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自由端转子纺纱机上生产花纹线的方法及相应的花纹线技术

技术编号:184585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为在自由端转子纺纱机上生产花纹线,该花纹线是由纱线部分和包含预定增厚的花纹交替并排而形成的。为此目的,在纱线通过接头端连接的位置处、在纱线位于接头端下游的接头区域内在丝线断开之后形成花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通过这种方式生产的纱线的质量,从而消除了由接头区域引起不期望地偏离花纹线图案的预定重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7的前序部分的花纹线。
技术介绍
在纱线生产期间,通常力求在较窄的公差内使纱线的均匀性尽可能高。与此对照的是,对花纹线而言,其特征在于纱线的非均匀性。其中出现预定的较大直径以及预定长度的粗节(thick location),即所谓花纹的纱线称为花纹线。位于其间的直径较小的纱线部分称为经线。花纹和经线按照花纹和经线的交替次序排列的不变地重复出现的内在封闭的特定序列称为纱线重复。重复长度为所有花纹长度以及经线长度的和。花纹线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应用领域例如为粗斜纹棉布材料、用于休闲服装的材料以及家用纺织品。也可在转子纺纱机上生产花纹线。为了在转子纺纱机上在纱线中生产花纹,可以改变进给到转子纺纱机的开松辊中的纤维,例如,改变喂入辊的速度。当在自由端转子纺纱机上运行的丝线由于丝线断裂或由于交叉卷绕筒子变化的原因、或由于在检测到不容许的纱线缺陷后的切割处理的原因而中断时,必须重新连接丝线。这种接头在直径方面与其余的细纱不同,特别时在具有保持相同的直径的纱线的情形下更是如此。例如在DE 4030 100 A1或Raasch等的出版物“Automatisches Anspinnen beim OE-Rotorspinnen”(MELLIAND Textilberichte 4/1989,251至256页)中描述了接头在转子纺纱中的形成。为了进行接头处理,通常将能沿转子纺纱机运动的接头单元输送到各纺纱站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行接头而改变了纺纱站处的正常的丝线运行,且接头单元接管了对纱线形成的控制。在进行接头和转子的随后起动期间,可通过由接头单元控制的抽出辊例如从纺纱转子中抽出丝线。取出速度(take-off speed)随着转子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转子运行速度。一旦纺纱转子达到了其运行速度,丝线就返回到纺纱站处的正常丝线运行状态。随着丝线的传输,结束接头处理。再次由纺纱站的控制装置或相关的群组控制接管对纱线形成的控制。在自由端转子纺纱机上生产花纹线的公知技术中,还从此时起再次起动用于形成花纹的程序。形成有花纹的纱线与接头区域相邻。接头下游的接头区域可以为若干米长(这取决于拉伸),对于高度拉伸甚至达到5米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包括接头的花纹线的质量。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以及具有权利要求7的特征的花纹线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置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认识而进行,即,直径在花纹线处理成的最终产品(例如编织纺织品)中保持不变的纱线部分目视可见,从而可视为瑕疵,这代表质量缺陷。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手段减小或消除了由于接头区域而引起的从花纹线的预定花纹参数的偏离。为此目的,花纹应至少设置成如此逼近初始状态,从而不再能够在最终产品中直接检测到由于纱线参数的偏离而导致的中断。根据权利要求3,此外还通过接头单元的控制方便地控制接头区域中的花纹形成,该接头单元在接头处理期间控制纱线形成。为此目的,只需要对编程进行相应设置。不必为此改变结构。在纺纱站的喂入辊的公用驱动器中,分离了驱动耦合,且直接通过接头单元经由驱动锥体以这样的方式机械地进行驱动,即,使得形成相应的花纹。如果在纺纱站处存在用于喂入辊的单独驱动器,则其还针对花纹形成的控制也能从接头单元或也能从工作站控制器进行。从而能特别快速和有效地进行接头区域中的花纹形成(权利要求4)。如果根据权利要求5将花纹形成为由于纱线中断而中止的花纹重复的继续部分,则可形成与花纹线的初始预定结构的良好连接。如果根据权利要求6,在形成经线的接头之后开始花纹形成,则可无损害地进行接头的检测。由于花纹的形成开始于接头的下游,从而可生产具有在视觉上有利的总是均匀连续交替的花纹和经线的高质量花纹线。附图说明将借助实施例更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表示自由端转子纺纱机工作站的简化示意图;图2表示具有接头的一部分花纹线的没有按比例绘制的理想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的实施例表示自由端转子纺纱机的纺纱站1。纺纱站1具有纤维带5通过喂入辊4导入其中的开松装置2。连续可调的喂入电机3驱动喂入辊4。纤维带5被供给到开松辊7上,开松辊7在外壳6中转动且将供给来的纤维带5开松成单条的纤维8。分开的纤维8通过纤维引导通道9到达纺纱转子11的圆锥形滑落面10上,并从该处进入纤维收集槽12。纱线借助于抽出机构19沿箭头18的方向被从纤维收集槽12抽出穿过丝线抽出管17。通过喂入电机3的相应致动可以确定花纹线16的花纹。由于不同纤维在纤维收集槽12中的合股,因而从纤维收集槽12中抽出的花纹线16具有花纹。纺纱转子11紧固在轴13上,该轴13安装在垫圈盘安装架14上,并通过切向带15被驱动。用于细纱的抽出机构19具有一对辊子。在正常的纺纱操作期间,花纹线16在通过抽出机构19之后,沿着虚线16A运动,而后连续地缠绕到这里没有示出的交叉卷绕筒子上。为了接头,将在各种情形下均能沿转子纺纱机运动的接头单元运输到纺纱站上,从而进行接头处理。这里为了简洁起见没有更加详细示出该接头单元。在完成了接头处理后,可检测是否正确地进行了接头。为此目的,在接头单元中横向引导花纹线16,这由抽出机构19与导纱器20之间的纱线移置示意性示出。花纹线16在接头单元(这里没有更详细示出)中在另外两个导纱器21和22之间运行,且通过传感器装置23,在接头处理期间利用该传感器装置23连续测量纱线直径。针对每单位长度的纱线直径测量值的检测信号被提供给接头单元的控制装置24。运行到导纱器20下游的丝线连接到清纱器25上。清纱器25包括传感器装置以及切割装置。如果触发切割信号,就起动清纱器25的切割装置并切割花纹线16。在纺纱转子11的起动期间在经加速的花纹线16处对纱线的直径进行检测。在接头后,利用抽出机构19,将与增加的纺纱转子速度相对应的花纹线16以增加的速度从丝线抽出管17抽出。从而可将传感器装置23的测量频率调节为经加速的花纹线16的正在变化的速度,且利用传感器27从由驱动器26驱动的抽出机构19的丝线抽出辊检取脉冲。这些脉冲提供与花纹线16的抽出速度相关的信息。传感器信号馈给到控制装置24,该控制装置对传感器27的测量频率进行控制,并使之适于纱线的抽出速度。作为替换,可通过例如直接在纱线上的不接触式测量来确定纱线速度。控制装置24连接到纺纱站1的控制机构28上。控制机构28通过线路29与纺织机的其它模块连接。例如从DE 40 30 100 A1或对等的美国专利No.6035622,以及从Raasch等的出版物“Automatisches Anspinnen beim OE-Rotorspinnen”,MELLIAND Textilberichte 4/1989,251至256页,可获知这种纺纱站的进一步细节和接头过程。图2表示呈曲线30形式的花纹线16,该曲线是通过将连续检测到的花纹线16的纱线直径测量值并排排列而形成的。为了使得经线厚度以及不同的花纹厚度更加可识别,相对于纱线长度放大了这些厚度。在图2的坐标系的纵坐标上以百分比值表示花纹线16的直径D。100%的值对应于经线厚度,其在本实施例中总是相同的。在坐标系的横坐标上以mm为单位给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自由端转子纺纱机上生产花纹线的方法,该花纹线是由交替并排经线和包含预定增厚的花纹而形成的,在该方法中,在纱线中断后通过接头将花纹线重新连接,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接头(31)之后的包括纺纱转子(11)的起动阶段的接头区域内,在纱线中进行花纹的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里斯比尔曼沃尔夫冈德尔纳克里斯托夫哈泽洛伦茨克赖茨恩拉尔夫西韦特
申请(专利权)人:索若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