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25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具有能谋求差动比的范围的扩大化的向差动进给轴的传动机构以及差动进给调节机构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差动进给调节机构(41)具有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该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在一端部被支轴(45)可移动地支撑。向差动进给轴(4)的传动机构(32),其第一差动进给连杆(35)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的、与第二差动进给臂(34)的连结点部分(37)和与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的另一端部的连结点部分(38)之间的中间部分(P)上。据此,可以更大地变更差动进给轴(4)的摆动角的差,即使是相同的调整角度,也可以扩大差动比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用于进给被缝制物的主进给齿以及差动进给齿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更详细地说是涉及通过改进被紧凑地收纳在缝纫机内部的有限空间内的已经设置的向差动进给轴的传动机构以及差动进给调节机构,利用简单的差动调节作业得到有效的差动比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进行与伸展的布料、不伸展的布料相对应的缝制的、具有差动调节机构的缝纫机被广泛公知。作为这种缝纫机的进给装置,例如如图16至图19所示,具有差动进给轴63以及主进给轴62、传动机构64、主进给调节机构65和差动进给调节机构66,该差动进给轴63以及主进给轴62为了使用于进给被缝制物的差动进给齿61以及主进给齿60分别前后动作,而围绕各轴心摆动;该传动机构64通过多个连结部件(第一差动进给臂69、第二差动进给臂70、第一差动进给连杆71、第二差动进给连杆72),将主进给轴62的摆动向差动进给轴63传递;该主进给调节机构65一起变更差动进给轴63以及主进给轴62的摆动角,调节差动进给齿61以及主进给齿60的前后动作量;该差动进给调节机构66仅变更差动进给轴63的摆动角,相对于主进给齿60的前后动作量,相对地变更差动进给齿61的前后动作量。这样,上述差动进给调节机构66具有差动进给调节连杆68,该差动进给调节连杆68在一端部被支轴67可移动地支撑,同时,在另一端部与构成上述传动机构64的连结部件之间的连结点可以转动地连结,各连结部件的移动轨迹由以差动进给调节连杆68的支轴67为中心的转动决定,同时,通过移动上述支轴67,变更差动进给调节连杆68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来调节各连结部件的移动轨迹。作为上述传动机构64的多个连结部件,是由与主进给轴62固定的第一差动进给臂69、与差动进给轴63固定的第二差动进给臂70、与第一差动进给臂69可转动地连结的第一差动进给连杆71、与第二差动进给臂70可转动地连结的第二差动进给连杆72构成,上述差动进给调节连杆68的另一端部在第一差动进给连杆71和第二差动进给连杆72的连结点部分,被枢支销73连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2002-239276号公报根据上述那样的、差动进给调节连杆68的一端部被连结在第一差动进给连杆71和第二差动进给连杆72的连结点部分的同一位置的上述传动机构64以及差动进给调节机构66,在使用该差动进给调节机构66,变更差动比(使在主进给齿60的前后的运动量和在差动进给齿61的前后的运动量的差成比率)时,如图21(a)、(b)所示,若在支轴67处于E位置时,使主进给轴62仅摆动角度θ1,则差动进给轴63仅摆动角度θ2。例如,当主进给轴62的摆动角度θ1为45°-35°=1θ°时,差动进给轴63的摆动角度θ2仅摆动12°-3°=9°。如该图(c)、(d)所示,使支轴67的位置E以差动进给调节轴80(参照图18)为中心,仅移动某个调整角度α,使支轴67移动到F位置。此时,若使主进给轴62摆动角度θ1,则差动进给轴63摆动角度θ2’。例如,当主进给轴62的摆动角度θ1为45°-35°=10°时,差动进给轴63的摆动角度θ2’仅摆动6°-0°=6°。因此,通过使支轴67从E位置移动到F位置,在是主进给轴62的相同的摆动角θ1时,差动进给轴63的摆动角β1从θ2变化为θ2’。即,差动进给轴63的摆动角(输出角度)的差为β1=θ2-θ2’。不过θ2>θ2’。在上述的实测值的例子中,β1=9°-6°=3°。但是,由于象这样仅利用上述传动机构64以及差动进给调节机构66,使差动进给轴63的摆动角的差(θ2-θ2’=β1)较大变化仍存在界限,所以不能很多地采用差动比的范围。因此,为了对此进行补充,一般如图17所示,在通过连结连杆76连结一体地结合在差动进给轴63的前端部的摆臂74和差动进给台75的部分中,如图20所示,在该摆动连杆74的摆动前端部,如图20所示,在靠近差动进给轴63的M位置和离开差动进给轴63的N位置这两个位置上,设置用于与连结连杆76连结的孔77、78,同时设置通过螺钉79,使连结连杆76可自由转换地与M位置的孔77和N位置的孔78连结的差动比调整机构。这样,例如在以差动比1∶0.9-1∶1.8使用时,通过螺钉79,将连结连杆76设置在M位置的孔77上,而且,例如在以差动比1∶0.6-1∶1.1使用时,暂时拆下螺钉79,将连结连杆76设定在N位置的孔78上,据此,进行差动比的调整。但是,存在下述问题,即,在转换该连结连杆76的安装位置时,也需要逐一地拆装螺钉79,差动比调整作业性不良。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成,其目的在于,在象上述那样的、具有向差动进给轴的传动机构以及差动进给调节机构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中,通过致力于第一差动进给连杆相对于第二差动进给连杆的连结点的位置设定,来谋求差动比的范围的扩大化,进而提供一种可以省略图20那样的烦杂的差动比调整作业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具有差动进给轴(4)以及主进给轴(3)、传动机构(32)、主进给调节机构(25)、差动进给调节机构(41),该差动进给轴(4)以及主进给轴(3)为了使差动进给齿(10)以及主进给齿(9)分别前后动作,而围绕各轴心摆动;该传动机构(32)通过多个连结部件将主进给轴(3)的摆动向差动进给轴(4)传递;该主进给调节机构(25)一起变更差动进给轴(4)以及主进给轴(3)的摆动角,调节差动进给齿(10)以及主进给齿(9)的前后动作量;该差动进给调节机构(41)仅变更差动进给轴(4)的摆动角,相对于主进给齿(9)的前后动作量相对地变更差动进给齿(10)的前后动作量,上述传动机构(32)的多个连结部件由第一差动进给臂(33)、第二差动进给臂(34)、第一差动进给连杆(35)、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构成,该第一差动进给臂(33)固定在上述主进给轴(3)上;该第二差动进给臂(34)固定在上述差动进给轴(4)上;该第一差动进给连杆(35)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上述第一差动进给臂(33)的摆动前端部;该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上述第二差动进给臂(34)的摆动前端部,上述差动进给调节机构(41)具有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该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在一端部被支轴(45)可移动地支撑,同时,在另一端部与上述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差动进给连杆(35)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上述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的、与第二差动进给臂(34)的连结点部分和与上述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的连结点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P)上。象上述那样,在第一差动进给连杆(35)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的、与第二差动进给臂(34)的连结点部分和与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的连结点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P)上的缝纫机的进给装置中,例如,在与图21所示的以往例的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如图7(a)、(b)所示,支轴(45)在E位置时,若使主进给轴(3)仅摆动角度θ1(=45°-35°),则差动进给轴4仅摆动角度θ3(=24°-3°)。如该图(c)、(d)所示,使支轴(45)的E位置以差动进给调节轴(43)为中心,仅移动某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具有差动进给轴(4)以及主进给轴(3)、传动机构(32)、主进给调节机构(25)、差动进给调节机构(41),该差动进给轴(4)以及主进给轴(3)为了使差动进给齿(10)以及主进给齿(9)分别前后动作,而围绕各轴心摆动;该传动机构(32)通过多个连结部件将主进给轴(3)的摆动向差动进给轴(4)传递;该主进给调节机构(25)一起变更差动进给轴(4)以及主进给轴(3)的摆动角,调节差动进给齿(10)以及主进给齿(9)的前后动作量;该差动进给调节机构(41)仅变更差动进给轴(4)的摆动角,相对于主进给齿(9)的前后动作量相对地变更差动进给齿(10)的前后动作量,    上述传动机构(32)的多个连结部件由第一差动进给臂(33),第二差动进给臂(34)、第一差动进给连杆(35)、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构成,该第一差动进给臂(33)固定在上述主进给轴(3)上;该第二差动进给臂(34)固定在上述差动进给轴(4)上;该第一差动进给连杆(35)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上述第一差动进给臂(33)的摆动前端部,该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上述第二差动进给臂(34)的摆动前端部,    上述差动进给调节机构(41)具有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该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在一端部被支轴(45)可移动地支撑,同时,在另一端部与上述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差动进给连杆(35)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结在上述第二差动进给连杆(36)的、与第二差动进给臂(34)的连结点部分和与上述差动进给调节连杆(40)的连结点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P)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川真人村上智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森本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