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162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包括有助力缸体、踏杆总成、踏杆复位弹簧、电动助力器和制动泵总成,所述的制动泵总成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制动力的制动泵顶杆,所述的电动助力器包括助力滑套,所述的助力滑套与制动泵顶杆推顶配合,所述的电动动力总成包括有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轴联动的减速器,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联动设置有齿轮轴,所述的助力滑套的外壁一侧设置有与齿轮轴传动连接的传动齿条,还包括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反馈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反馈齿轮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位置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结构设置合理、且踏杆总成行程反馈输出稳定性可靠。

Electric power brake device with pedal assembly stroke feedback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power-assisted braking device with a travel feedback mechanism of a pedal rod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power cylinder block, a pedal rod assembly, a pedal rod reset spring, an electric power-assisted device and a brake pump assembly. The brake pump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brake pump jack rod for receiving brake force, and the electric power-assisted device includes a power-assisted device. The electric power assembly includes a reducer with an electric motor and an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educer is connected with a gear shaft, and a transmission rack connected with a gear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auxiliary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comprises a pedal rod assembly stroke feedback mechanism, and an angle position sensor for detecting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feedback gear shaf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feedback gear shaf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the stroke output of the pedal assembly is stabl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配件,具体是是指电动助力制动装置,特别是指带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可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或智能驾驶汽车等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制动系统大多采用真空助力装置来协助驾驶者产生足够的制动力,而真空源来自于发动机或机械真空泵。对于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车)来说,没有发动机来提供真空动力源来提供制动助力,仅由人力所产生的制动力是无法满足行车制动的需求。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为此,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了电动助力制动装置的专利技术和技术专利,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10854500、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9208636,其技术方案的结构包括有助力缸体、踏杆总成、踏杆复位弹簧、电动助力器和制动泵总成,所述的制动泵总成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制动力的制动泵顶杆,所述的电动助力器包括电动动力总成、滑移设置于助力缸体内并由电动动力总成提供滑移驱动力的助力滑套,所述的助力滑套与制动泵顶杆推顶配合。非常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专利技术人继续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先研发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的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其踏杆总成滑移行程无法直接反馈输出,因为无法根据该行程信号去对应控制电动助力器和制动泵总成的动作,而受限于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内零部件众多,安装空间小,在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内直接安装用于检测踏杆总成的行程开关,机构布置困难,且稳定性不佳因此,提出本项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踏杆总成行程反馈输出稳定性可靠的带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助力缸体、踏杆总成、踏杆复位弹簧、电动助力器和制动泵总成,所述的制动泵总成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制动力的制动泵顶杆,所述的电动助力器包括电动动力总成、滑移设置于助力缸体内并由电动动力总成提供滑移驱动力的助力滑套,所述的助力滑套与制动泵顶杆推顶配合,所述的电动动力总成包括有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轴联动的减速器,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联动设置有齿轮轴,所述的助力滑套的外壁一侧设置有与齿轮轴传动连接的传动齿条,还包括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该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包括有联动固定设置于踏杆总成上并沿踏杆总成行程方向分布的踏杆齿条、以及转动设置有助力缸体上并与踏杆齿条传动啮合配合的反馈齿轮轴,所述的反馈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反馈齿轮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位置传感器。通过本设置,在踏杆总成上设置踏杆齿条,并通过反馈齿轮轴与之传动啮合,然后通过角度位置传感器检测反馈齿轮轴的转动角度,进而就可以输出与踏杆齿条移动行程相对应的行程反馈信号,即为踏杆总成的行程反馈信号,通过该行程反馈信号可以在控制器控制(如汽车ECU)下与电动助力制动装置的电动助力器和制动泵总成协同工作,应用前景广、可扩展性好。进一步设置是踏杆总成包括有踏杆顶杆,所述的踏杆顶杆上联动固定设置有位于助力滑套内的踏杆齿条基座,所述的助力滑套的外壁相对于传动齿条所在一侧的另一侧面开设在有条形槽孔,所述的踏杆齿条设置于踏杆齿条基座对应所述条形槽孔的一侧,反馈齿轮轴的驱动齿轮从条形槽孔深入助力滑套内并与踏杆齿条基座上的踏杆齿条啮合传动。通过本设置,提供一种结构设置简单,传动稳定可靠,角度信号输出稳定的实现方式。进一步设置是反馈齿轮轴的一端同轴联动固定设置有不导磁导杆,该不导磁导杆的外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感应磁体,所述的角度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感应磁体外侧,且该角度位置传感器包括有与所述的感应磁体相互感应配合并检测感应磁体转动角度的霍尔芯片。通过本设置,利用不导磁导杆屏蔽感应磁体的磁性传递到助力缸体内部,防止其磁化而影响正常工作,另外,该结构利用霍尔芯片直接检测感应磁体,配件来源广,实施方便可靠。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器。通过本设置,可有效提高机械效率,并减少传动时所产生振动及噪音。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助力滑套内设置有轴向通孔,助力滑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槽口,所述的踏杆总成滑移设置于助力滑套内的轴向通孔内,踏杆复位弹簧设置于轴向通孔内并与踏杆总成的头端弹性复位联接,所述助力缸体上还固定设置有通过导向槽口插入到轴向通孔内的复位弹簧定位销,所述的踏杆复位弹簧的外端弹性限位支撑于复位弹簧定位销上,且助力滑套通过其导向槽口与复位弹簧定位销做轴向滑移配合,复位弹簧定位销上设置有可供踏杆总成的头端轴向穿过的定位销通孔,所述的踏杆总成的头端在其轴向向制动泵顶杆方向滑移过程中依次穿过定位销通孔和助力滑套内的轴向通孔的外端部并推顶作用于制动泵顶杆上。通过本设置,将踏杆总成作用于制动泵顶杆的传动过程与电动助力器通过助力滑套作用于制动泵顶杆的传动过程相互解耦设置,而且该结构设置中,如此,在制动时,电动助力器首先通过助力滑套先施加制动力于制动泵顶杆,并推动制动泵顶杆作活塞运动,使得制动泵总成输出制动压力油进行转动,一旦出现电动助力器故障时,则踏杆总成的头端依次穿过定位销通孔和助力滑套内的轴向通孔的外端部并推顶作用于制动泵顶杆上,进行脚踏制动,而由于其脚踏制动与电动助力制动相互解耦,脚踏制动力制动响应快,制动力要求低,提高了车辆制动的安全性。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踏杆复位弹簧对应复位弹簧定位销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套,该弹簧套的外端限位支撑定位于复位弹簧定位销的内端,该弹簧套的中心设置供踏杆总成头端穿过的弹簧套中心孔。通过本设置,方便对踏杆复位弹簧的外端进行定位和支撑,结构设计合理。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制动泵总成包括有双级并联液压缸,制动泵顶杆驱动设置于双级并联液压缸的输入端。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制动泵顶杆的输入端联动设置有制动泵顶杆输入联动板,所述的助力滑套的轴向外端面推顶支撑于制动泵顶杆输入联动板上,且制动泵顶杆输入联动板的中心固定设置有与踏杆总成的头端推顶配合的缓冲垫块。通过本设置,使得助力滑套作用于制动泵顶杆的传动结构与踏板总成的头端作用于制动泵顶杆的传动结构相互布置不受干扰,布局合理,传动稳定。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踏杆复位弹簧为变刚度弹簧,该变刚度弹簧的刚度系数从踏杆复位弹簧对应踏杆总成的一端向复位弹簧定位销的对应一端逐渐递增设置。通过本设置,踏杆复位弹簧在踏杆总成进行脚踏时,用于给驾驶员提供脚踏刹车的模拟反馈力,而通过本设置变刚度弹簧,可以更好地提供脚踏的反馈力,模拟传统汽车脚踏刹车的真实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有踏杆总成行程传感反馈输出功能,且结构设置稳定可靠,传动稳定可靠,而且踏杆制动力与电动助力制动力相互解耦,脚踏制动力制动响应快,制动力要求低,提高了车辆制动的安全性。另外,还具有传动平稳,噪音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A-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B-B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助力缸体上局部剖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包括有助力缸体、踏杆总成、踏杆复位弹簧、电动助力器和制动泵总成,所述的制动泵总成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制动力的制动泵顶杆,所述的电动助力器包括电动动力总成、滑移设置于助力缸体内并由电动动力总成提供滑移驱动力的助力滑套,所述的助力滑套与制动泵顶杆推顶配合,所述的电动动力总成包括有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轴联动的减速器,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联动设置有齿轮轴,所述的助力滑套的外壁一侧设置有与齿轮轴传动连接的传动齿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该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包括有联动固定设置于踏杆总成上并沿踏杆总成行程方向分布的踏杆齿条、以及转动设置有助力缸体上并与踏杆齿条传动啮合配合的反馈齿轮轴,所述的反馈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反馈齿轮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位置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包括有助力缸体、踏杆总成、踏杆复位弹簧、电动助力器和制动泵总成,所述的制动泵总成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制动力的制动泵顶杆,所述的电动助力器包括电动动力总成、滑移设置于助力缸体内并由电动动力总成提供滑移驱动力的助力滑套,所述的助力滑套与制动泵顶杆推顶配合,所述的电动动力总成包括有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轴联动的减速器,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联动设置有齿轮轴,所述的助力滑套的外壁一侧设置有与齿轮轴传动连接的传动齿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该踏杆总成行程反馈机构包括有联动固定设置于踏杆总成上并沿踏杆总成行程方向分布的踏杆齿条、以及转动设置有助力缸体上并与踏杆齿条传动啮合配合的反馈齿轮轴,所述的反馈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反馈齿轮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位置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杆总成包括有踏杆顶杆,所述的踏杆顶杆上联动固定设置有位于助力滑套内的踏杆齿条基座,所述的助力滑套的外壁相对于传动齿条所在一侧的另一侧面开设在有条形槽孔,所述的踏杆齿条设置于踏杆齿条基座对应所述条形槽孔的一侧,反馈齿轮轴的驱动齿轮从条形槽孔深入助力滑套内并与踏杆齿条基座上的踏杆齿条啮合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反馈齿轮轴的一端同轴联动固定设置有不导磁导杆,该不导磁导杆的外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感应磁体,所述的角度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感应磁体外侧,且该角度位置传感器包括有与所述的感应磁体相互感应配合并检测感应磁体转动角度的霍尔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理陈奎温正荣董开雷王堆谢作杰杨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