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合成树脂转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8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一钩体(11b)和一止动件(11c)的合成树脂转钩(1),其中止动件(11c)包括:一自基部(11a)突伸出来的底端部(11c-1);一弧形部(11c-2),它与底端面(11c-1)形成一体,并朝着钩体(11b)的一内表面突伸大体上呈C形或U形,并且在底端部(11c-1)和钩体(11b)之间向外开口;以及一舌件部(11c-3),它自弧形部(11c-2)向上延伸至钩体(11b)弧形端部(11b’)的一内配合面(11b″)。当弧形部(11c-2)弹性变形时,底端部(11c-1)起一防护壁的作用。利用弧形部(11c-2)的上述结构以及在最初模制时其所发生的收缩,在模制时,将舌件部(11c-3)设置在钩体(11b)的一前端内配合面(11b″)内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各种包袋、背包等类似物中使用的合成树脂转钩。近年来,人们已越来越多的使用合成树脂转钩来替代金属转钩,这是由于合成树脂转钩与金属转钩相比,其所需的零部件数量较少,而且合成树脂转钩可以保证较佳的生产率,并且重量较轻且价格便宜。相反,金属转钩则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因此,其装配作业就需要更多的步骤,从而导致其价格更高。此外,由于金属转钩难以漆上耐用的颜色,因此,它缺乏时髦的外观,故不适用于旅行包、肩包或其它类似物。因此,金属转钩的使用仅限于一些特定区域,例如价格昂贵的商品。在例如已公开的日本专利出版物No.9-32839中揭示了合成树脂转钩的一个例子。这种合成树脂转钩包括一自基部突伸出来的钩体;以及一自该基部、朝着钩体顶端突伸出来并可围绕其底端弹性变形的止动件。所述钩体或止动件具有一自其内表面、朝着止动件或设置在底端附近的钩体突伸出来的突起,而且该突起的前端高度是这样设定的,即,当止动件变形时,在所述底端的弹性极限内,所述突起可以与止动件内表面或钩体内表面相接触。在该出版物所揭示的转钩中,由于钩体和/或止动件具有突起,所述突起具有朝向一位于其底端部内表面上的配对物的理想高度,即使将一很大的外力作用于止动件的底端部,藉助前述突起,可以防止止动件发生超过弹性极限的变形,这样,就可以可靠地防止止动件的底端部断裂,而所述底端部是最容易断裂的部分。此外,由于设置该突起可以防止一与带子端部相连并与钩体啮合的环状物移动至钩体底端和止动件之间,即使藉助所述环状物将一外力作用于钩体的外部,所述环状物也可藉助突起而从止动件的底端移动至其前端,从而可以防止止动件的底端受损。但是,在上述出版物所揭示的转钩中,由于设置有自钩体或止动件的内表面突伸出来的突起,因此,在该突起与止动件或钩体的对置内表面相接触之后,当止动件朝着钩体内表面方向弹性变形时,一旋转底端将从所述基部上的一突起端朝着钩体一前端移动至侧面上的突起的一边缘,旋转量被大大降低。因此,如果需要形成一足以使与带子相连的环状物与钩体相啮合的敞口空间,那么,所述钩体的深度和高度必须大于传统的钩体。结果,就会产生一不良后果,即,转钩本身要被放大。如果将一超过上述弹性极限的外力在相对突起而言靠近钩体前端的地方施加于所述止动件上,则所述止动件可能会在钩体前端侧面上的突起边缘处发生断裂。正如例如美国专利No.5,146,657中所揭示的那样,传统的合成树脂转钩被形成为止动件稍稍偏离钩体的前端外表面,而在成形之后,止动件发生弹性变形而配合在一位于钩体前端的一内配合面上。因此,为此而进行的工作量是不能被忽视的,这样就对生产成本就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合成树脂转钩,其中,一钩体的长度和深度可以被设定成如同传统型转钩,一止动件比传统型转钩更容易弹性变形,这样,就不用担心如果将一很大的外力施加于止动件上所述止动件可能会断裂,而且止动件可以被做成这样,即,无需特殊作业就可以使它与钩体的内表面相接触。上述目的可以由本专利技术有效地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树脂转钩,它具有一自基部延伸的钩体;以及一止动件,它向上延伸至所述钩体的一弧形端部,并可围绕其底端弹性变形,其特点是,所述止动件包括一自所述基部突伸出来的底端部;一弧形部,它与所述底端部形成一体,并朝着所述钩体的一内表面突伸大体上呈C形或U形,并且在所述底端部和所述钩体之间向外开口;以及一舌件部,它自所述弧形部向上延伸至所述钩体弧形端部的一内配合面。所述止动件的所述底端部与弹性变形并不直接相关,并且做成即使将一很大的外力施加于其上,其底端也不会断裂。另一方面,尽管所述钩体和带连接环在设计、结构和工作效应上与传统的有所不同,但所述钩体和带连接环却与传统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将一普通大小的外力施加于所述止动件的舌件部,该外力的大部分将用于弧形部的弹性变形,这样,舌件部的前端就可以顺畅地与钩体的一内表面接触。如果撤去前述外力,所述弧形部将回复到其原始形状。借助所述恢复作用,舌件部将回到其原始位置,从而使其在钩体的弧形端处与内配合面相接触。如果将一很大的外力作用于所述止动件的底端部上,由于其硬度和强度要高于其它部分,故所述底端部也不会发生弹性变形,且不会进而断裂的。此外,所述止动件对于所述弧形部具有一阻挡作用,由此可以防止弧形部和舌件部发生断裂。本专利技术的止动件的前述结构对于高效率地制造转钩来说是有效的。通常,在模制时,当将一模制制品从注塑模腔中取出时,所述模制制品将收缩。尤其是当模制制品呈C形或U形时,由于模制时模制制品的温度分布不同,以致所述制品收缩成其敞口的侧端部彼此相互靠近。根据本专利技术,尽管所述模腔设计成舌件部的一端稍稍偏离钩体的前端内配合面,如果弧形部被构成为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那么,在模制之后,所述弧形部将因收缩而朝着以使两开口端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变形。其结果,舌件部的一端可与钩体的前端内配合面相接触或相互接近直至这样一种程度转钩未失去作用。按照传统,转钩是被模制成止动件的一前端位于钩体的弧形端的外侧,而且在模制之后,止动件会弹性变形,以致所述前端就与钩体的一内表面上的所述前端配合面线啮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免除这样一种作业,即,藉助使止动件弹性变形,将其前端制造成与设置在钩体一内表面上的前端配合面相配合,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可以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即,舌件部的前述收缩非常小,这样在舌件部端部和钩体制品之间就有一间隙,该间隙太大从而不能保持转钩起作用。因此,较佳的是,将一突起设置在转钩的内配合面上,所述突起朝着所述舌件部突伸出来。在所述模具中,如果用来模制突起的模腔形成为与用来模制钩体的内装配端面的模腔连通,则所述突起的突起端几乎不能与舌件部的端部相接触,这样转钩就可能会失去功效。因此,较佳的是,借助模制,在所述突起的突起端形成一薄部,使它与舌件部的前端外表面连成一整体。换言之,在模具内,用来模制所述突起的模腔是被制成为与用来模制所述钩体的内装配端面模腔和用来模制所述舌件部端部的模腔相连通。在这种情况中,在用来模制所述突起的模腔和用来模制所述舌件部端部的模腔之间的沟槽就形成得非常窄。采用这种设置方案,当进行模制时,所述突起的顶端和所述舌件部的端部可借助一薄部而连接起来,而且,在模制时,可以将舌件部的端部定位得靠近所述突起的端部。由于这种连接较薄,因此,它可以在模制之后的首次使用时很方便地断裂,而且,所述舌件部的端部可以与突起的端部可靠接触,或者有一足够小的间隙,从而可以保持住转钩的功效。较佳的是,设置一连接件,从而可以将一所述止动件弧形部内的那一最靠近所述钩体内表面的区域与所述钩体的那一面临着上述区域的内表面区域连接成一整体。所述止动件的弧形部很容易因模制过程中发生的收缩而变形,从而离开钩体的内表面。所以,当将一很大的外力施加在止动件上时,它可以在一与基部相连的部分处发生断裂。当止动件的那一最靠近钩体内表面的区域和相面对的钩体内表面区域可借助小连接件而连接起来时,可以防止模制过程中因收缩变形而使止动件移动离开钩体的内表面。而且,即使将一很大的外力作用在止动件上,易变形的舌件部也能在所述连接件处弹性变形,从而可以防止诸如断裂之类的问题。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树脂转钩(1),它具有:一自基部(11a)延伸呈一钩子形状的钩体(11b);以及一止动件(11c),它向上延伸至所述钩体(11b)的一弧形端部(11b’),并可围绕其底端发生弹性变形,所述转钩的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11c)包括 :一朝着与所述钩体(11b)相同的方向、自所述基部(11a)突伸出来的底端部(11c-1);一弧形部(11c-2),它与所述底端部(11c-1)形成一体,并朝着所述钩体(11b)的一内表面突伸大体上呈C形或U形,并且在所述底端部(11c-1)和所述钩体(11b)之间向外开口;以及一舌件部(11c-3),它自所述弧形部(11c-2)向上延伸至所述钩体(11b)弧形端部(11b’)的一内配合面(11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的场博嗣上原亮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