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41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容易地目视确认进给量、提高缝制工作效率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在缝纫机底座(1)内,具有根据主进给调节杆轴(31)的旋转操作、调节进给轴(8)的旋转角度范围的进给量调节机构(29)。在进给量调节机构(29)上具有可变调节主进给调节杆轴(31)的角度的主进给调节刻度盘(42)。在缝纫机底座(1)的上面设置有窗口(39),在该窗口(39)内设置带有显示进给量的刻度的刻度板(40),在设置于主进给调节杆轴(31)上的操作杆(33)的上端部,安装具有指示刻度板(40)的刻度的指针(41a)的进给量指针板(4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进给量调节机构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等的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具有这种进给量调节机构的缝纫机,例如有图7和图8所示的缝纫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缝纫机在筒型的缝纫机底座71内使缝纫机主轴72、进给轴73、差动进给轴74以及上下进给轴75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地设置。缝纫机主轴72将安装在左端部上的滑块76嵌合在主送布牙78a的主牙叉78以及差动送布牙79a的差动牙叉79的后侧分叉部上,向两牙叉78、79传递上下运动,并且上下进给轴75与缝纫机主轴72连动地进行往复转动运动,使安装在左端部的滑块(角駒)77与主牙叉78以及差动牙叉79的前侧分叉部嵌合、向两个牙叉78、79上传递上下运动,使两个牙叉78、79的前后的上下运动同步。进给轴73与缝纫机主轴72连动、进行往复旋转运动,该运动量通过进给量调节机构进行调节,通过固定在进给轴73的左端的摆动臂80以及连结该摆动臂80和主牙叉78的连杆81、将前后运动向主牙叉78传递。通过差动进给传递机构将进给轴73的往复旋转运动向差动进给轴74传递,将前后运动向差动牙叉79传递。上述进给量调节机构在缝纫机底座71的筒体部71a的下方,具有被轴支撑在底座主部71b的左侧面71c上的进给杆84,和覆盖该进给杆84、带有进给刻度的刻度板85,通过旋转操作被固定在突出于底座主部71b的前面侧的进给调节螺钉86的前端上的调节旋钮87来调节进给量,同时,进给杆84进行旋转、通过进给杆84的前端所指示的进给刻度可以目视确认进给量。专利文献1特开平9-140966号公报(第4页的 ~第5页的 、图1、图3)但是,上述缝纫机的进给量调节机构虽然在缝纫机底座71的筒体部71a的下方、将刻度板85设置在底座主部71b的左侧面71c上,但是即使在该状态下,在缝制中要改变进给量也必须用弯腰的姿势目视确认进给杆84的前端所指示的进给刻度,因此,不容易目视确认进给量,成为缝制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进给量调节机构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在该装置中,通过在进给量的刻度显示部的位置设定上下工夫,可容易地目视确认进给量、提高缝制工作效率。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进给装置,该进给装置即使在缝制中也可以简单地调整进给量,进而可以进行微调整,可以形成压缩针迹(コソデソスステツ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容易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参照图1~图4的符号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在缝纫机底座(1)内具有主牙叉(15)、缝纫机主轴(7)、进给轴(8)、传动机构(11)以及进给量调节机构(29),主牙叉(15)具有主送布牙(14);进给轴(8)通过来自该缝纫机主轴的传动围绕轴心旋转、向所述主牙叉传动前后运动;传动机构(11)将所述缝纫机主轴的单向旋转运动转换成在所述进给轴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旋转运动而进行传递;进给量调节机构(29)根据主进给调节杆轴(31)的旋转操作、调节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的所述进给轴的旋转角度范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给量调节机构中具有可变调节所述主进给调节杆轴的角度的主进给调节刻度盘(ダイヤル)(42),在所述缝纫机底座的上面设置窗口(39),在该窗口内部设置带有显示进给量的刻度的刻度板(40),在与上述主进给调节杆轴呈正交状地一体设置的操作杆(33)的上端部,安装具有指示所述刻度板的刻度的指针(34a)的进给量指针板(34)。为了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参照图1~图6的符号进行说明,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在缝纫机底座(1)内具有主牙叉(15)、缝纫机主轴(7)、进给轴(8)、传动机构(11)以及进给量调节机构(29),主牙叉(15)具有主送布牙(14);进给轴(8)通过来自该缝纫机主轴的传动围绕轴心旋转、向所述主牙叉传动前后运动;传动机构(11)将所述缝纫机主轴的单向旋转运动转换成在所述进给轴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旋转运动而进行传递;进给量调节机构(29)根据主进给调节杆轴(31)的旋转操作、调节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的所述进给轴的旋转角度范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给量调节机构上具有可变调节所述主进给调节杆轴的角度的主进给调节刻度盘(42),在所述缝纫机底座的上面设置窗口(39),在该窗口内部设置带有显示进给量的刻度的刻度板(40),在所述主进给调节刻度盘上具有滑动销(48),该滑动销(48)随着该主进给调节刻度盘的旋转操作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改变所述主进给调节杆轴的角度,在该滑动销上安装具有指示所述刻度板的刻度的指针(54a)的进给量指针板(54)。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中,所述进给量调节机构具有进给轴连杆(26)、进给调节连杆(27)、进给调节杆(30)以及所述主进给调节杆轴(31),所述进给轴连杆(26)将进给曲柄杆(24)的前端部与进给轴杆(25)的前端部进行连结,该进给曲柄杆(24)的基部与安装在所述缝纫机主轴上的进给偏心凸轮(23)进行连结,该进给轴杆(25)的基部被嵌合固定在所述进给轴上;所述进给调节连杆(27)的一端部和所述进给轴连杆一起通过共用销(28)与所述进给曲柄杆的前端部枢轴支承连结;进给调节杆(30)的一端部通过支轴(32)与该进给调节连杆的另一端部连结;所述主进给调节杆轴(31)与该进给调节杆的另一端部连结固定。并且,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中,所述主进给调节刻度盘具有阶梯轴部(42a),将所述阶梯轴部可围绕轴心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刻度盘支撑板(43)上,该刻度盘支撑板与操作杆(33)的一侧相对地固定,所述操作杆与所述主进给调节杆轴正交状地一体设置在所述缝纫机底座的内部,在设置于所述刻度盘支撑板上的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孔(47)内,可在前后方向移动地嵌入具有内螺纹(49)的滑动销(48),同时,将该滑动销与所述操作杆抵接,将设置在所述阶梯轴部的中间部的外螺纹部(42c)与所述滑动销的内螺纹拧合。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一方面在底座部的上面设置窗口,在该窗口的内部设置带有显示进给量的刻度的刻度板,另一方面在主进给调节杆轴的操作杆的上端部设置具有指示刻度板的刻度的指针的进给量指针板,因此,可以一面目视确认指针所指的刻度,一面用踏板或气压缸等操作主进给调节杆轴的操作杆,以此通过使主进给调节杆轴围绕轴心旋转,可以切实且容易地设定所希望的进给量。由于在进给量调节机构上具有可变调节主进给调节杆轴的角度的进给调节刻度盘,因此,在缝纫机的运转中,可以旋转主进给调节刻度盘、可变调整主进给调节杆轴的角度,并可对进给波纹可进行微调整,在缝纫机的运转中也可以可变调整进给量。并且,为了防止绽线,在结束缝制之前通过缩小进给量可以形成将针脚缩小的压缩针迹。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一方面在底座部的上面设置窗口,在窗口的内部设置带有显示进给量的刻度的刻度板,另一方面在进给调节刻度盘上设有随着该进给调节刻度盘的旋转操作而进行前后运动、改变上述主进给调节杆轴的角度的滑动销,并且在该滑动销上安装具有指示上述刻度板的刻度的指针的进给量指针板,因此可以通过一面目视确认指针所指示的刻度一面旋转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在缝纫机底座内具有:主牙叉、缝纫机主轴、进给轴、传动机构以及进给量调节机构,主牙叉具有主送布牙;进给轴通过来自该缝纫机主轴的传动围绕轴心旋转、向所述主牙叉传动前后运动;传动机构将所述缝纫机主轴的单向旋转运动转换成在所述进给轴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旋转运动而进行传递;进给量调节机构根据主进给调节杆轴的旋转操作、调节所述传动机构传递的所述进给轴的旋转角度范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给量调节机构中具有可变调节所述主进给调节杆轴的角度的主进给调节刻度盘,    在所述缝纫机底座的上面设置窗口,在该窗口内部设置带有显示进给量的刻度的刻度板,在与上述主进给调节杆轴呈正交状地一体设置的操作杆的上端部,安装具有指示所述刻度板的刻度的指针的进给量指针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川真人村上智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森本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