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轮圈、制动盘及轮毂的组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75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轮圈、制动盘及轮毂的组装构造。以使第一间隙的以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的尺寸的合计值大于在各位置固定用贯通孔的内周面与各位置固定用螺栓的第二轴部的外周面之间分别形成的第二间隙的圆周方向的尺寸的合计值的方式,设定定位用贯通孔、第一轴部、位置固定用贯通孔及第二轴部的截面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轮圈、制动盘及轮毂的组装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设于车辆的轮胎轮圈、制动盘及轮毂相互组装的组装构造。
技术介绍
在本说明书的以下的说明中,将车轮的沿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的一侧称为“车外侧”,并将沿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的另一侧称为“车内侧”。更详细而言,关于右侧的车轮,将沿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的右侧称为“车外侧”,并将沿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的左侧称为“车内侧”。同样,关于左侧的车轮,将沿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的左侧称为“车外侧”,并将沿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的右侧称为“车内侧”。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将车辆中的轮胎轮圈、制动盘(刹车盘)及轮毂相互组装的组装构造。在该轮毂形成有均沿着与轮毂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多个位置固定用内螺纹孔及1个定位用内螺纹孔。各位置固定用内螺纹孔在以轮毂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周上排列。此外,在轮毂的车外侧面的中心部设有与旋转中心轴成为同轴的环状形状的凸部。在被压接制动块时产生制动力的制动盘位于轮毂的车外侧。而且,在制动盘形成有与位置固定用内螺纹孔数量相同的位置固定用贯通孔及1个定位用贯通孔。位置固定用贯通孔及定位用贯通孔均沿着与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延伸。在沿着制动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轮圈、制动盘及轮毂的组装构造,具备:轮毂,具有至少一个定位用内螺纹孔及多个位置固定用内螺纹孔,且以能够绕规定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车身;制动盘,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一侧与所述轮毂对向,且相对于所述轮毂能够绕所述旋转中心轴进行相对旋转,且具有至少一个定位用贯通孔及多个位置固定用贯通孔;轮胎轮圈,从所述一侧与所述制动盘对向,且相对于所述制动盘能够绕所述旋转中心轴进行相对旋转,且具有多个轮贯通孔;至少一个定位用螺栓,具有第一头部及第一轴部,该第一头部与所述制动盘的所述一侧的面接触,该第一轴部从所述一侧向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另一侧贯通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用贯通孔,且形成有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用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07 JP 2017-0199951.一种轮胎轮圈、制动盘及轮毂的组装构造,具备:轮毂,具有至少一个定位用内螺纹孔及多个位置固定用内螺纹孔,且以能够绕规定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车身;制动盘,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一侧与所述轮毂对向,且相对于所述轮毂能够绕所述旋转中心轴进行相对旋转,且具有至少一个定位用贯通孔及多个位置固定用贯通孔;轮胎轮圈,从所述一侧与所述制动盘对向,且相对于所述制动盘能够绕所述旋转中心轴进行相对旋转,且具有多个轮贯通孔;至少一个定位用螺栓,具有第一头部及第一轴部,该第一头部与所述制动盘的所述一侧的面接触,该第一轴部从所述一侧向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另一侧贯通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用贯通孔,且形成有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用内螺纹孔螺纹结合的第一外螺纹部;多个位置固定用螺栓,具有第二头部及第二轴部,该第二头部与所述轮胎轮圈的所述一侧的面接触,该第二轴部从所述一侧向所述另一侧贯通所述各轮贯通孔及各位置固定用贯通孔,且形成有通过与所述各位置固定用内螺纹孔螺纹结合而将所述轮胎轮圈相对于所述轮毂及所述制动盘固定的第二外螺纹部;及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健治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