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染色筒子的方法和卷绕连续供给的纱线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622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染色筒子的方法和卷绕连续供给的纱线的装置。在该方法中,连续供给的纱线(16)在具有多个卷绕头(2)的纺织机的卷绕头上卷绕在纱管上,以形成交叉卷绕筒子(5),该交叉卷绕筒子(5)然后经受染色处理,其中,为了保护待卷绕的纱线层,首先在所述纱管上施加缓冲绕线,该缓冲绕线在横动区域上覆盖所述纱管表面,并且其中在所述缓冲绕线被卷绕之后,为了卷绕所述纱线(16)以形成所述交叉卷绕筒子(5),切换到不同的卷绕方法,其中,所述缓冲绕线以恒定卷绕比卷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生产染色筒子的方法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染色筒子时,将纱线卷绕在纱管上来形成交叉卷绕筒子,该交叉卷绕筒子被供应给随后的染色处理。为了进行染色处理,在生产交叉卷绕筒子时,使用这样的纱管,该纱管的外表面被构造成可渗透染色液体。因此,该外表面可设有孔或具有网格结构。这种纱管通常由防锈金属,也就是所谓的弹簧钢丝纱管构成,或者由塑料材料构成。当进行染色处理时,尤其在染色处理之后,在染色筒子的内纱线层上会出现光泽点和压力点或者不均匀的染色分布。为了避免这些缺陷,将纸过滤器或者所谓的非纺织套筒套在纱管上,或套在以随机卷绕而卷绕在纱管上的纱线层上,从而利用所谓的缓冲绕线(cushioning winding)来保护内纱线层。此外,为了保护染色筒子上的内纱线层,在开始卷绕处理时还使用纸过滤器、非纺织或卷绕的纱层作为支撑。卷绕头在开始卷绕时可以以高转动速度进行运转,因此在这些卷绕头处可以以相对较高的卷绕速度、并且同时以相对较高的卷绕加速度进行运转。套筒或缓冲绕线也用于避免内纱线层在染色期间纱管压缩过程中损坏。这是必要的,尤其在使用弹簧丝纱管时,而且在纱管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即使在卷绕处理期间,缺少套筒也会导致已经卷绕的纱线在染色筒子运转期间就已经被毁坏。从DE 195 20 957 A1公知,当在空的筒子上放置纱线时,一些纱线层最初作为所谓的缓冲绕线来卷绕。当缓冲绕线达到特定的层厚时,切换到优选的卷绕方法,以形成实际的染色筒子。如所述的那样,缓冲绕线以随机卷绕的方式而被卷绕,从而这会导致所形成的缓冲绕线具有相对较大的层厚,这是因为在为了保护内纱线层而在纱线横动区域上使纱管表面被完全覆盖之前,使在纱线传送期间在纱管上形成的完全菱形闭合需要较大的纱线长度。如果在染色筒子随后的进一步处理中必须废弃缓冲绕线,则这会导致高的材料损失。相比之下,使用经济的纸过滤器或非纺织物具有的缺点在于,将其施加在纱管上需要相当多的手动劳动。使用纸过滤器和非纺织物的另一缺点在于,存在纱线的外来纤维污染的问题,尤其在对交叉卷绕筒子进行染色时,这是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得可实现缓冲绕线的保护作用,同时具有较少的纱线损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关于所述方法和所述装置的目的分别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和权利要求8的特征部分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以恒定卷绕比卷绕缓冲绕线。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发现,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精密卷绕的闭合致密结构在短时间之后就已经足以保护位于其上的主绕线,而且还因为由所述卷绕形成的孔隙的均匀分布而首先确保了染色液体的非常均匀的渗透和分布。如果随后废弃了该层,则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为该目的而未使用的纱线长度。尤其是为了保护内纱线层而使用的缓冲绕线被放置成这样,即在卷绕期间所形成的菱形实际上完全系统地闭合。通过适当地选择恒定卷绕比,特别是会导致闭合精密卷绕的恒定卷绕比,则会实现这一点,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纱线长度。为了尽可能快地完成缓冲绕线的卷绕,并且使形成所述缓冲绕线所需的层厚最小因而减小所施加的纱线长度,以高卷绕比卷绕所述缓冲绕线,尤其以至少5的卷绕比,具体在5~15之间的卷绕比以及小纱线间距卷绕所述缓冲绕线。具体地说,高卷绕比会避免根据现有技术在弹簧钢丝纱管上随机卷绕而施加的缓冲绕线的其它缺点。在这种情况下,弹簧钢丝纱管的钢丝结构的光滑表面也使得待施加的纱线成为非均匀沉积的缓冲绕线。这导致纱线向纱管中央迁移,在该处形成粗节纱。在形成所述缓冲绕线时根据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高卷绕比使得纱线沉积在纱管上,从而减小了纱线的轴向力分量。这会导致作为缓冲绕线而沉积的纱线向纱管中央的迁移减少,尤其在使用弹簧钢丝纱管时。还可以通过在缓冲绕线积累期间以目标方式调节的低卷绕速度来促进为了缓冲绕线而沉积的纱线的精度。具体地说,在所述缓冲绕线的卷绕之后,可以切换到作为所述卷绕方法的随机卷绕。切换到随机卷绕的卷绕方法具有的优点在于,相比于精密卷绕,以更小的筒子密度生产交叉卷绕筒子,该更小的筒子密度比用精密或分级精密卷绕连续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更适合于随后的染色处理。缓冲绕线形成用于开始卷绕纱线的合适的先决条件,如果在从缓冲绕线到随后卷绕以形成交叉卷绕筒子的纱线层的过渡处预先进行纱线层的切断,则在形成缓冲绕线之后该先决条件可能是必需的。有利的是,为了简化所述方法并提高染色筒子的可操作性,可以设置成在纱线层从缓冲绕线到待以随机卷绕来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过渡处切断纱线。这使得可以将留在纱管上的缓冲绕线供应到进一步的处理操作,这仅对待处理的纱线有较低的品质要求。另外,可以在切断后将纱线头放置在缓冲绕线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预备纱线或无需预备纱线而将该纱线头卷绕在缓冲绕线上。在所述方法的优选改进例中,纱线可以短暂地超过纱管的传送宽度卷绕,从而形成邻近缓冲绕线定位的纱线回退(back-off)。因而省却了卷绕开始(winding start),该卷绕开始本来是必要的,这是因为在缓冲绕线从随后卷绕在染色筒子的纱线层上的过渡处切断了纱线层。而且邻近缓冲绕线定位的回退纱线可以在通过操作人员移除染色筒子之前切断,从而使缓冲绕线留在纱管上。作为另选方案,可以卷绕待卷绕在缓冲绕线上的纱线层,而无需在过渡处预先切断纱线层。这使得可进一步利用先前卷绕的层作为染色筒子随后处理时的缓冲绕线。这样可进一步减少纱线废弃。在缓冲绕线的形成完成之后,切换到可以为染色筒子的生产而预定的不同方法,具体切换到随机卷绕。该另选方案可优选用于这种情况,即,在随后染色筒子的进一步处理中对形成缓冲绕线的纱线层的品质要求较低的情况。根据权利要求8,提出了所述装置具有控制机构,设置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驱动器,从而首先以恒定卷绕比在纱管上卷绕缓冲绕线,并且在缓冲绕线卷绕之后,切换到不同的卷绕方法。附图说明下面将借助于附图所示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表示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头;图2示意性地表示根据图1的纱线横动机构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意性地表示用于卷绕连续地供应给纱管的纱线16以形成交叉卷绕筒子5的装置(在本示例中为所谓的自动交叉卷绕机1)的工作站2的侧视图。在这种自动交叉卷绕机1的工作站2上,如所公知的那样,并因而不再更详细地描述,重绕在环锭纺纱机上生产的精纺管纱3来形成大容量交叉卷绕筒子5。交叉卷绕筒子5供给随后的染色处理,该染色处理完成生产染色筒子的操作。在生产完交叉卷绕筒子5之后,通过自动操作的服务单元(未示出),优选是通过交叉卷绕筒子交换器将该交叉卷绕筒子5沿着机器的长度传送到交叉卷绕筒子输送机构7,并且输送到布置在机器末端处的筒子装载站等。这种自动交叉卷绕机1通常还具有呈筒子和纱管输送系统6形式的供应机构。精纺管纱3或空的纱管在该筒子和纱管输送系统6中的输送盘11上旋转。在图1中仅示出了该纱管输送系统6的管纱供应部分24、可以以往复方式驱动的存储部分25、通向卷绕头2的横向输送部分26之一以及纱管回收部分27。作为纱管输送系统6的另选示例,也可以使用循环管库(r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生产染色筒子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连续供给的纱线(16)在具有多个卷绕头(2)的纺织机的卷绕头上卷绕在纱管上,以形成交叉卷绕筒子(5),该交叉卷绕筒子(5)然后经受染色处理,其中,为了保护待卷绕的纱线层,首先在所述纱管上施加缓冲绕线,该缓冲绕线在横动区域上覆盖所述纱管表面,并且其中在所述缓冲绕线被卷绕之后,为了卷绕所述纱线(16)以形成所述交叉卷绕筒子(5),切换到不同的卷绕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绕线以恒定卷绕比卷绕。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伯特吕斯肯斯赫尔穆特科伦沃尔夫迈克尔鲁彼得格尔登安斯加尔帕申克劳斯坎普豪森
申请(专利权)人:索若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