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480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包括可折叠机翼、气垫增升系统和雪橇;能够以不同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天气和路况下运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人运输系统由于加入垫升系统且融合了地效飞行器外形,使得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可根据不同的任务、天气和路况自由切换运行模态,在冰、土、泥、水面、地效区和自由空间移动;由于该装备是无人化操作,因此起具备24小时全天候执勤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翼为可折叠收放设置,可适应较窄路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无人运输系统具备雪橇、气垫船、地效飞行器和飞机的综合特点,具备极大的极地适应性,独创性高。

A polar multipurpose all terrain unmanned transport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lar multi-purpose all-terrain unmanned transpor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oldable wing, an air cushion lifting system and a sled, and can be transported in different working modes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and road conditions. The unmanned transport syste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freely switch operation mod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asks, weather and road conditions, and move in ice, soil, mud, water surface, ground effect area and free space due to the addition of a cushion lifting syste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hape of a ground effect vehicle. The wing of the invention is foldable retractable and can be adapted to narrow road conditions. The unmann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a ski, a hovercraft, a ground effect aircraft and an aircraft, has great polar adaptability and high origin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属于交通运输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目标逐渐转向南北极,且建立了很多极地观测站,而由于极地环境复杂,现有的交通工具通常为破冰船、直升机、货运飞机等。使用环境比较单一,需要人为操作,无法实现全天候值守。极地的医疗救援需求以及货运补给存在运输难的问题。现有的无人机在极地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不足,例如续航能力不足,起落条件无法满足。因此现有的无人机无法用于极地运输。因此急需一种有效的极地多用途交通工具,在复杂的环境下运输给养和医疗救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极地运输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可以以六种运行模态在冰(地)面、地效区和地效区外的自由空间运行,实现极地运送货物和医疗救助。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包括:机身包括中间机体和可折叠机翼;可折叠机翼设置在中间机体的两侧,能够在机翼收放系统的驱动下向上折叠收起。优选的,机翼收放系统包括:翼身连接轴、机翼端连接杆、液压作动筒;液压作动筒与中间机体的连接点设置在中间机体内部,液压作动筒与机翼端连接杆铰接,机翼端连接杆连接可折叠机翼上,液压作动筒能够伸出中间机体外部驱动机翼端连接杆带动可折叠机翼折叠。优选的,机翼和机身贴合处的下端设有自动卡扣,当机翼完全展开时,自动卡扣将机翼锁定;当机翼需要折叠时,飞控系统控制自动卡扣解锁。优选的,还包括气垫增升系统,包括进气系统、气垫和气垫排气舵;当需要充气时,进气系统向气垫内充入气体,并通过气垫排气舵控制排气,调整气垫内部压力,当气垫需要排气时,关闭进气系统。优选的,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道、整流罩和充气管,通过电机驱动泵,将气体通过进气道和整流罩泵入充气管和气垫。优选的,还包括前起落架组件和主起落架组件,前起落架组件设置在机头下方中部,包括可伸缩作动筒,能够在驱动下伸长或缩短,并能够在前起转向操纵组件的驱动下旋转,实现无人机滑行时转向;可伸缩作动筒的底端为雪橇;主起落架组件设置在燃油舱和设备舱之间,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可伸缩作动筒,两个可伸缩作动筒能够在驱动下伸长或缩短,并能够被驱动向内旋转,实现刹车,两个可伸缩作动筒的底端为雪橇。优选的,还包括前起落架组件和主起落架组件,前起落架组件设置在机头下方中部,包括可伸缩作动筒,能够在驱动下伸长或缩短,并能够在前起转向操纵组件的驱动下旋转,实现无人机滑行时转向;可伸缩作动筒的底端为雪橇;主起落架组件设置在燃油舱和设备舱之间,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可伸缩作动筒,两个可伸缩作动筒能够在驱动下伸长或缩短,并能够被驱动向内旋转,实现刹车,两个可伸缩作动筒的底端为雪橇。优选的,当在雪地路况较好,雪地地面无障碍,控制机翼收起,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和主起落架组件释放,雪橇触地向前滑行。优选的,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但无法飞行时,控制机翼收起,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优选的,当雪地路况较好,且前面没有山丘、冰山或者水时,控制机翼打开,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和主起落架组件释放,用雪橇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飞行。优选的,当雪地路况较好,但前面有山丘、冰山或者水,控制机翼打开,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和主起落架组件释放,用雪橇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外飞行。优选的,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但无法飞行时,控制机翼打开,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在气垫状态下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飞行。优选的,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且前面有山丘、冰山或水时,控制机翼打开,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在气垫状态下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外飞行。优选的,货舱内集成了空调系统,控制货舱内温度和湿度。同时提供一种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前起落架组件与中间机体的骨连接,将主起转向刹车舵机与骨架连接,组成基础支撑平台;2)、将电机、泵、进气系统和、充气管和、气垫左右密封板、气垫排气舵和裙边互相连接完毕后与中间机身下部的气垫增升区域的安装接口连接;3)、气垫左右密封板和裙边与收放装置连接,以操纵气垫收放;4)、将前起转向操纵组件和前起落架组件连接,主起转向刹车舵机与主起落架组件连接;5)、发动机与螺旋桨连接,发动机与发动机支架连接,发动机与发动机支架有减震器套件,短舱与中间机体连接,起动电源与骨架连接;6)、将可折叠机翼与中间机体连接,中间机体与尾翼连接;7)、将机翼收放系统分别与中间机体和可折叠机翼连接,使得机翼可进行折叠操纵;8)、将通讯系统与中间机身和设备舱内的设备板连接;9)、将飞控系统、任务管理系统和飞机状态数据采集系统与设备舱内的设备板连接;10)、将主油箱和油泵与机身骨架连接;11)、用油管将发动机、主油箱和油泵连接在一起;12)、将小功率发动机和发电机与骨架连接;13)、用油管将小功率发动机、主油箱和油泵连接在一起。提供一种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的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断开小功率发动机、主油箱和油泵之间的油管;2)、将小功率发动机和发电机与中间机体的骨架断开;3)、断开发动机、主油箱和油泵之间的油管;4)、将主油箱和油泵与机身骨架断开;5)、将飞控系统、任务管理系统和飞机状态数据采集系统从设备舱内的设备板上拆下;6)、将通讯系统与中间机身和设备舱内的设备板断开;7)、断开机翼收放系统分别与中间机体和可折叠机翼之间的连接;8)、将可折叠机翼与中间机体断开,中间机体与尾翼断开;9)、将短舱与中间机体断开,发动机与螺旋桨断开,发动机与发动机支架断开,起动电源与骨架断开;10)、将前起转向操纵组件和前起落架组件断开连接,主起转向刹车舵机与主起落架组件断开连接;11)、气垫左右密封板和裙边与收放装置断开;12)、将电机、泵、进气系统、充气管和、气垫左右密封板、气垫排气舵和裙边互相连接完毕后与中间机身下部的气垫增升区域的安装接口断开;13)、将前起落架组件与骨架断开,将主起落架转向舵机与骨架断开。提供一种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在雪地路况较好,雪地地面无障碍,控制机翼收起,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和主起落架组件释放,雪橇触地向前滑行;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但无法飞行时,控制机翼收起,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当雪地路况较好,且前面没有山丘、冰山或者水时,控制机翼打开,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和主起落架组件释放,用雪橇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飞行;当雪地路况较好,但前面有山丘、冰山或者水,控制机翼打开,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和主起落架组件释放,用雪橇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外飞行;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但无法飞行时,控制机翼打开,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在气垫状态下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飞行;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且前面有山丘、冰山或水时,控制机翼打开,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在气垫状态下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外飞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环境适应性强:由于加入垫升系统且融合了地效飞行器外形,使得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可根据不同的任务、天气和路况自由切换运行模态(共6种运行模态),在冰、土、泥、水面、地效区和自由空间移动;(2)可靠性高: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包括中间机体(2)和可折叠机翼(3);可折叠机翼(3)设置在中间机体(2)的两侧,能够在机翼收放系统(37)的驱动下向上折叠收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包括中间机体(2)和可折叠机翼(3);可折叠机翼(3)设置在中间机体(2)的两侧,能够在机翼收放系统(37)的驱动下向上折叠收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机翼收放系统(37)包括:翼身连接轴、机翼端连接杆、液压作动筒;液压作动筒与中间机体(2)的连接点设置在中间机体(2)内部,液压作动筒与机翼端连接杆铰接,机翼端连接杆连接可折叠机翼(3)上,液压作动筒能够伸出中间机体(2)外部驱动机翼端连接杆带动可折叠机翼(3)折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机翼和机身贴合处的下端设有自动卡扣,当机翼完全展开时,自动卡扣将机翼锁定;当机翼需要折叠时,飞控系统(40)控制自动卡扣解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垫增升系统,包括进气系统、气垫(14)和气垫排气舵(9);当需要充气时,进气系统向气垫(14)内充入气体,并通过气垫排气舵(9)控制排气,调整气垫(14)内部压力,当气垫(14)需要排气时,关闭进气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道(31)、整流罩(30)和充气管(34),通过电机(33)驱动泵(32),将气体通过进气道(31)和整流罩(30)泵入充气管(34)和气垫(14)。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起落架组件(13)和主起落架组件(8),前起落架组件(13)设置在机头下方中部,包括可伸缩作动筒,能够在驱动下伸长或缩短,并能够在前起转向操纵组件(15)的驱动下旋转,实现无人机滑行时转向;可伸缩作动筒的底端为雪橇;主起落架组件(8)设置在燃油舱和设备舱(19)之间,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可伸缩作动筒,两个可伸缩作动筒能够在驱动下伸长或缩短,并能够被驱动向内旋转,实现刹车,两个可伸缩作动筒的底端为雪橇(4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起落架组件(13)和主起落架组件(8),前起落架组件(13)设置在机头下方中部,包括可伸缩作动筒,能够在驱动下伸长或缩短,并能够在前起转向操纵组件(15)的驱动下旋转,实现无人机滑行时转向;可伸缩作动筒的底端为雪橇;主起落架组件(8)设置在燃油舱和设备舱(19)之间,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可伸缩作动筒,两个可伸缩作动筒能够在驱动下伸长或缩短,并能够被驱动向内旋转,实现刹车,两个可伸缩作动筒的底端为雪橇(4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雪地路况较好,雪地地面无障碍,控制机翼收起,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13)和主起落架组件(8)释放,雪橇触地向前滑行。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但无法飞行时,控制机翼收起,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雪地路况较好,且前面没有山丘、冰山或者水时,控制机翼打开,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13)和主起落架组件(8)释放,用雪橇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飞行。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雪地路况较好,但前面有山丘、冰山或者水,控制机翼打开,关闭气垫增升系统,前起落架组件(13)和主起落架组件(8)释放,用雪橇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外飞行。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但无法飞行时,控制机翼打开,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在气垫状态下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飞行。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雪地路况较差,且前面有山丘、冰山或水时,控制机翼打开,气垫增升系统打开,起落架收起,在气垫状态下滑行起飞后,在地效区外飞行。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多用途全地形无人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货舱内集成了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新李平坤谢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