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源湘专利>正文

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包括底盘1和行走轮,所述底盘1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变速箱14,该变速箱两侧各有一根输出半轴171、172且其上相应安装有随轴转动的圆筒形主动行走轮181、182,所述底盘1前端的承重轴19上并列安装有与所述主动行走轮181、182对应的两个圆筒形从动行走轮201、202,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与主动行走轮181、182之间装有联动机构,并在轮201、181以及轮202、182上设有履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进一步是指一种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现在各地使用的稻麦联合收割机,无论大、中、小型,不外乎轮式行走或履带式行走,由于自身质量较重,移田困难,易于陷泥,均不适宜山区、丘陵地区、稀泥田、狭小梯田中作业。新近出现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采用单个大滚轮及链条链轮传动,作业时卡泥缠草,也不适宜在稀泥及半湿泥水田中作业;所述大滚轮没有动力转向而是靠人力实施,其转向困难,操作难度大,消耗体力大,不适宜小块田中作业。多年来,不少人力图研制出适于山区、丘陵地区水田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但至今仍未见到切实可行的产品出现,其主要障碍是行走轮(机构)的适应性未有突破性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研制一种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它的行走轮采用前、后两组共四个圆筒形轮体并可相应设置轻型履带而有效增加了对地接触面积,不会陷泥;所述行走轮具有机械变速、转向、行走、离合功能,使整机的性能稳定、运行灵活、操纵方便省力,适于山区、丘陵的梯田、小块田、深泥脚田、半湿水田收割作业。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收割机包括底盘和行走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底盘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变速箱,-->该变速箱两侧各有一根输出半轴且其上相应安装有随轴转动的圆筒形主动行走轮,所述底盘前端的承重轴上并列安装有两个圆筒形从动行走轮,所述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之间装有联动机构。以下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底盘1和行走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底盘1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变速箱14,该变速箱两侧各有一根输出半轴171、172且其上相应安装有随轴转动的圆筒形主动行走轮181、182,所述底盘1前端的承重轴19上并列安装有两个圆筒形从动行走轮201、202,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与主动行走轮181、182之间装有联动机构。为了进一步降低整机对地面的压强而更有利于在水田中作业,如图2和图3所示,还可在主动行走轮181、182与从动行走轮201、202的外周上设置履带;其一种实施例结构是,在主动行走轮181、182和从动行走轮201、202上设置齿63并在该二行走轮上安装行走履带451,该行走履带451的中间部位设有相应的齿孔65,行走履带451的外表面设有行走齿64。即主动行走轮181与从动行走轮201上设有一条履带,主动行走轮181与从动行走轮202上设有另一条履带。上述履带结构还可做为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与主动行走轮181、182之间所设置的所述联动机构。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与主动行走轮181、182之间所设置的联动机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是(参见图1),在两根输出半轴171、172的外端分别装有链轮231、232而在两从动行走轮201、202的外端装有对应的链轮471、472,且两链轮231、271以及两链轮232、472之间分别装有传动链条461、462。还可在输出半轴171与链轮231之间,以及输出半轴172与链轮232之间分别安-->装离合器,或者是在两从动行走轮201、202的外端与对应的链轮471、472之间分别设置离合器(参见图4)。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与主动行走轮181、182之间所设置的联动机构的再一种实施例结构是(参见图4),所述输出半轴171、172外端分别装有伞齿轮351、352,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外端面上装有对应的从动伞齿轮481、482,十字轴491装在伞齿轮351与伞齿轮48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有伞齿轮551、561与该两伞齿轮351、481分别相啮合,十字轴492装在伞齿轮352与伞齿轮48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有伞齿轮552、562与该两伞齿轮352、482分别相啮合。还可在所述十字轴491、492上设置离合器。上述及图1、图4、图5中所述离合器可以是已有的牙嵌离合器571、572(图5),也可以是齿式离合器581、582或591、592。如图1、4、5所示,还可在所述两从动行走轮201、202相邻两端面上分别设置互相套接的防卡缠连接圈30、31。本技术的技术原理是,行走机构采用了研制者经反复研究、几十上百次试验而优选确定的四轮二组圆筒式行走轮,并进一步在两组行走轮上配置履带,成数倍地大大增加对地接触面,因为行走轮为中空圆筒结构,自重小,而使之成为浮动行走轮,故在水田作业中双轮均不会陷入泥中;采用前后驱动机构使整机越障能力及水田行走能力强;选用具有离合、转向、变速、传动四大功能的变速器,使整机性能稳定、运行灵活、操作方便、省力。由以上可知,本技术为一种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适于山区、丘陵的梯田、小块田、深泥脚田、半湿田收割作业而不会陷入泥中,整机性能稳定、能耗小、运行灵活、越障能力强,操纵方便省力,还可拆易装、移田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行走机构结构式意图;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履带机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是整机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底盘,       2-机架,       3-割禾器,4-耙禾器,     5-集穗搅龙,   6-送穗器,7-脱粒机,     8-谷粒搅龙,   9-扬谷装置,10-柴油机,    11-铰链吊耳,  12-铰链吊座,13-后链销钉,  14-变速箱,    16-离合器皮带轮,171、172-输出半轴,    181、182-主动行走轮,19-承重轴,    201、202-从动行走轮,21-悬挂吊耳,  22-鱼尾机构,  231、232-链轮,24-液压缸吊座,25-液压升降缸,26-液压缸环底,27-液压缸吊环,28-前链销钉,  29-手动液压泵,30、31-防卡缠连接圈,  32-操纵把手,451-履带,     461、462-链条,471、472-链轮,481、482-伞齿轮,      491、492-十字轴,50-档位操纵柄,53--芯棒,     551、552-伞齿轮,561、562-伞齿轮,      571、572-牙嵌离合器,-->581、582-齿式离合器,   591、592-齿式离器,60-空心胶管,    63-齿,    64-行走齿,65-齿孔。具体实施方式按照图6及上述结构的收割机,包括底盘盘1、机架2、割禾器3、耙禾器4、集穗搅龙5、送穗器6、脱粒机7、谷粒搅龙8、扬谷装置9、柴油机10;其行走机构如图1、2、3所示,包括装在变速箱14两侧两根输出半轴171、172上的主动行走轮181、182和并列安装在承重轴19上两只从动行走轮201、202,如图2和图3所示,主动行走轮181与从动行走轮201上装有履带451,主动行走轮182与从动行走轮202上装有同样的履带;柴油机10通过变速箱14驱动其两根输出半轴171、172转动;分别经链轮231、232、链条461、462、链轮471、472带动从动行走轮201、202行走,在两根输出半轴171、172和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收割机,包括底盘(1)和行走轮,其特征是,所述底盘(1)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变速箱(14),该变速箱两侧各有一根输出半轴(171、172)且其上相应安装有随轴转动的圆筒形主动行走轮(181、182),所述底盘(1)前端的承重轴(19)上并列安装有与所述主动行走轮(181、182)对应的两个圆筒形从动行走轮(201、202),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与主动行走轮(181、182)之间装有联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收割机,包括底盘(1)和行走轮,其特征是,所述底盘(1)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变速箱(14),该变速箱两侧各有一根输出半轴(171、172)且其上相应安装有随轴转动的圆筒形主动行走轮(181、182),所述底盘(1)前端的承重轴(19)上并列安装有与所述主动行走轮(181、182)对应的两个圆筒形从动行走轮(201、202),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与主动行走轮(181、182)之间装有联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收割机,其特征是,在主动行走轮(181)与从动行走轮(201)的外周,以及主动行走轮(182)与从动行走轮(202)的外周分别设有履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收割机,其特征是,所述从动行走轮(201、202)与主动行走轮(181、182)之间所设置的联动机构的结构是,在两根输出半轴(171、172)的外端分别装有链轮(231、232)而在两从动行走轮(201、202)的外端装有对应的链轮(471、472),且两链轮(231、271)以及两链轮(232、472)之间分别装有传动链条(461、4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二组前后驱动履带式稻麦收割机,其特征是,在输出半轴(171)与链轮(231)之间,以及输出半轴(172)与链轮(232)之间分别安装离合器,或在两从动行走轮(201、202)的外端与对应的链轮(471、472)之间分别设置离合器。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湘
申请(专利权)人:李源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