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箫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36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的抛光机包括第一抛光机构、第二抛光机构、降温机构、管材抛光机构、外防护栏、支撑座、升降机构、工作台和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可实现第一抛光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的升降,移动机构便于使物料进行移动中进行抛光。本发明专利技术效率高;便于对不同面积的物料进行抛光;且抛光机构可实现升降,可对管状物料进行抛光且可在抛光时对抛光处进行水的喷洒,一方面实现高效的降温,另一方面可将抛光产生的废渣冲刷,实现废料的去除和回收。

A medical metal tube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for medical metal tubes. The polishing machine used in the process comprises a first polishing mechanism, a second polishing mechanism, a cooling mechanism, a tube polishing mechanism, an external guardrail, a support seat, a lifting mechanism, a worktable and a mov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of the first polish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polishing mechanism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moving mechanism is convenient for the material to be polished in moving. The invention has high efficiency, is convenient for polishing materials of different areas, and the polishing mechanism can realize lifting, polishing tubular materials and spraying water on the polishing place when polishing. On the one hand, the temperature can be reduced efficient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waste residue produced by polishing can be scoured, and the waste material can be removed and recyc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抛光机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现有的抛光机在抛光时无良好的降温系统,致使抛光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大,同时各种废料易逸散到空气中,另外现有的抛光机功能单一,只能抛光管状物料或板状物料的一种,存在很大局限性。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能够抛光不同直径的管材,同时可以实现高效的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包括第一抛光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可同时进行抛光,效率高,降温机构可对抛光时进行降温,同时便于除尘,管材抛光机构可实现管状物料的抛光;升降机构可实现第一抛光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的升降,移动机构便于使物料进行移动中进行抛光;抛光机构设有对称的两个,可同时进行抛光动作,效率高;同时抛光时抛光机构的抛光带可根据需求进行角度的调整,便于对不同面积的物料进行抛光;且抛光机构可实现升降,以便于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物料进行抛光,使用范围广;增设管材抛光机构,可对管状物料进行抛光,在抛光时旋转轴及辅助轮的旋转即可带动管状物料在移动中进行抛光;同时旋转轴及辅助轮之间的间距可调,便于抛光不同直径的管材;设有的降温机构,可在抛光时对抛光处进行水的喷洒,一方面实现高效的降温,另一方面可将抛光产生的废渣冲刷,实现废料的去除和回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化学方法除去金属管表面的油渍和氧化膜;步骤二:步骤一完成后,将金属管放置在抛光机进行抛光;步骤三:金属管经步骤二抛光后,放入乙醇溶液中进行消毒;其中,所述抛光机包括第一抛光机构、第二抛光机构、降温机构、管材抛光机构、外防护栏、支撑座、升降机构、工作台和移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设有对板状物料进行支撑的所述移动机构,且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中心处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抛光机构、所述第二抛光机构进行升降调整,且所述第一抛光机构、所述第二抛光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一端滑动连接用于管状物料抛光的所述管材抛光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连通所述降温机构,且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固定防止水溢出的所述外防护栏;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用于支撑的所述支撑座。具体的,所述第一抛光机构包括第一滚轮、抛光带、支杆、机壳、角度调整机构和第二滚轮,所述机壳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且所述第二滚轮的外侧通过所述抛光带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杆,且所述支杆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连接于所述机壳的侧部。具体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转盘、螺杆、通孔和把手,所述转盘连接于所述支杆的侧部,且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壳的侧部;所述转盘的表面等距开设若干个所述通孔,且所述转盘的侧部固定所述把手;所述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具体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喷头、波纹软管、活动门、集水箱、布袋过滤网、卡扣和水泵;所述集水箱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且所述集水箱的内部两侧固定所述卡扣;所述卡扣卡合连接于所述布袋过滤网的底部,且所述集水箱的内部设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的通过所述波纹软管连接所述喷头,且所述集水箱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门。具体的,所述卡扣采用“L”字形结构,且所述卡扣焊接于所述集水箱的内部顶端;所述卡扣卡合连接所述布袋过滤网。具体的,网格状结构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均固定所述集水箱,且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所述第一抛光机构、所述第二抛光机构。具体的,所述管材抛光机构包括旋转轴、第二电机、支架、手柄、横杆、滑套、竖杆、插杆和辅助轮,所述工作台的侧部开设滑轨,且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部安装所述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支架的侧部固定所述手柄,且所述支架的一端固所述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套接所述滑套,且所述滑套的顶部固定所述竖杆;所述竖杆之间通过插杆连接,且所述插杆的外侧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辅助轮。具体的,所述辅助轮的直径小于所述旋转轴的直径,且所述辅助轮等距设于所述插杆的外侧;所述插杆的底部焊接所述竖杆,且所述竖杆焊接于所述滑套的顶部;所述滑套滑动连接所述横杆。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电机、齿轮、托架和齿板,所述托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中心处,且所述托架的外侧设有齿板;所述齿板啮合所述齿轮,且所述齿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具体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活动板和托板,与所述工作台等宽的所述托板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顶表面,且所述托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抛光机构设有对称的两个,可同时进行抛光动作,效率高;同时抛光时抛光机构的抛光带可根据需求进行角度的调整,便于对不同面积的物料进行抛光;且抛光机构可实现升降,以便于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物料进行抛光,使用范围广。(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增设管材抛光机构,可对管状物料进行抛光,在抛光时旋转轴及辅助轮的旋转即可带动管状物料在移动中进行抛光;同时旋转轴及辅助轮之间的间距可调,便于抛光不同直径的管材。(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设有的降温机构,可在抛光时对抛光处进行水的喷洒,一方面实现高效的降温,另一方面可将抛光产生的废渣冲刷,实现废料的去除和回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精度打磨抛光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管材抛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升降机构、移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抛光机构,11、第一滚轮,12、抛光带,13、支杆,14、机壳,141、第一电机,15、角度调整机构,151、转盘,152、螺杆,153、通孔,154、把手,16、第二滚轮,2、第二抛光机构,3、降温机构,31、喷头,32、波纹软管,33、活动门,34、集水箱,35、布袋过滤网,36、卡扣,37、水泵,4、管材抛光机构,41、旋转轴,42、第二电机,43、支架,44、手柄,45、横杆,46、滑套,47、竖杆,48、插杆,49、辅助轮,5、外防护栏,6、支撑座,7、升降机构,71、第三电机,72、齿轮,73、支架,74、齿板,8、工作台,81、滑轨,9、移动机构,91、活动板,92、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化学方法除去金属管表面的油渍和氧化膜;步骤二:步骤一完成后,将金属管放置在抛光机进行抛光;步骤三:金属管经步骤二抛光后,放入乙醇溶液中进行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化学方法除去金属管表面的油渍和氧化膜;步骤二:步骤一完成后,将金属管放置在抛光机进行抛光;步骤三:金属管经步骤二抛光后,放入乙醇溶液中进行消毒;其中,所述抛光机包括第一抛光机构(1)、第二抛光机构(2)、降温机构(3)、管材抛光机构(4)、外防护栏(5)、支撑座(6)、升降机构(7)、工作台(8)和移动机构(9);所述工作台(8)的顶部两侧设有对板状物料进行支撑的所述移动机构(9),且所述工作台(8)的顶部中心处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用于对所述第一抛光机构(1)、所述第二抛光机构(2)进行升降调整,且所述第一抛光机构(1)、所述第二抛光机构(2)的结构相同;所述工作台(8)的顶部一端滑动连接用于管状物料抛光的所述管材抛光机构(4);所述工作台(8)的底部连通所述降温机构(3),且所述工作台(8)的两侧固定防止水溢出的所述外防护栏(5);所述工作台(8)的底部固定用于支撑的所述支撑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化学方法除去金属管表面的油渍和氧化膜;步骤二:步骤一完成后,将金属管放置在抛光机进行抛光;步骤三:金属管经步骤二抛光后,放入乙醇溶液中进行消毒;其中,所述抛光机包括第一抛光机构(1)、第二抛光机构(2)、降温机构(3)、管材抛光机构(4)、外防护栏(5)、支撑座(6)、升降机构(7)、工作台(8)和移动机构(9);所述工作台(8)的顶部两侧设有对板状物料进行支撑的所述移动机构(9),且所述工作台(8)的顶部中心处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用于对所述第一抛光机构(1)、所述第二抛光机构(2)进行升降调整,且所述第一抛光机构(1)、所述第二抛光机构(2)的结构相同;所述工作台(8)的顶部一端滑动连接用于管状物料抛光的所述管材抛光机构(4);所述工作台(8)的底部连通所述降温机构(3),且所述工作台(8)的两侧固定防止水溢出的所述外防护栏(5);所述工作台(8)的底部固定用于支撑的所述支撑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机构(1)包括第一滚轮(11)、抛光带(12)、支杆(13)、机壳(14)、角度调整机构(15)和第二滚轮(16),所述机壳(14)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7)的顶部,且所述机壳(14)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141);所述第一电机(1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滚轮(16),且所述第二滚轮(16)的外侧通过所述抛光带(12)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1);所述第一滚轮(11)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杆(13),且所述支杆(13)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15)连接于所述机壳(14)的侧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15)包括转盘(151)、螺杆(152)、通孔(153)和把手(154),所述转盘(151)连接于所述支杆(13)的侧部,且所述转盘(151)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壳(14)的侧部;所述转盘(151)的表面等距开设若干个所述通孔(153),且所述转盘(151)的侧部固定所述把手(154);所述通孔(153)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3)包括喷头(31)、波纹软管(32)、活动门(33)、集水箱(34)、布袋过滤网(35)、卡扣(36)和水泵(37);所述集水箱(34)固定于所述工作台(8)的底部,且所述集水箱(34)的内部两侧固定所述卡扣(36);所述卡扣(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箫常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邢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