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包括轮子、机架、动力设备、穗切割器、输送设备、脱粒机、拨禾轮等,其中,穗切割器、输送设备和脱粒机均由传动皮带带动皮带轮提供动力;其特征是,在所述穗切割器与脱粒机的入口之间接触式安装有穗输送皮带,所述穗输送皮带连接穗切割器的一端的上平面与穗切割器的上平面等高或基本等高,所述穗输送皮带连接脱粒机的一端的上平面与脱粒机的入口等高或基本等高,所述穗输送皮带与穗切割器等宽或基本等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穗切割器在完成切割后通过穗输送皮带直接将穗输送到脱粒机的入口,速度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而且节约了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减小产品体积,便于移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化的联合收割机,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更加紧凑、效率更高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属于穗类农作物所用的小型收割机的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大型农用收割机在多年以前就被应用于大面积的农作物收割,比如在中国北方的平原地带,人们就用大型收割机来收割稻谷或麦子等。随着农业科技的日益进步,为了满足丘陵或高山地带的农村需求,出现了很多小型化的联合收割机,这些收割机可以由一个人操作收割稻谷或麦子等穗类农作物,速度是传统人工收割的数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丘陵或高山地带的机械化收割需求,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现有的小型化联合收割机包括轮子、机架、动力设备、穗切割器、输送设备、脱粒机、拨禾轮等,其中,动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机、变速箱和传动皮带,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皮带,切割器、输送设备和脱粒机均由传动皮带带动皮带轮提供动力。但是,现有的小型化联合收割机仍然有其不足之处,其中主要表现为穗输送机构臃肿,其结构为:在穗切割器后下方设置容器,在该容器内设置有绞笼,该绞笼用于将容器内的穗转移到容器的一边,然后再通过穗输送带将穗向上输送到脱粒机的入口,这样不但使输送机构复杂、效率低下,而且会占用较多空间,增大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非常不利于产品的移动,使其在需要经常移动的丘陵或高山地带的应用变得比较吃力。另外,现有的小型化联合收割机还有很多其它缺陷,比如:动力机和变-->速箱安装在机架旁边,使产品的体积难以减小;各部件固定安装,不能适应不同高度农作物的收割;轮子较窄,容易陷入土内;穗切割器两端没有导向装置,容易使穗切割器两端的农作物被后面的机架挂倒造成浪费;不能将农作物的杆割掉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效率更高的微型联合收割机。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轮子、机架、动力设备、切割器、输送设备、脱粒机、拨禾轮等,其中,切割器包括穗切割器,动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机、变速箱和传动皮带,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皮带,切割器、输送设备和脱粒机均由传动皮带带动皮带轮提供动力;其创新在于:在所述穗切割器与脱粒机的入口之间接触式安装有穗输送皮带,所述穗输送皮带连接穗切割器的一端的上平面与穗切割器的上平面等高或基本等高,所述穗输送皮带连接脱粒机的一端的上平面与脱粒机的入口等高或基本等高,所述穗输送皮带与穗切割器等宽或基本等宽。上述结构省去了原有小型化收割机的接穗容器和该容器内的绞笼,采用穗输送皮带直接将穗输送到脱粒机的入口,既减少了输送环节、加快了输送时间、提高了输送效率,又节省了空间,减小了体积和重量。当然,因为没有将穗归边,而脱粒机采用在将穗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脱粒的方法,所以存在部分穗脱粒不干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并不严重,而且以前也因为只有一个脱粒机脱粒而存在。为了解决部分穗脱粒不干净的问题,本技术中所述脱粒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脱粒机接触式连接,在两个脱粒机相互接触的一端端部侧壁上设-->置有过料口,两个脱粒机的送料方向相反。这样,在经过两个脱粒机脱粒后,脱粒已经非常干净,相比以前用一个脱粒机脱粒更加彻底。在所述脱粒机的底部设置有出粒孔,在远离穗输送皮带的脱粒机的送料方向末端的端壁上设置有渣料出口;在两个脱粒机的下方安装有粒输送皮带,粒输送皮带的出口端连接粒收集袋。被脱粒机脱下的粒经过粒输送带送到其出口端的粒收集袋内,完成收割任务。上述粒输送皮带与穗输送皮带为同一条皮带,通过一个动力轮带动即可。为了进一步减小产品体积,所述动力机和变速箱均安装在机架内的底板上。这样充分利用了机架的内部空间,使产品的体积明显减小;另外,因为动力机和变速箱占整个产品重量的比例较高(可能在1/3——1/2之间),所以动力机和变速箱的低位安装使整个产品的重心降低,增大了稳定性。以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为方向,在所述机架底部的前端安装有杆切割器,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杆切割器位于所述穗切割器的后面。杆切割器的设置使本技术一次性地完成割穗、脱粒和割杆的任务,提高了效率。为了使产品的适应能力更强,由所述穗切割器、穗输送皮带、脱粒机、粒输送皮带及粒收集袋均安装于一个活动支架上,所述活动支架与机架之间通过可灵活升、降穗切割器的装置连接。作为优选结构,所述可灵活升、降穗切割器的装置为:以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为方向,所述活动支架的后端与机架之间采用可旋转连接,所述活动支架的前端与机架的底部前端之间通过升降杆连接。这样,在针对不同高度的农作物时,只需调节升降杆的高度即可满足适应农作物高度的要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穗切割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分合器,以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为方向,所述两个分合器的一端靠近所述穗切割器,-->另一端位于所述穗切割器的前方,所述两个分合器上靠近所述穗切割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个分合器上远离所述穗切割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上述分合器可以将穗切割器两端一定范围的农作物提前合拢到穗切割器的工作范围内,适当增大了单次收割范围,同时避免了因后面机架对农作物的损害而造成浪费的问题。以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为方向,所述轮子为圆柱体形状,其宽度在机架宽度的一半至一倍之间。这种宽度较大的轮子可以避免轮子陷入土壤之内,避免了“陷轮”而造成的误工损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穗切割器在完成切割后通过穗输送皮带直接将穗输送到脱粒机的入口,速度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而且节约了空间;将动力机和变速箱均安装在机架内,有利于进一步减小产品体积,便于移动;利用可升、降结构,使本技术能适应不同高度农作物的收割;宽轮子的使用,避免了“陷轮”而造成的误工损失;穗切割器两端的分合器适当增大了单次收割范围,同时避免了因后面机架对农作物的损害而造成浪费的问题;能一次性地完成割穗、脱粒和割杆的任务,提高了效率;总之,使用本技术,可以更加有利于实现丘陵及高山农村地带的穗类植物的机械化收割,加快了农村机械化收割业的发展进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穗切割器、穗输送皮带、粒输送皮带及去盖脱粒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穗切割器、穗输送皮带、粒输送皮带及去盖脱粒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轮子8、机架21、动力设备、切割器、输送设备、脱粒机2、拨禾轮1等,其中,切割器包括穗切割器13,动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机3、变速箱5和传动皮带,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皮带,切割器、输送设备和脱粒机2均由传动皮带带动皮带轮提供动力。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脱粒机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脱粒机2接触式连接,在两个脱粒机2相互接触的一端端部侧壁上设置有过料口20,两个脱粒机2的送料方向相反。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穗切割器13与靠近的一个脱粒机2的入口之间接触式安装有穗输送皮带11,穗输送皮带11连接穗切割器13的一端的上平面与穗切割器13的上平面等高或基本等高,穗输送皮带11连接脱粒机2的一端的上平面与脱粒机2的入口等高或基本等高,穗输送皮带11与穗切割器13等宽或基本等宽。如图3所示,在脱粒机2的底部设置有出粒孔19,在远离穗输送皮带11的脱粒机2的送料方向末端的端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包括轮子、机架、动力设备、切割器、输送设备、脱粒机、拨禾轮等,其中,切割器包括穗切割器,动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机、变速箱和传动皮带,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皮带,切割器、输送设备和脱粒机均由传动皮带带动皮带轮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穗切割器与脱粒机的入口之间接触式安装有穗输送皮带,所述穗输送皮带连接穗切割器的一端的上平面与穗切割器的上平面等高或基本等高,所述穗输送皮带连接脱粒机的一端的上平面与脱粒机的入口等高或基本等高,所述穗输送皮带与穗切割器等宽或基本等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包括轮子、机架、动力设备、切割器、输送设备、脱粒机、拨禾轮等,其中,切割器包括穗切割器,动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机、变速箱和传动皮带,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皮带,切割器、输送设备和脱粒机均由传动皮带带动皮带轮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穗切割器与脱粒机的入口之间接触式安装有穗输送皮带,所述穗输送皮带连接穗切割器的一端的上平面与穗切割器的上平面等高或基本等高,所述穗输送皮带连接脱粒机的一端的上平面与脱粒机的入口等高或基本等高,所述穗输送皮带与穗切割器等宽或基本等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和变速箱均安装在机架内的底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脱粒机接触式连接,在两个脱粒机相互接触的一端端部侧壁上设置有过料口,两个脱粒机的送料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机的底部设置有出粒孔,在远离穗输送皮带的脱粒机的送料方向末端的端壁上设置有渣料出口;在两个脱粒机的下方安装有粒输送皮带,粒输送皮带的出口端连接粒收集袋。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惠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