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德顺专利>正文

一种无级变速力度感应刹车副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711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无级变速力度感应刹车副刹车系统,其包括安装支架、绕线装置、驱动电机、编码器、牵引装置、控制装置以及遥控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其中遥控装置包括第二控制模块、信号发送模块以及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其中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包括直滑电位器以及力度反馈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无级变速刹车控制模块包括直滑电位器以及力度反馈弹簧,直滑电位器根据滑动行程的不同输出对应不同刹车行程的行程电压信号,达到刹车行程的精准控制以及保证刹车的平滑稳定,同时力度反馈弹簧使用者可通过感应力度大小或轻重的变化从而感知不同的刹车行程,模拟缓刹、拖刹和机械刹车,提高刹车体验。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speed dynamic induction brake secondary brak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speed force induction brake pair brak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bracket, a winding device, a driving motor, an encoder, a traction device, a control device and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wherein th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ontrol module, a signal receiving module and a driving module, wherei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second control module. Control module, signal sending module and CVT force-controlled brake module, in which CVT force-controlled brake module includes direct-sliding potentiometer and force feedback spr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speed brake control module, which includes a direct sliding potentiometer and a force feedback spring. The direct sliding potentiometer corresponds to the stroke voltage signals of different brake strok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utput of the sliding stroke, so as to achieve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brake stroke and ensure the smooth and stable brake, and the force feedback spring user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brake stroke voltage signals.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magnitude or weight of the inductive force to perceive different brake stroke, simulate slow brake, tow brake and mechanical brake, improve the braking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变速力度感应刹车副刹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副刹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力度感应刹车副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副刹车装置主要安装于教练车或者新手司机所驾驶的私家车上,该装置主要用于防止新手司机驾驶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副刹车装置是通过副驾驶的乘客对车辆进行刹车控制,一般分为机械式以及电子式两种,其中,机械式副刹车装置结构复杂,并且需要对车辆进行改造,安装难度高,需专业人员安装。所以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不改装原车自己动手就可以安装的电子式副刹车装置更加受消费者喜欢。而电子式副刹车装置一般包括:刹车装置、牵引装置以及遥控装置,其中刹车装置安装于刹车踏板上,牵引装置分别连接刹车装置以及汽车底板,遥控装置与所述刹车装置信号连接,遥控装置上设置有刹车按键,通过按压刹车按键,使刹车装置控制刹车踏板进行刹车。但是,上述的电子式副刹车装置的刹车过程是一次到位或者是按压一次刹车按键进行一次刹车,使得上述的刹车过程呈现非常急促或者出现多次卡顿,而驾驶员以及乘客在突然刹车的情况下因惯性会向前倾,多次刹车会给人体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刹车行程不可控,不能实现缓刹、拖刹、急刹和机械刹车效果一样的刹车体验,使驾驶员以及乘客的乘车体验下降,影响司机驾驶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力度感应刹车副系统,其包括:安装支架、绕线装置、驱动电机、编码器、牵引装置、控制装置以及遥控装置;安装支架安装于刹车踏板;绕线装置设置于安装支架上;驱动电机设置于绕线装置上,并且其电机轴的一端与绕线装置连接;编码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另一端连接;牵引装置的一端连接汽车底板,其另一端与绕线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电机以及编码器电性连接;控制装置与遥控装置信号连接;其中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信号接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电性连接;驱动模块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编码器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其中遥控装置包括:第二控制模块、信号发送模块以及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信号发送模块以及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电性连接;信号发送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其中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包括直滑电位器以及力度反馈弹簧;直滑电位器具有电位器外壳、推杆、电刷以及底板,电位器外壳盖合于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电阻体,推杆安装于电位器外壳并通过电刷与电阻体活动连接;力度反馈弹簧的一端与推杆连接,力度反馈弹簧另一端固定于电位器外壳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控制装置还包括稳压输入模块;稳压输入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控制装置还包括遇阻保护模块;遇阻保护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控制装置还包括速度对比模块;速度对比模块分别与驱动模块以及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遥控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夹板、第二安装夹板以及连接件;第一安装夹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孔;第二安装夹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槽孔对应的第二固定槽孔;连接件穿设第一固定槽孔以及第二固定槽孔;第一安装夹板与绕线装置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安装座、绕线外壳、绕线盘以及轴承;绕线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夹板连接;绕线外壳盖合于绕线安装座;绕线盘设置于绕线安装座内;轴承设置于绕线外壳内;驱动电机安装于绕线安装座上,并且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一端分别与绕线盘以及轴承连接;牵引装置的一端与绕线盘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线、连接板以及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于汽车底板上;牵引线的一端连接于的绕线盘,其另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于固定件上。本专利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控制模块,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控制模块包括直滑电位器以及力度反馈弹簧,通过手推动直滑电位器,直滑电位器根据滑动行程的不同输出对应不同刹车行程的行程电压信号,达到刹车行程的精准控制以及保证刹车的平滑稳定,同时力度反馈弹簧使用者可通过感应力度大小或轻重的变化从而感知不同的刹车行程,模拟缓刹、拖刹和机械刹车,提高刹车体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无级刹车副刹车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无级刹车副刹车系统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之一;图3为实施例中无级刹车副刹车系统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之二;图4为实施例中无级刹车副刹车系统的控制原理图;图5为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实施例中遥控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实施例中直滑电位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刹车踏板;200、汽车底板;1、安装支架;2、绕线装置;3、驱动电机;4、编码器;5、牵引装置;6、控制装置;7、遥控装置;61、第一控制模块;62、信号接收模块;63、驱动模块;MCU1、第一单片机;MCU2、第二单片机;RF、射频电阻;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SAW、谐振器;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721、无线电路;631、电机正转电路;632、电机反转电路;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Q3、第三三极管;KM1、第一直流接触器;SW1、第一开关;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Q4、第四三极管;KM2、第二直流接触器;SW2、第二开关;71、第二控制模块;72、信号发送模块;73、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731、直滑电位器;7311、电位器外壳;7312、推杆;7313、电刷;7314、底板;732、力度反馈弹簧;64、稳压输入模块;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U1、第一稳压芯片;65、遇阻保护模块;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66、速度对比模块;MOS1、第一MOS管;Q5、第五三极管;R13、第十三电阻;14、第十四电阻;15、第十五电阻;R16、第十六电阻;C6、第六电容;67、复位模块;68、学习模块;69、反馈模块;SW3、复位开关;R17、第十七电阻;R18、第十八电阻;LED1、学习指示灯;R19、第十九电阻;SW4、学习开关;R20、第二十电阻;R21、第二十一电阻;R22、第二十二电阻;Q6、第六三极管;HA、蜂鸣器;74、电源管理模块;R23、第二十三电阻;R24、第二十四电阻;R25、第二十五电阻;R26、第二十六电阻;R27、第二十七电阻;R28、第二十八电阻;R29、第二十九电阻;SW5、导通开关;SW6、电源开关;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Q7、第七三极管;U2、第二稳压芯片;11、第一安装夹板;12、第二安装夹板;13、连接件;111、第一固定槽孔;121、第二固定槽孔;21、绕线安装座;22、绕线外壳;23、绕线盘;24、轴承;211、第一安装槽;212、第二安装槽;221、第三安装槽;51、牵引线;52、连接板;53、固定件;54、固定扣;55、卡紧固定柱;231、卡设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变速力度感应刹车副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绕线装置(2)、驱动电机(3)、编码器(4)、牵引装置(5)、控制装置(6)以及遥控装置(7);所述安装支架(1)安装于所述刹车踏板(100);所述绕线装置(2)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1)上;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于所述绕线装置(2)上,并且其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绕线装置(2)连接;所述编码器(4)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另一端连接;所述牵引装置(5)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底板(200),其另一端与所述绕线装置(2)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3)以及编码器(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与所述遥控装置(7)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第一控制模块(61)、信号接收模块(62)以及驱动模块(6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1)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62)以及驱动模块(63)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63)与所述驱动电机(3)电性连接;所述编码器(4)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1)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遥控装置(7)包括:第二控制模块(71)、信号发送模块(72)以及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73);所述第二控制模块(71)分别与所述信号发送模块(72)以及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73)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发送模块(72)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62)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73)包括直滑电位器(731)以及力度反馈弹簧(732);所述直滑电位器(731)具有电位器外壳(7311)、推杆(7312)、电刷(7313)以及底板(7314),所述电位器外壳(7311)盖合于所述底板(7314)上,所述底板(7314)上设置有电阻体,所述推杆(7312)安装于所述电位器外壳(7311)并通过所述电刷(7313)与电阻体活动连接;所述力度反馈弹簧(732)的一端与所述推杆(7312)连接,所述力度反馈弹簧(732)另一端固定于电位器外壳(73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变速力度感应刹车副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绕线装置(2)、驱动电机(3)、编码器(4)、牵引装置(5)、控制装置(6)以及遥控装置(7);所述安装支架(1)安装于所述刹车踏板(100);所述绕线装置(2)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1)上;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于所述绕线装置(2)上,并且其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绕线装置(2)连接;所述编码器(4)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另一端连接;所述牵引装置(5)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底板(200),其另一端与所述绕线装置(2)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3)以及编码器(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与所述遥控装置(7)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第一控制模块(61)、信号接收模块(62)以及驱动模块(6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1)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62)以及驱动模块(63)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63)与所述驱动电机(3)电性连接;所述编码器(4)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1)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遥控装置(7)包括:第二控制模块(71)、信号发送模块(72)以及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73);所述第二控制模块(71)分别与所述信号发送模块(72)以及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73)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发送模块(72)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62)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力控刹车模块(73)包括直滑电位器(731)以及力度反馈弹簧(732);所述直滑电位器(731)具有电位器外壳(7311)、推杆(7312)、电刷(7313)以及底板(7314),所述电位器外壳(7311)盖合于所述底板(7314)上,所述底板(7314)上设置有电阻体,所述推杆(7312)安装于所述电位器外壳(7311)并通过所述电刷(7313)与电阻体活动连接;所述力度反馈弹簧(732)的一端与所述推杆(7312)连接,所述力度反馈弹簧(732)另一端固定于电位器外壳(73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力度感应刹车副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还包括稳压输入模块(64);所述稳压输入模块(64)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1)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周德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