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蒸汽状处理物质处理运动纱线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649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蒸汽状处理物质处理运动纱线的装置,它具有一个具有多个配备有纱线输入通道和纱线输出通道的并重叠布置的腔室的柱,其中一腔室是配备有蒸汽入口和冷凝物出口的蒸汽处理腔室(5),它的前面设有混合腔室(4)而后面设有冷却腔室(6),这两个腔室各有一空气入口和一冷凝物出口,该纱线输入通道和纱线输出通道具有一开口横截面,它一方面允许气动地穿过纱线且另一方面如此调节在腔室之间的蒸汽和空气的交换,即受调节机构控制地,在位于蒸汽处理腔室之前和之后的腔室里调节出这样的蒸汽/空气混合气氛,即该混合气氛尽量抑制空气进入蒸汽处理腔室,空气入口在冷却腔室中如此形成,以使离开的压缩空气流直接地遇到自由穿过该腔室的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蒸汽状处理物质处理运动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出于压力下的蒸汽状处理物质来处理运动纱线的装置。该装置尤其可以用作热固机构,其中,运动纱线在蒸汽处理区里被加热并随后在冷却干燥区里被冷却干燥,结果,纱线保持了其在蒸汽处理区中达到的状态。术语“蒸汽”也代表其它气态物质。这种处理的目的是,通过确定的收缩或者膨胀来影响和控制纺织纱线的体积或密度,例如,通过有针对性的收缩可以使纺织纱线的体积,即所谓的蓬松,得以增加。这里重要的是,通过对由此处理的纱线的冷却和干燥,来尽可能完整地保持蒸汽处理区赋予纱线的物理效果的最优化和持久性;这当然也在将纱线卷绕到一个筒管的过程中和此过程后持续有效。
技术介绍
在EP 1 348 785公开了一种用蒸汽状处理物质来处理运动纱线的装置。这种装置具有多个圆柱状的,相互相叠设置的纱线处理段和纱线处理腔室。该装置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个蒸汽入口的蒸汽处理段,其前其后连接有多个分离腔室,这些分离腔室具有多个空气入口和多个冷凝物出口。这些腔室的纱线输入和输出通道有一个开口截面,该开口截面如此调节各腔室间空气和蒸汽的交换,以至在这些分离腔室里出现了一个蒸汽-空气混合气层,该气层尽可能地阻止空气进入蒸汽处理室。一个以较窄的纱线通道形式的冷拉伸段与连接在蒸汽处理室后的分离腔室相邻设置,冷空气可被吹入该纱线通道。这种装置的缺点是,冷空气输入在离蒸汽处理段下方较远的距离处发生,并且冷却是在一个很窄的通道内形成,这样一来,冷却和干燥效果很差。先决条件是,输入的冷-->空气必须相对纱线行程方向很大的距离向蒸汽处理段方向流入,这样,在蒸汽处理段的下方基本没有自主的纱线冷却或骤冷发生。问题由此产生:冷凝物究竟会形成并因此沉积在连接在该蒸汽处理段后的分离和混合腔室的什么范围内,因为冷空气入口以较长的距离并只通过该狭窄的纱线通道和该分离腔室相连。尤其不利的是,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冷凝物基本上只能沉积在狭窄的纱线通道的壁上,因此,这些冷凝物又大量地被待干燥的纱线夹杂带走。这就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将要离开装置的纱线不能保持通过热固处理所达到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如EP 1 348 785 A1所述的装置,即如此冷却和干燥经蒸汽处理后退出装置的纱线,以在卷绕到卷筒的过程中和此后尽量避免破坏纱线质量的状态变化。此任务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来完成。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装置以及具有如权利要求17所述特征的方法来实现该任务。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包括其工作方式在内的该装置的总体结构。图1表示具有接上的冷凝物排出机构的该装置的轴向截面图。图2表示在冷却腔室里的水平截面。图3是纱线处理段被接到多工位设备的控制调节系统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多个尤其是垂直重叠的并能接受蒸汽或压缩空气的腔室,相邻的腔室分别借助在中心重叠布置的纱线输入通道和纱线输出通道相互连通,其开口横截面是如此设计的,即一方面可以使纱线通过气体穿过所有腔室的纱线输入通道和纱线输出通道,而另一方面,应-->该尽量避免来自和蒸汽处理腔室相邻的那些腔室的空气的进入。该装置包括一个上侧的预腔室3,在该预腔室里装设有一个用于纱线F的喂纱辊11。在预腔室3后是一个最好由绝热材料尤其是陶瓷材料构成的混合腔室4,它包括一个空气入口4.1和一个冷凝物出口4.2。在混合腔室4的后面是一个蒸汽处理腔室5,它包括一个蒸汽入口5.1和一个可封闭的冷凝物出口5.2。在蒸汽处理腔室5的后面是一个最好由陶瓷材料构成的,相对大容量的冷却腔室6,它具有一个用于出于压力下的冷空气的空气入口6.1和一个冷凝物出口6.2。该冷却腔室6的内直径在70-90mm范围内,优选大约80mm,其高度在25-35mm范围内,优选大约30mm;蒸汽的冷凝并因此纱线的干燥基本在该冷却腔室6内进行,90%以上的冷却后出现的冷凝物沉积在腔壁上并通过冷凝物出口6.2被导走。在纱线移动路线附近结束的喷嘴13穿过空气入口6.1,根据图2,最好侧设于纱线移动路线旁边的屏板14与该喷嘴连接。在冷却腔室6后面是另一个冷却干燥腔室7,冷空气通过连接这两个腔室6、7的纱线通道流入该冷却干燥腔室,冷却干燥腔室有一个冷凝物出口7.2。在冷却干燥腔室7后面是一个末端腔室8,第二喂纱辊12安装于其中。这两个喂纱辊11、12用于无张力地或纱线张力尽量小地使纱线穿过该装置。为了避免冷凝物流入各自靠下的腔室里,在该腔室4、5、6、7的底面或纱线输出通道的区域里设有朝上突出的保持挡板4.5、5.5、6.5、7.5。而上侧的预腔室3的底面配有一个环绕纱线输出通道的缺口3.1,以便能让可能生成的冷凝物从预腔室里流走。根据图3,预腔室3的前面设有示意表示的纱线闸门30,在该末端腔室8后面也有一个纱线闸门31。纱线闸门30、31按照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细长的,彼此相对运动的导纱件,这些导纱件限定出一条纱线通道,该纱线通道被穿行纱线如此填充,以至于纱线本身构成密封件,以便尽量不使处理物质流出该装置。预腔室3和冷却干燥腔室7配备有温度传感器TK,它们与调节机构21a或21b连接,这些调节机构通过接在腔室4、6前的阀4.4、6.4来控-->制输入腔室4、6里的空气量。蒸汽处理腔室5配备有温度传感器TD,其通过一个调节机构22来控制输入蒸汽处理腔室5的蒸汽量。这两个调节机构21a、21b与调节机构22相连,以便共同调整或控制当时的压力值乃至在这些腔室里的温度值。在冷却腔室6里,在喷嘴8上方设有一个最好呈钟形朝上隆起的并直达腔室内壁的底面9,该底面具有一个居中的纱线口9.1并在其靠下的且与腔室内壁邻接的边缘的区域里具有至少一个冷凝物流出口9.2。在腔室6里,混合区大致在底面9之上,而冷却区在底面之下。呈钟形的底面9导致位于底面下的冷却区不会让蒸汽流入,因为纱线所带入的蒸汽微粒在纱线口9.1的区域从纱线上被剥离。在该底面9之上已经发生了第一次冷凝形成,此时形成的冷凝物流过在腔室6内壁区域上的冷凝物流出口9.2地流向冷凝物出口6.2。冷却干燥腔室7包括至少一个最好呈钟形朝上隆起的并直达腔室内壁的底面10,该底面具有居中的纱线口并在其下侧的与腔室7的内壁相接的边缘的区域里有至少一个冷凝物流出口10.1。最好是设置至少四个这种钟形底面10。蒸汽处理腔室5的冷凝物出口5.2通过一个冷凝物管5.3同冷凝物容器15连接,其出口能通过一个可控的阀16来关闭,而阀体16.1可以克服弹簧17的力来调整。腔室4、6以及冷却干燥腔室7的冷凝物出口4.2、6.2和7.2通过管路4.3、6.3、7.3与冷凝物排出机构23的排出通道18、19和20连接,这些通道分别有一个节流阀18.1、19.1和20.1。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入口4.1进入上混合腔室4,该混合腔室用于隔离蒸汽处理腔室5,以尽可能地防止空气进入蒸汽处理腔室5,其做法是在该混合腔室4里通过适当地控制流入该腔室4的空气来调节蒸汽/空气混合气氛。跟在蒸汽处理腔室5后面的冷却腔室6也与上混合腔室4一样用于隔离蒸汽处理腔室5而不让空气从下侧进入。其做法是,在该腔室6里,冷空气通过喷嘴/屏板系统13/14尽量紧贴着纱线输送,由此快速冷却了-->纱线,以便产生尽可能高的热固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蒸汽状处理物质处理运动纱线的装置,其具有一个柱,该柱具有多个配备纱线输入通道和纱线输出通道的并重叠布置的腔室,其中一个腔室是配备有蒸汽入口和冷凝物出口的蒸汽处理腔室(5),它的前面设有混合腔室(4),后面则设有大容量的冷却腔室(6),这两个腔室各有一个空气入口(4.1;6.1)和一个冷凝物出口(4.2;6.2),该纱线输入通道和纱线输出通道具有一个开口横截面,它一方面允许气动地穿过纱线且另一方面如此调节在腔室之间的蒸汽和空气的交换,即受调整输入蒸汽处理腔室(5)或者混合腔室(4)和冷却腔室(6)的蒸汽输入量和空气输入量的调节机构控制地,在位于蒸汽处理腔室(5)之前和之后的腔室(4;6)里调节出这样的蒸汽/空气混合气氛,即,该混合气氛尽量抑制空气进入蒸汽处理腔室(5),空气入口(6.1)在冷却腔室(6)中如此形成,以使离开的压缩空气流基本上直接地遇到自由穿过该腔室的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3-10-17 103 48 277.61.一种用蒸汽状处理物质处理运动纱线的装置,其具有一个柱,该柱具有多个配备纱线输入通道和纱线输出通道的并重叠布置的腔室,其中一个腔室是配备有蒸汽入口和冷凝物出口的蒸汽处理腔室(5),它的前面设有混合腔室(4),后面则设有大容量的冷却腔室(6),这两个腔室各有一个空气入口(4.1;6.1)和一个冷凝物出口(4.2;6.2),该纱线输入通道和纱线输出通道具有一个开口横截面,它一方面允许气动地穿过纱线且另一方面如此调节在腔室之间的蒸汽和空气的交换,即受调整输入蒸汽处理腔室(5)或者混合腔室(4)和冷却腔室(6)的蒸汽输入量和空气输入量的调节机构控制地,在位于蒸汽处理腔室(5)之前和之后的腔室(4;6)里调节出这样的蒸汽/空气混合气氛,即,该混合气氛尽量抑制空气进入蒸汽处理腔室(5),空气入口(6.1)在冷却腔室(6)中如此形成,以使离开的压缩空气流基本上直接地遇到自由穿过该腔室的纱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入口(6.1)具有一个结束于纱线移动路线附近且最好由隔热材料制成的喷嘴(13),一个位于纱线移动路线侧旁的屏板(14)与该喷嘴的开口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腔室(4)和冷却腔室(6)由一种导热性差的材料且最好是陶瓷材料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腔室(6)具有在70-90mm范围内,优选大约80mm的内直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腔室(6)具有在25-35mm范围内,优选大约30mm的高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该喷嘴(13)上方的冷却腔室(6)里至少设有一个最好呈钟形朝上隆起的且直达腔室内壁的底面(9),该底面具有一个居中的纱线口(9.1)并且在其靠下的并与腔室内壁邻接的边缘的区域里具有至少一个冷凝物流出口(9.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具有一冷凝物出口(7.2)的冷却干燥腔室(7)与跟在蒸汽处理腔室(5)后面的冷却腔室(6)连接,该冷却干燥腔室有至少一个最好呈钟形朝上隆起的并直达腔室内壁的底面(10),所述底面具有居中的纱线口并且其靠下的且与该冷却干燥腔室(7)相邻接的边缘的区域里具有至少一个冷凝物流出口(10.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装置上、下端的区域里设有喂纱辊(11,1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喂纱辊(11)布置在接在一个该混合腔室(4)前的预腔室(3)里,另一喂纱辊(12)安置在一个跟在该冷却干燥腔室(7)后的末端腔室(8)中。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蒸汽处理腔室(5)的冷凝物出口(5.2)可以封闭。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蒸汽处理腔室(5)的冷凝物出口(5.2)通过一个冷凝物管路(5.3)与一个冷凝物容器(15)相连,其出口通过一个可控的阀(16)可以封闭。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16)的阀体(16.1)可以克服一弹簧(17)的力来调节。1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冷却腔室和冷却干燥腔室(4;6;7)的冷凝物出口(4.2;6.2;7.2)通过管路(4.3;6.3;7.3)与排出通道(18;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格弗里德布伦克
申请(专利权)人:索若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