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丝和综丝的减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856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丝和综丝的减振系统。综框用的综丝有两个综耳(20、20′),其中至少两个综耳之一朝综丝中央方向沿综丝纵向按这样的方式设计,即,即使在工作中当综框在综框中央区内弯曲时,在经切割的综耳区内综丝杆内棱边(23)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综丝杆(2′)的综丝杆外棱边(24′)之间的距离,仍大于在经切割的综耳的内挡边(22)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综耳外挡边(25′)之间的距离。为了在综框受大负荷时防止这种综丝撞击在支承条上,还建议在综框的至少一根支承条上弹性地设计面朝综丝杆的内棱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丝和综丝的减振系统。由公开出版物首先已知两种方案,它们针对上述设计中的问题。WO 97/26396建议,平行于综丝杆插入减振元件并与综丝杆直接接触。虽然此方案原则上可以工作,但通过减振元件严重限制了综丝的可运动性。这导致综丝不再能足够轻易地进行经纱的变换位置。此外非常困难的是将综丝张紧在综框上以及修理断的经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移动综丝。在DE 199 62 977内也提及了这些缺点。在那里建议按这样的方式在综框上安装减振元件在综丝被综丝杆牵拉前,令综丝的最外端能与此减振元件接触。按此方案,综丝的驱动通过减振元件而不再通过综丝杆进行。但现在遇到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即找到在综丝端部与减振元件之间正确的距离。因为按照此建议,综丝不再如传统的那样由综丝杆牵拉,而是由于它们被减振元件移动,所以综丝的位置不稳定并显示出有侧倾的趋势。根据存在的机织条件这可能不太危险和至多导致不希望的经柳,但或可能将综丝夹在综框的两个综丝杆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其结果是使经纱断开不及以及还往往使综丝断裂。按本专利技术此目的借助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丝以及必要时借助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框达到。建议首先创造一种与标准不同的综丝,它可以允许综框的弯曲,不会发生综丝杆内棱边与综丝接触。此外创造一种减振装置,它防止综丝超出综丝杆;以及,优选地减振装置还能便于更换。后者有重要意义,因为减振装置必然属于磨损件,有时应加以替换。本专利技术的出发点是具有如由ISO-Normen 11677-1和11677-2已知的综耳形状和综耳尺寸的综丝。与此类设计的综丝相比,按本专利技术的综丝获得一个朝大体位于综丝中心的导纱眼方向的长的自由位置。综耳的这些内侧迄今并无重要意义。但在前面提及的负载作用下当综框条朝综框中央弯曲时,现在发生综丝能在综丝杆内侧弹跳。在当今的运行条件下这种弯曲不再是异常的,正相反是惯例。因此综丝被综丝杆弹回,然后以处于相对位置的综耳重新撞击在综丝杆上。其后果是在综丝和综丝杆上严重磨损,综丝在综耳区内断裂以及织物被综丝和综丝杆磨蚀的金属污染。通过在综耳区内朝综丝中央附加的自由位置解决了问题的一部分。如上面已提及的那样,增大了在综丝杆与所涉及的综耳内侧之间总的自由空间。与在已提及的规范中规定的标准相比,这意味着例如增大0.5-2mm。在设计成抗弯刚度很大的综框结构中优选地选择0.5-1mm,也就是说在上述规范中对于C形综丝总量提高到27.5-29.5mm,对于J形综丝提高到19-21mm。在上述规范中没有规定的所谓O形综耳中相应的尺寸为15.5-17.5mm,通过此附加的自由位置在许多情况下已能防止综丝撞击在综丝杆的内侧上。这一点还受到通过综丝的导纱眼延伸的经纱张力的支持,因为此张力对综丝的运动起制动作用。作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步骤采取下述预防措施对在综丝加速时与综丝杆接触的综耳内侧加以保护。尤其是防止由于综丝突然加速会使综丝在综框的两根综丝杆之间振动以及与此同时交替地撞击在这一根和另一根综丝杆上。在经纱的张力不足以充分阻尼综丝运动的情况下,可通过将综丝与综丝杆之间通常在2与4mm之间的间隙减小到例如1~1.5mm,至少达到将前面提及的缺点或困难减少到能承受的程度。但已知许多单靠这些措施不足以达到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由于这一原因按本专利技术规定,在至少一根,但优选地在两根综框条处在综耳外部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减振元件,即,将由综框和综丝的质量决定的综丝在两根综丝杆之间的运动自由度限制在例如0.5-1mm。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有必要将此运动自由度限制为小于0.5mm。此必要的量受织机工作条件以及要织造的物品的影响。因此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项重要的特征还包括减振元件本身。它优选地用一种比较硬的橡胶弹性材料制造。硬度恰当地必须大于肖氏硬度80,优选地为肖氏硬度90-95。减振装置优选地设计为使它能围绕着一个存在于综框型材上的突起夹紧。这种设计允许省时和无需工具方便地更换在工作中磨损的减振元件。可夹紧的减振元件的横截面可按这样的方式改变,即按需要达到上面早已提及的综丝运动自由度的限制值,在这里可采用实心截面,由于可方便地更换,所以毫无疑问地允许使用有不同截面的减振元件以及因而可以试验有不同的综丝运动自由度的减振元件,以便找到最佳工作点。此紧固部分虽然优选地设计为突起,但也可以在需要时将它设计为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固定应压入此槽内的固定装置设计在减振元件本身上,而减振元件的功能仍保持与在第一种设计中所提及的相同。在用铝制的综框支承条上构成这种紧固部分非常简单。在挤压时它成为型材的一部分。对于那些例如用钢零件组成的综框,或对于全部或部分用纤维增强塑料制的综框,这种紧固部分的构成便不可能如此简单。即使是铝制的支承条也可能有一些原因造成困难,例如固定一个所谓的中间支撑,这些问题不利于在支承条型材上挤压一固定装置。在这些情况下在相关的综框条上安装而且优选地通过粘结安装一个单独的用轻质材料,优选地用塑料制的支承件。此支承件有一种与相关的支承条适配的形状,并以上面所述的类似的方式有一突起或槽,并因而作为按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元件的紧固部分。总之,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创造了一种综丝,当综丝必须加速时它通过综丝杆牵拉并因而始终有一个稳定的位置以及没有侧倾的趋势。此外,如此设计的综丝在突然加速时可以在两根综丝杆之间自由振动,不会使综耳的内侧与综丝杆进行接触,即便由于综框条弯曲大大减小综丝杆的间距时也不会接触,因为此时减振元件起作用。如此设计的综丝通过在综丝综耳内造成的形状改变以及除此之外与按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元件配合工作,由此彻底减少综丝和综丝杆的磨损。其结果是延长综丝和综框的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在织造时产生废品。与所采用的综丝的综耳和综丝杆的设计无关,按本专利技术有利地使两个综耳朝综丝导纱眼方向相对于综丝杆获得一个自由位置,它超出纯粹按功能必要的和在规范中规定的量。只有这样,按本专利技术的综丝和按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元件才有可能按本专利技术协同工作。这一关系最简单地可借助后面要说明的图4至9理解。如已提及的那样,按本专利技术的综丝也可以在没有减振元件的情况下使用,只要通过导经纱眼流动的经纱张力足够大。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不与综丝杆接触的那个处于承担综丝加速任务的综耳相对位置的综耳,发生与同样处于相对位置的综丝杆接触。在有些情况下这能足以保证织机可接受地运行。然而原则上在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此系统的设计方案中使用减振元件,因为通过使用减振元件附加地获得降噪效果。因为减振元件必然随时间的推移而磨损以及磨蚀的材料至少部分会落在经纱上,所以有一些由于这种污染而不能考虑使用此减振元件的织物。因此按本专利技术的综丝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也可以与这些综框一起使用,即在那些综框中由于几何上的原因不能安装或由于污染的原因不允许安装减振元件,尽管如此仍获得减小磨损的效果。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意表示一个综框,包括支承条、配属的综丝杆及综丝;图2减振元件在图1所示综框的支承条型材上可能的布局;图3类似于图2的布局;图4和5两种按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有所谓J形综耳的综丝;图6和7类似于图4和图5的综丝,但有所谓的C形综耳;图8和9仍类似于图4、5或6和7的综丝,但有所谓的O形综耳;图10用于固定减振元件的固定部分可能的形状横截面;以及图11仍用于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综框的综丝,它有两个综耳,其特征为:至少两个综耳之一沿综丝纵向朝综丝中央方向设计为按这样的方式切割,即,即使在工作中当综框在综框中央区内弯曲时,在经切割的综耳区内综丝杆内棱边(23)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综丝杆(2′)的综丝杆外棱边(24′)之间的距离,仍大于在经切割的综耳的内挡边(22)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综耳的外挡边(25′)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鲍曼弗兰兹梅特勒
申请(专利权)人:格罗伯霍尔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