导电部件(41、50、33),该导电部件使电磁波噪音从所述逆变器壳体向所述压缩机壳体及所述盖中的至少一方传播,所述电磁波噪音是所述逆变器电路使所述电流向所述电动马达流动时从所述逆变器电路传播到所述逆变器壳体的电磁波噪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由电绝缘性材料构成为包围所述开口部的环状,所述导电部件构成为包围所述开口部的环状,并且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配置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内周侧、或所述密封部件的外周侧,实现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的导通,来自所述逆变器壳体的电磁波噪音从所述导电部件向所述盖传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变器壳体形成有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23)、和将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壳体内引导的制冷剂流路(21a),通过所述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来冷却所述逆变器电路,该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具备:衬垫(14),该衬垫被夹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压缩机壳体之间,将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压缩机壳体之间密封,形成用于将来自所述逆变器壳体的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壳体内引导的流路(14a);以及连结螺栓(33),该连结螺栓将所述盖、所述密封部件、所述逆变器壳体以及所述衬垫固定于所述压缩机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变器壳体形成有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23)、和将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壳体内引导的制冷剂流路(21a),通过所述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来冷却所述逆变器电路,该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具备衬垫(14),该衬垫被夹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压缩机壳体之间,将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压缩机壳体之间密封,形成用于将来自所述逆变器壳体的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壳体内引导的流路(40a),所述导电部件包含导通螺栓(50),该导通螺栓固定所述压缩机壳体和所述逆变器壳体,实现所述压缩机壳体与所述逆变器壳体之间的导通,来自所述逆变器壳体的所述电磁波噪音从所述导通螺栓向所述压缩机壳体传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变器壳体形成有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23)、和将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壳体内引导的制冷剂流路(21a),通过所述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来冷却所述逆变器电路,该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具备衬垫(14),该衬垫被夹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压缩机壳体之间,将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压缩机壳体之间密封,形成用于将来自所述逆变器壳体的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壳体内的压缩机构引导的流路(40a),所述导电部件包含连结螺栓(33),该连结螺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贯通于所述逆变器壳体的贯通孔(21c)而构成压入构造,在与所述盖及所述压缩机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盖、所述密封部件、所述逆变器壳体以及所述衬垫固定于所述压缩机壳体,来自所述逆变器壳体的所述电磁波噪音从所述连结螺栓向所述一方的部件传递。6.一种车辆用电动压缩机,搭载于车辆,所述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壳体(11),该压缩机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为筒状,收纳压缩机构(12b)和电动马达(12a),其中,所述压缩机构吸入、压缩且排出制冷剂,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逆变器电路(24),该逆变器电路使电流向所述电动马达流动来驱动所述电动马达;逆变器壳体(21),该逆变器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相对于所述压缩机壳体配置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轴线方向一方侧,具有收纳部(22a),该收纳部收纳所述逆变器电路,并且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开口的开口部(22b);盖(30),该盖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封闭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密封部件(42、42a、42b),该密封部件被夹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将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密封;以及连结螺栓(33),该连结螺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在与所述盖及所述压缩机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盖、所述密封部件以及所述逆变器壳体固定于所述压缩机壳体,所述逆变器壳体具备与所述连结螺栓接触的铆接固定部(21h),来自所述逆变器壳体的电磁波噪音从所述铆接固定部通过所述连结螺栓向所述一方的部件传递。7.一种车辆用电动压缩机,搭载于车辆,所述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壳体(11),该压缩机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为筒状,收纳压缩机构(12b)和电动马达(12a),其中,所述压缩机构吸入、压缩且排出制冷剂,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逆变器电路(24),该逆变器电路使电流向所述电动马达流动来驱动所述电动马达;逆变器壳体(21),该逆变器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相对于所述压缩机壳体配置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轴线方向一方侧,具有收纳部(22a),该收纳部收纳所述逆变器电路,并且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开口的开口部(22b);盖(30),该盖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封闭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密封部件(42、42a、42b),该密封部件被夹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将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密封;连结螺栓(33),该连结螺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在与所述盖及所述压缩机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盖、所述密封部件以及所述逆变器壳体固定于所述压缩机壳体;以及接合部(S1、S2),该接合部具有接合所述压缩机壳体及所述盖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与所述逆变器壳体的钎焊部或熔接部,所述逆变器电路使所述电流向所述电动马达流动时从所述逆变器电路向所述逆变器壳体传播的电磁波噪音通过所述接合部向所述至少一方的部件传递。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金属部件(41a),该金属部件由金属材料构成为包围所述开口部的环状,被夹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盖之间,所述密封部件由电绝缘性材料构成为包围所述开口部的环状,相对于所述金属部件配置于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或轴线方向另一方侧。9.一种车辆用电动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所述车辆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机壳体(11),该压缩机壳体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为筒状,收纳压缩机构(12b)和电动马达(12a),其中,所述压缩机构吸入、压缩且排出制冷剂,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逆变器电路(24),该逆变器电路使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贵之竹本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