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093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进给装置,其可以降低振动或噪音的产生。该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具有:进给台,其保持使放置于针板上的被缝制物进给的进给齿;水平进给轴,其向进给台施加进给方向摆动的驱动力;上下进给轴,其相对水平进给轴配置于被缝制物的传送方向上游侧,对进给台施加上下方向摆动的驱动力;进给调节杆,其在改变进给量及进给方向时动作;进给变换轴,其与进给调节杆连结,在该进给调节杆的动作的同时围绕轴旋转;以及进给调节连杆,其与进给变换轴连结,与该进给变换轴一起旋转,并相应于其旋转角度,改变进给量及进给方向,在该缝纫机的进给装置中设置平衡器,其设置在进给变换轴上,向该进给变换轴的围绕轴线的一个旋转方向施加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进给齿的运动传送布料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技术背景在通常的缝纫机中,配置于针板下方的进给齿,通过由上下进 给轴引起的上下方向摆动及由水平进给轴引起的进给方向摆动,进行 在向布料进给方向移动时从针板处凸出,而在向反方向移动时退避至 针板下方的椭圆状的进给运动,以将其与配置于针板上方的压脚间的 被缝制物向布料进给方向进给。在这里,如果利用进给齿,使进给方向下游侧以较大的位移施 加上方移动力,则在被弹性地按压支撑的布料压脚上会发生弹起,出 现无法适当地进行布料进给的缺点。因此,隔着釜轴,在布料进给方 向上游侧配置上下进给轴,在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配置水平进给轴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进给方向的切换,例如,通过操作反向进给杠杆,仅在操作该 反向进给杠杆的过程中迸行布料的反向进给,通过使反向进给杠杆返 回进行布料的正向进给。在反向进给杠杆上连结进给调节杆,在该进 给调节杆上连结进给变换轴。在迸给变换轴上连结平面观察形成为3 字状的进给调节连杆,通过反向进给杠杆的操作,进给调节连杆进行 旋转,切换布料进给方向。专利文献l:特开2006—1162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缝纫机的进给装置中,由于在布料进给方向上游 侧配置上下进给轴,所以进给调节连杆相对于铅直线的倾角增加。另 夕卜,与进给调节连杆连结的水平进给腕,以悬臂梁状被支撑。由于这些原因,施加在进给调节连杆的各个端部上的载荷并不均匀,存在易 产生振动的问题。如果在进给调节连杆上产生振动,则该振动会被传递至进给变 换轴或者进给调节杆、反向进给杠杆,存在产生各个部分的振动、噪 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可以降低振动或噪音的产生的缝纫机进给装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其具有进 给台(42),其保持进给齿(41),该进给齿使放置于针板上的被缝 制物进给;水平进给轴(46),其向前述进给台施加进给方向的摆动 的驱动力;上下进给轴(43),其相对于前述水平进给轴配置于被缝 制物的传送方向上游侧,对前述进给台施加上下方向摆动的驱动力; 进给调节杆(75),其在改变进给量及进给方向时动作;进给变换轴 (80),其与前述进给调节杆连结,在该进给调节杆动作的同时围绕 轴进行旋转;以及进给调节连杆(55),其与前述进给变换轴连结, 与该进给变换轴一起旋转,对应于其旋转角度改变进给量及进给方 向,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进给变换轴上设置平衡器(82),其向该进 给变换轴的围绕轴线的一个旋转方向施加载荷。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平衡器,在进给变换轴 上,向该进给变换轴的围绕轴线的一个旋转方向施加载荷。由此,即 使在进给调节连杆上产生振动,也可以利用平衡器的载荷抑制该振动 能量。因此,可以降低缝纫机进给装置的振动或噪音的产生。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的进给 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前述平衡器设置为,在前述迸给调节连杆是使 被缝制物的进给方向成为正向进给方向的旋转角度时,其相对于通过 前述进给变换轴的轴心的铅直线,位于规定角度的范围内。在这里,所谓规定的角度,是指在正向进给时,以不会对变换 轴的驱动带来影响的程度施加平衡器载荷的范围内的、相对于铅直线 的角度。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当反向进给时,如技术方案l所述,可以向进给变换轴的围绕轴线的一个旋转方向施加载荷,并且, 在正向进给时,平衡器相对于通过进给变换轴的轴心的铅直线位于规 定的角度范围内,平衡器的载荷对进给变换轴的驱动几乎不造成影 响。因此,平衡器仅在进给装置产生振动的反向进给时起作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平衡器,在进给变换轴 上,向该进给变换轴的围绕轴线的一个旋转方向施加载荷。由此,即 使进给调节连杆产生微小振动,也可以利用平衡器的载荷抑制该振动 能量。因此,可以降低缝纫机进给装置的振动或噪音的产生。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当反向进给时,如技术方案1所 述,可以向进给变换轴的围绕轴线的一个旋转方向施加载荷,并且, 在正向进给时,平衡器相对于通过进给变换轴的轴心的铅直线位于规 定的角度范围内,平衡器的载荷对于进给变换轴的驱动几乎不造成影 响。因此,平衡器仅在进给装置产生振动的反向进给时起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平面观察缝纫机的底座部内部的结构的图。图2是图1中的V — V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W — W剖面图。图4是表示进给调节机构的斜视图。图5是转动机构的分解斜视图。图6表示设置于进给变换轴上的平衡器的斜视图。图7是表示正向进给的最大齿距的情况下的平衡器及进给调节 连杆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反向进给的最大齿距的情况下的平衡器及进给调节 连杆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缝纫机进给装置的实施方式。<缝纫机进给装置的结构>如图1 图4所示,缝纫机10具有未图示的缝纫机电动机; 未图示的上下移动机构,其使缝针上下移动;釜机构30,其具有整 周旋转釜31,该整周旋转釜31在进行旋转的同时与前述缝针共同形 成平缝线迹;进给装置40,其使布料进给;齿轮机构60,其从进给 装置40的上下进给轴43向釜机构30传递旋转驱动力;布料压脚19, 其从上方按压针板11上方的布料;以及主体框架20,其支撑上述各结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20具有底座部21,其具有针板ll;未图示的臂部, 其与前述底座部21的上方相对,配置有前述上下移动机构;以及纵 向机体部22,其以连结底座部21和臂部的方式从底座部21上直立 设置。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使底座部21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 使与水平面平行同时与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为X轴方向,使与X轴 方向及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为Z轴方向。 (针板及布料压脚)如图3所示,针板ll形成有针孔,其使缝针插入;以及通孔 lla,其使布料进给装置40的进给齿41出入。由前述臂部支撑的布料压脚棒18,在下端固定布料压脚19,持 续受到向下方的弹性力,将布料压脚19按压在针板11的上表面。该 布料压脚19以其长度方向沿着X轴方向的状态配置于针板11上, 在相对布料压脚19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略向布料进给方向的下 游侧(图3中的左方)偏移的位置处被支撑。另外,布料压脚19经 由沿着Y轴方向的支撑轴销钉与布料压脚棒18的下端部连结,使布 料压脚19的两端部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轻微摆动。另外,布料压脚19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附近,由布料压脚棒 18支撑。在图2中,上轴12由未图示的缝纫机电动机驱动,使针棒上下 移动,并且其沿着Y轴方向配置。另外,由底座部21可旋转地支撑上下进给轴43。在固定于上轴12上的齿形带轮14和固定于上下进 给轴43上的齿形带轮15上,架设通过直立机体部22内部的同步带 13,连结为使两轴等速旋转。缝纫机电动机设置于臂部的纵向机体部22侧的端部内侧,对上 轴12进行旋转驱动。缝纫机电动机可以将其输出轴与上轴12的一端 部直接连结,也可以经由齿轮等传动机构连结。 (釜机构)如图1 图3所示,釜机构30设置于底座部21的内部,具有釜 轴32,其在一端部保持前述整周旋转釜31,同时在底座部21内部, 以沿着Y轴方向的状态被支撑并可以旋转。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其具有:    进给台,其保持进给齿,该进给齿使放置于针板上的被缝制物进给;    水平进给轴,其向前述进给台施加进给方向摆动的驱动力;    上下进给轴,其相对于前述水平进给轴配置于被缝制物的传送方向上游侧,对前述进给台施加上下方向摆动的驱动力;    进给调节杆,其在改变进给量及进给方向时动作;    进给变换轴,其与前述进给调节杆连结,在该进给调节杆动作的同时围绕轴进行旋转;以及    进给调节连杆,其与前述进给变换轴连结,与该进给变换轴一起旋转,对应于其旋转角度改变进给量及进给方向,    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进给变换轴上设置平衡器,其向该进给变换轴的围绕轴线的一个旋转方向施加载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义行岩田寿之绪方孝宏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