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心式纺纱装置内生产管纱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62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离心式纺纱装置内生产管纱的方法,当离心纺纱装置内纺纱起动时,导纱器为使纱卷绕成纱饼而进一步往纺纱罐内移动之前,导纱器以其管口首先进到纺纱罐内一个以后铺绕纱饼纱层区域的上部位置,并在此区域位置为以后形成管纱的留头纱而铺绕了数圈新纺成的纱,从而在后道工序加工以前很容易找出纱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纺纱时,先是在纺纱罐内纺成所谓的纱饼,然后纺饼再络纱到一空筒管上,即产生一枚管纱。纺纱罐内最外的纱层倒筒后是处在筒管的最里层。倒筒后,纱头(端)松散在管纱主体上或它的上端或下端,要视纺纱罐纺纱起动后第一个纱圈卷绕所处的位置而定。根据大家知道的DE 41 03 711 A1专利生产的纺饼倒筒时,纱头在倒筒后停留在管纱主体上。而根据EP 0 504 615 B1所述的一种离心纺纱装置生产的纱饼,倒筒后纱头则位于管纱的上部边缘或下部边缘。管纱在后道工序前必须先找出纱头,这项工作费时而需要在纺纱和络筒工序之间进行纱线准备工作。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离心纺纱时就已经考虑到以后可更方便地找寻纱头。解决这项任务在于当离心纺纱装置内纺纱起动时,导纱器为铺绕纱饼纱进一步进入纺纱罐之前,导纱器以其管口在纺纱罐中首先移动到一个以后铺绕纱饼纱层区域的上部位置,在该位置上为后来形成管纱留头纱而卷绕了数圈新纺成的纱。藉助本专利技术纺纱起动,在管纱上总是形成留头纱卷绕。它是在管纱上端的空筒管上绕上数圈纱圈而成。当纱饼纱重绕到一空筒管时,待纱饼已经将纱绕到筒管上之后,作为最后一步是带纱头的留头纱圈应卷绕到管纱上端筒管的一规定位置上。这样,纱头在每个管纱上始终处于同一位置,因此便于寻找。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形成留头纱卷绕的纱层是在纺纱时最先铺绕的,因此即使管纱出现一次断纱后,在管纱筒管所规定的位置上仍有可获得的纱头。由于已经有了上述的留头纱圈,就不需要在将管纱送到一台络筒机加工时,先送到一个准备站去找出纱头并将纱头卷绕到筒管的一规定位置。特别是细支纱时,在一台络筒机的络纱锭位上将留头纱圈从筒管上吸出或吹下来可能是困难的。如果留头纱卷绕是用纺出的粗支数纱饼纱的话,则有利的。留头纱圈在进行络筒过程之前要去除掉,所以留头纱有偏差的支数不起到干扰作用。届时留头纱较容易操作,特别是进行吸出或吹下来。改变纱支数可以在纺纱起动时通过降低牵伸来达到。根据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较详细的说明。共展示5个图,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台离心式纺纱机上的一个纺纱锭位;图2表示为形成留头纱圈在管纱筒管上所规定的纱圈卷绕结构以及引入到管纱主体的纱圈;图3是一枚管纱筒管上的留头纱圈结构,其管纱是从一个纺纱罐按照图2进行退绕倒成筒的;图4表示为形成筒管上所规定的留头纱圈所规定的纱线卷绕结构以及从管纱主体带出的纱圈;图5是一枚管纱的留头纱圈结构,其管纱是从一个纺纱罐按照图4进行退绕倒成筒的。图1中的离心纺纱装置是用1表示的。这个离心纺纱装置是一台离心式纺纱机上许多纺锭中之一中。这里特为理解本专利技术而把突出的特征作了图示和说明。纺纱用的离心纺纱装置1有由两对牵伸罗拉3和4以及一对送出罗拉5组成的一个牵伸装置2。粗纱6在牵伸装置2内牵伸成一根须条7。该须条7通过一个有可调压缩空气管路8a的固定的喷射器8,在纺纱起动时被吹入到导纱器9中。离心纺纱装置1是由一个控制装置10控制。后者通过相应的控制及信号线路同离心纺纱装置的各机组、传感器和电动机相连接。例如须条7喂入到导纱器9,是由一个传感器11监控并通过信号线路11a向控制装置10发送信号,控制装置即开始纺纱起动。藉助喷射器8进入到导纱器管9的须条7从导纱器管9的管口12出来,使已加拈的纱14绕贴于纺纱罐的内壁13i上成为纱饼15的形式。纺纱罐13,其轴承和传动相当于如DE 42 08 039 A1专利中所述的那种型式。纺纱罐比如可以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制造,同时也是他的传动马达16的转子。为此一个鼠笼型转子17安置在纺纱罐13的圆周上。定子线圈18按鼠笼型转子17的高度环绕着纺纱罐13。纺纱罐13的支座是在磁性轴承19内。该轴承是通过线路19a与控制装置10相连接的,使纺纱罐13的位置能够稳定。纺纱罐的轴承以及他的传动于本文只作为例子表达。它们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对象,也可能有众所周知的其它形式中的一种。作为导纱器9的升降机构,在本文所述实施例子中是在机器支架21上安装了一个气动或液压的定位气缸20,由线路20a控制的气缸活塞22,使导纱器9以及其它导纱器进行升降运动的导纱板23能够上和下运动。升降机构不单单是起到使纱14逐渐绕成纱层的升降运动24,而且还起到象一台环锭细纱机的钢领板形式的往复升降运动25。以这样一种形式形成纱饼15的纱层26。即纱饼15的纱层16重绕到一根筒管后,形成如环锭细纱机所生产的一枚管纱。升降机构27安装在纺纱罐13的下部。一个液压或气动的定位气缸29的活塞28,对准于导纱器9的延长方向支承着一个平台30。在该平台30上有一个圆盘形带心轴32的运载插座31,其上插入一根供络纱用的空筒管33。定位气缸29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0的控制线路29a来控制上升或下降,即当纱饼15成形结束,空筒管33提升到纺纱罐13内进行纱饼的倒筒。上述形式纱饼倒筒用的空筒管定位和操作是一个实施例子,它也可用其它合适的一种布置来取代,即一根空筒管进入到固定安装的纺纱罐内进行倒筒。纺纱罐13的纵截面不仅展示纱饼15的结构,而且还展示按本专利技术设计所形成管纱留头纱的纱圈卷绕34以及是由少数新纺出的纱的纱圈35组成。纱圈卷绕34是在纱饼15之上的区域36进行的。纱圈卷绕34至纱饼15的间距37是微小的,大约3至5mm。在下列的图中较详细叙述两种不同实施方式来形成管纱留头纱圈卷绕和结构。图2表示按图1纱饼15成形时的纺纱罐13。从图清楚看到,为形成管纱留头纱的纱圈卷绕34的少数纱圈35。纺纱起动时,首先导纱器9及其管口12按箭头38下降到纺纱罐13的区域36内,即纱饼15卷绕的纺纱罐区域的上部。在箭头38尖顶处开始纱起始端39的卷绕,并在纺纱罐13的内部容积13i上形成第一个纱圈40。此时牵伸装置2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0作这样的调整,即当生产留头纱时降低牵伸使纺出的纱要比生产纱饼时的纱支数较粗些,但文中未作出图示。当纺纱罐13按箭头方向41旋转时,还有两个纱圈35是在导纱器9慢慢按箭头42下降时卷绕的。然后导纱器9按箭头方向43顺利的跨接到如纱圈之间间隙那样的留头纱卷绕34和纱饼15之间的隔距37上。当导纱器9的管口12已下降了隔距37的长度后,牵伸又重新调回到规定的纺纱支数,纺饼15的成形即开始藉助使导纱器9向下运动44所作往复的升降运动45进行纱层卷绕,正如同生产环锭管纱时的升降运动那样。如果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一个纱饼要倒筒到一空筒管33时,则纱饼15先行络纱到筒管33上成为管纱46。留头纱卷绕34是在最后进行的。这里纱的运行是从管纱46向着筒管顶端33e方向卷绕到筒管33形成纱圈35,在该处作为最末的纱圈40是带有纺纱起动的纱线起始端39。从图中清楚看出,筒管33上的多个纱圈35要多于纺纱罐13所纺的纱圈。根据筒管33的直径比纺纱罐13的直径小,纱圈35的圈数要比纺纱罐13内的多,筒管33上的纱圈35的相互间距是为了能看清纱圈数而夸张的描绘的。实际上纱圈是相互紧密排列或者甚至是部分重叠的。这种留头纱34的少数线圈35是在络筒机的络纱锭位上,由于其位置便于吸取或吹出来,使捕纱管能为络筒或纱线结头夹持纱。按图4和图5的实施例子表明,形成管纱上的留头纱圈134,它的结构与前述的纱圈卷绕34有所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从纱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一离心式纺纱装置中生产一枚管纱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纺出的纱先通过导纱器绕贴于一纺纱罐的内壁形成纱饼,紧接着重绕到一筒管上产生管纱,其特征在于,当离心纺纱装置内纺纱起动时,导纱器为铺绕纱饼进一步进入纺纱罐之前,导纱器以其管口在纺纱罐中首先移动到一个以后铺绕纱饼纱层区域的上部位置,在该位置上为后来形成管纱留头纱而卷绕了数圈新纺成的纱。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维尔茨
申请(专利权)人: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