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驻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365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该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线圈部分制造得较薄以使解角器能够安装在电动驻车制动器中,并且因此该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用于制动盘的制动片的夹持位置能够被控制。该电动驻车制动装置包括解角器,该解角器具有基部31,该基部在壳体33中设置成面对固定至电动马达18的旋转轴17的旋转板34,其中,在旋转板34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第一片状线圈43和第二片状线圈46,第一片状线圈43包括检测线圈42,第二片状线圈46包括输出变压器44的联接至检测线圈42的初级线圈45,并且其中,在基部31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第三片状线圈48和第四片状线圈50,第三片状线圈48包括与检测线圈42相对的励磁线圈47,第四片状线圈50包括输出变压器44的与输出变压器44的初级线圈45相对的次级线圈4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常规的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请参见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等)使马达在开环控制下进行操作,因此无法对制动片与制动盘之间的夹持位置以及夹持速度等进行控制。此外,在电池一旦变得没电并且随后恢复的情况下,马达的位置信息就会消失,并且无法区分电动驻车制动器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因此,存在以下想法:通过利用安装到电动驻车制动装置中的诸如旋转编码器、解角器等之类的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对马达的旋转频率等进行检测来对制动片的推压量、推压速度等进行控制。然而,旋转编码器不能承受车轮附近的恶劣环境。此外,常规解角器(请参见专利文献3或专利文献4等)的尺寸较大,特别是常规解角器的线圈部分较厚。因此,当常规解角器安装到电动驻车制动装置中时,该装置的尺寸整体上较大并且不适于实际使用。事实是:除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开启控制/关闭控制以外,不能精密地控制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现有技术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15-044424A专利文献2:JP2014-101973A专利文献3:JP2013-051825A专利文献4:JP2012-228024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考虑到常规技术的以上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该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线圈部分制造得较薄以使解角器能够安装在电动驻车制动器中,并且因此该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用于制动盘的制动片的夹持位置、夹持速度等能够被控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上问题通过如下的本专利技术来解决。(1)电动驻车制动装置包括电动马达、推压构件和制动片,其中,安装在壳体中的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被减速并且被转换成线性运动以被传递至推压构件,其中,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通过由推压构件偏置的制动片而被推压,使得制动力作用至车轮,并且其中,电动马达由控制器控制;该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还包括解角器,该解角器具有:旋转板,该旋转板固定至电动马达的旋转轴或者固定至与旋转轴同步旋转的轴,基部,该基部在壳体中设置成面对旋转板,第一片状线圈,该第一片状线圈包括检测线圈并且设置在旋转板的面对基部的相对面上,第二片状线圈,该第二片状线圈包括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且该第二片状线圈设置在旋转板的面对基部的相对面上,该初级线圈联接至检测线圈,第三片状线圈,该第三片状线圈包括与检测线圈相对的励磁线圈,并且第三线圈设置在基部的面对旋转板的相对面上,以及第四片状线圈,该第四片状线圈包括输出变压器的与该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对的次级线圈,并且第四片状线圈设置在基部的面对旋转板的相对面上,其中,控制器具有:解角器控制电路,该解角器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向解角器的励磁线圈输入励磁信号的输入电路、以及用于对从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产生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输出电路,以及马达控制电路,该马达控制电路用于基于来自解角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电路的输出而对电动马达进行控制。根据这种结构,解角器可以通过利用片状线圈制作线圈部分,而整体上制造得较薄,从而解角器能够被大致安装在电动驻车制动器中,并且可以对制动片对制动盘的夹持位置、夹持速度等进行控制。(2)关于上述项(1),第一片状线圈至第四片状线圈中的每个线圈以每一个平面一个线圈的方式逐一地设置。根据这种结构,所有片状线圈能够制造得较薄,并且因此解角器能够整体上制造得相当薄。(3)关于上述项(1)或(2),第一片状线圈和第二片状线圈分别与第三片状线圈和第四片状线圈相对,并且这些片状线圈围绕电动马达的旋转轴或者围绕与旋转轴线同步旋转的轴同心地布置。根据这种结构,解角器能够进一步整体上制造得较薄。(4)关于上述项(1)至(3)中的任一项,其中,励磁线圈包括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分别设置在第三片状线圈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使得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的电角度的相位彼此不同。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励磁线圈包括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并且第一磁力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分别布置第三片状线圈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使得第一磁力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的电角度的相位彼此不同,因此解角器能够进一步制造得较薄。(5)关于上述项(1)至(4)中的任一项,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运动的减速是通过包括蜗杆和蜗轮的减速装置执行的,蜗杆形成在旋转轴中,并且蜗轮与蜗杆接合并且连接至用于将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动力转换装置,在壳体中安装有用于检测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进行作用的推力载荷的负载传感器;在控制器中安装有用于基于由负载传感器给出的扭矩检测信号来计算制动片对制动盘的夹持力的扭矩控制电路;并且电动马达通过马达控制电路基于来自扭矩控制电路的输出和来自解角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电路的输出而被控制。根据这种结构,不仅制动片的位置和移动速度等可以被控制,而且制动片对制动盘的夹持力也可以被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线圈部分制造得较薄,能够提供下述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该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解角器能够被安装在该电动驻车制动器中,并且因此该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用于制动盘的制动片的夹持位置、夹持速度等能够被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竖向截面正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示意性竖向截面侧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马达和解角器的端部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的框图。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制动操作时的操作模式的示例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制动释放时的操作模式的示例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解角器安装部的示意性竖向截面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如下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1至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电动驻车制动装置1通过对设置在车辆驾驶员座椅上的驻车制动杆、驻车制动踏板或驻车制动开关(这些中的任何一者都未被示出)进行操作(参见图4中的操作装置62)来启动。电动驻车制动装置1包括:制动盘2,制动盘2与车辆的车轮(未示出)一起旋转;驻车制动单元3,驻车制动单元3固定至本体(未示出)以跨过制动盘2;电致动器4,电致动器4固定至驻车制动单元3的侧部;以及控制器5(参见图4)。图1和图2通过将小部件省略到能够理解工作原理的程度示意性地示出电动驻车制动装置1。如这些图中所示,驻车制动单元3包括:壳体6,壳体6形成为门形状并固且定至本体(未示出),以跨过制动盘2并且以能够沿制动盘2的旋转轴(未示出)的轴线方向略微地移动;第一制动片7,第一制动片7在壳体6的凹部6a的内侧固定至与制动盘2的左侧部(图1中)相对的部分;缸体8,缸体8在壳体6的内侧形成在与制动盘2的右侧部(图1中)相对的部分上,以沿垂直于制动盘2的右侧部的方向设置;活塞10,活塞10配装在缸体8中以能够沿内-外方向滑动并且不能够旋转;内螺纹孔9,内螺纹孔9沿轴线方向形成在活塞10的中央;以及第二制动片11,第二制动片11设置在活塞10的与制动盘2的右侧部(图1中)相对的边缘上,第二制动片11从缸体8伸入到壳体6中。形成在电致动器4的输出轴12的梢端部上的外螺纹13被旋拧至活塞10的内螺纹孔9。当输出轴12沿一个方向旋转时,通过活塞10的内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驻车制动装置,包括电动马达、推压构件和制动片,其中,安装在壳体中的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被减速并且被转换成线性运动以被传递至所述推压构件,其中,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通过由所述推压构件偏置的所述制动片而被推压,使得制动力作用至所述车轮,并且其中,所述电动马达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还包括解角器,所述解角器具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固定至所述电动马达的所述旋转轴或者固定至与所述旋转轴同步旋转的轴,基部,所述基部在壳体中设置成面对所述旋转板,第一片状线圈,所述第一片状线圈包括检测线圈并且设置在所述旋转板的面对所述基部的相对面上,第二片状线圈,所述第二片状线圈包括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且所述第二片状线圈设置在所述旋转板的面对所述基部的相对面上,所述初级线圈联接至所述检测线圈,第三片状线圈,所述第三片状线圈包括与所述检测线圈相对的励磁线圈,并且所述第三线圈设置在所述基部的面对所述旋转板的相对面上,以及第四片状线圈,所述第四片状线圈包括所述输出变压器的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所述初级线圈相对的次级线圈,并且所述第四片状线圈设置在所述基部的面对所述旋转板的相对面上,其中,所述控制器具有:解角器控制电路,所述解角器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向所述解角器的所述励磁线圈输入励磁信号的输入电路、以及用于对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所述次级线圈产生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输出电路,以及马达控制电路,所述马达控制电路用于基于来自所述解角器控制电路的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而对所述电动马达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动驻车制动装置,包括电动马达、推压构件和制动片,其中,安装在壳体中的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被减速并且被转换成线性运动以被传递至所述推压构件,其中,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通过由所述推压构件偏置的所述制动片而被推压,使得制动力作用至所述车轮,并且其中,所述电动马达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还包括解角器,所述解角器具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固定至所述电动马达的所述旋转轴或者固定至与所述旋转轴同步旋转的轴,基部,所述基部在壳体中设置成面对所述旋转板,第一片状线圈,所述第一片状线圈包括检测线圈并且设置在所述旋转板的面对所述基部的相对面上,第二片状线圈,所述第二片状线圈包括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且所述第二片状线圈设置在所述旋转板的面对所述基部的相对面上,所述初级线圈联接至所述检测线圈,第三片状线圈,所述第三片状线圈包括与所述检测线圈相对的励磁线圈,并且所述第三线圈设置在所述基部的面对所述旋转板的相对面上,以及第四片状线圈,所述第四片状线圈包括所述输出变压器的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所述初级线圈相对的次级线圈,并且所述第四片状线圈设置在所述基部的面对所述旋转板的相对面上,其中,所述控制器具有:解角器控制电路,所述解角器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向所述解角器的所述励磁线圈输入励磁信号的输入电路、以及用于对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所述次级线圈产生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输出电路,以及马达控制电路,所述马达控制电路用于基于来自所述解角器控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五十岚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