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78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该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包括:减震器塔本体、减震器安装结构、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减震器塔本体、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一体铸造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减震器塔本体、减震器安装结构、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铸造集成在一体,提高了结构总成的模块化程度、刚度和强度。

A structural assembly of a shock absorber tow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ucture assembly of a shock absorber tower, which consists of a shock absorber tower body, a shock absorbe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 first control arm mounting structure, and a second control arm mounting structure; the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structure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shock absorber tower; the first control arm is installed. The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control arm mounting structure are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side wall of the shock absorber tower body; the shock absorber tower body, the shock absorbe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first control arm mounting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control arm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molding. The invention integrates the shock absorber tower body, the shock absorbe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first control arm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control arm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to one, and improves the modularization, stiffness and strength of the structur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震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集成减震器塔结构总成。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上,减震器塔与悬架系统的减震器、减震弹簧连接,对于配置复杂悬架结构的车型,除减震器、减震弹簧外,控制臂也在减震器塔上连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路面产生的载荷通过悬架系统、减震器塔输入到车身上,因此,减震器塔是汽车车身上的关键部件,其结构较为复杂,对汽车的舒适性、操纵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减震器塔总成通常都包括拼焊固定的多个钢制冲压件或机加工件,通过优化各钢制冲压件或机加工件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实现整体强度和刚度的提升,如中国专利号CN201620776905.2公开的一种乘用车前减震器座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前减震器座01(相当于即减震器塔本体),还包括一四周带有裙状翻边的增强板02,所述裙状翻边包括在增强板上部的与前轮罩侧加强板配合的上部翻边021和在增强板下部的与前减震器安装座01相配合的下部翻边022;上部翻边通过焊点(图中圆圈所示位置)与前轮罩侧加强板05焊接连接,下部翻边通过焊点(图中圆圈所示位置)与前减震器安装座1焊接连接;所述增强板上纵向设有若干折状突起03,根据增强板的大小,通常为3个突起,所述折状突起与增强板连接的部位设有加强筋04,且在所述增强板上设有用于确定增强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孔06和安装发动机盖的锁拉线08的发动机盖锁拉线的安装孔07。该减震器座01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与钢制冲压件或机加工件拼焊,采用的钢制冲压件或机加工件多达十几种,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减震器塔总成的爆炸示意图。现在技术中的这种减震器塔总成采用多个相互拼焊连接的部件,模块化程度低,各部件的强度的不统一、各部件的空间布置位置存在的误差和各部件之间焊接连接的存在均会导致减震器塔总成的强度和刚度不能够得到保证;再者,由于采用多个拼焊的钢制冲压件或机加工件,在进行强度和刚度提升时工作强度较大,由于牵涉部件过多,难以保证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集成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所述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包括:减震器塔本体、减震器安装结构、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减震器塔本体、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一体铸造成型。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减震器安装板和减震器安装立壁;所述减震器安装立壁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安装板的周缘,并向所述减震器安装板朝向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减震器塔本体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均包括控制臂安装套筒和安装套筒加强筋;所述控制臂安装套筒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并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安装套筒加强筋,沿平行所述控制臂安装套筒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控制臂安装套筒周围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器塔结构总成还包括外部垂向加强筋组和内部垂向加强筋组;所述外部垂向加强筋组和所述内部垂向加强筋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和所述第一侧壁内表面上,且位置相对;所述外部垂向加强筋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内部垂向加强筋组三者一体铸造成型。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器塔结构总成还包括外部侧向加强筋组和内部侧向加强筋组;所述外部侧向加强筋组和所述内部侧向加强筋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和所述第二侧壁内表面上,并位置相对;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为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两相对侧壁;所述外部侧向加强筋组、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内部侧向加强筋组三者一体铸造成型。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外部侧向加强筋组包括一条外部侧向环状加强筋和至少一条侧向辐射加强筋;各所述侧向辐射加强筋以辐射状态设置,且各所述侧向辐射加强筋与所述外部侧向环状加强筋均呈十字交叉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内部侧向加强筋组包括至少两条侧向加强筋,各所述侧向加强筋平行设置,且所述侧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侧壁的两相对侧边。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器塔结构总成还包括内部正X向加强筋组和内部负X向加强筋组;所述内部正X向加强筋组和所述内部负X向加强筋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两相对端的内表面上,并均与所述减震器塔本体一体铸造成型。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两相对端还分别设有第一线束固定件和第二线束固定件。如上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壁的厚度为2.5mm-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减震器塔本体、减震器安装结构、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铸造集成在一体,提高了结构总成的模块化程度、刚度和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减震器塔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减震器塔总成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的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的A-A方向断面图。附图标记说明:01-前减震器座,02-增强板,021-上部翻边,022-下部翻边,03-折状突起,04-加强筋,05-前轮罩侧加强板;06-定位孔,07-锁拉线,08-安装孔,09-钢制冲压件,010-机加工件;11-前侧边梁,12-铝合金减震器塔,13-前轮罩板,14-发动机舱纵梁,15-前围总成;20-减震器塔本体,201-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1-减震器安装结构,210-减震器安装板,211-减震器安装孔;212-减震器安装立壁;22-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1-控制臂安装套筒,222-安装套筒加强筋;23-外部垂向加强筋组;24-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5-外部侧向加强筋组;251-侧向辐射加强筋,252-外部侧向环状加强筋;26–内部正X向加强筋组;27–内部垂向加强筋组;28–内部负X向加强筋组;29–内部侧向加强筋组,291-加强筋;30–第一线束固定件,31–第二线束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请参考图3所示,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包括减震器塔本体20、减震器安装结构21、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减震器安装结构21固定设置在减震器塔本体20的顶部,用于安装减震器。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均固定设置在减震器塔本体20的第一侧壁201的外侧;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控制臂和第二控制臂。减震器塔本体20、减震器安装结构21、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包括:减震器塔本体(20)、减震器安装结构(21)、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21)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20)的顶部;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所述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20)的第一侧壁(201)的外侧;所述减震器塔本体(20)、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21)、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一体铸造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包括:减震器塔本体(20)、减震器安装结构(21)、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21)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20)的顶部;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所述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20)的第一侧壁(201)的外侧;所述减震器塔本体(20)、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21)、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一体铸造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21)包括减震器安装板(210)和减震器安装立壁(212);所述减震器安装立壁(212)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安装板(210)的周缘,并向所述减震器安装板(210)朝向所述减震器塔本体(20)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减震器塔本体(2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22)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24)均包括控制臂安装套筒(221)和安装套筒加强筋(222);所述控制臂安装套筒(221)穿过所述第一侧壁(201)并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201)上;所述安装套筒加强筋(222),沿平行所述控制臂安装套筒(22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控制臂安装套筒(221)周围的所述第一侧壁(201)的外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塔结构总成还包括外部垂向加强筋组(23)和内部垂向加强筋组(27);所述外部垂向加强筋组(23)和所述内部垂向加强筋组(2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201)的外表面上和所述第一侧壁(201)内表面上,且位置相对;所述外部垂向加强筋组(23)、所述第一侧壁(201)和所述内部垂向加强筋组(27)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洪贵唐程光鲁后国唐淳张顺蒋新亮牛瑞丽欧阳俊珩李铁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