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62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个似罐子或管形物体中把纺成的纱卷绕成所谓的纱饼,然后必须把该纱饼倒筒重绕到放置在纺纱罐中的一根空筒管上,所成型的这枚管纱可以放到一台络筒机上进行络筒。导纱管由载纱筒管(12,12′)组成,此载纱筒管完成纱饼(71)的倒筒卷绕后并进行下一次新的纺纱过程时,可以和一根没有卷绕纱的载纱筒管进行交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纺纱装置。离心纺纱是在一个似罐子或管形物体中把纺出的纱卷绕成所谓的纱饼。该纱饼必须再重绕到位于纺纱罐内的一根空筒管上,从而形成大家熟知的环锭细纱机纺出的那种管纱。这种管纱以后可放到一台络筒机上进行络筒。与环锭细纱机相对比,离心纺纱则要求多一道工艺步骤。为了能使纱饼倒筒到空筒管上和管纱更换的加速和自动化,从DE43 24 039A1专利说明得知,纺纱时这些空筒管是由导纱器握持并在纱饼倒圆筒之后自动地放到一运输系统的运载插座上,而空筒管亦可以用此运输系统运送。按照大家所知的这种落纱工艺,要求带筒管的管纱必须在总长度时从导纱管拔取下来以及空筒管必须放入到导纱管上。由于这种落纱过程是在纺纱罐外面进行,因此要求纺纱罐的结构高度要高于一根空筒管长度的两倍以上,才便于进行筒管交换过程。这样纺纱锭位的结构高度便增高,从而纺纱机的高度也增加。此外为了落纱装置和导纱器的整个长度的行驶路程达到稳定的和精确的直线导向,特别是在导纱管接纳空筒管和满卷管纱置到运载插座方面看,需要费用很高。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一台离心式纺纱机的自动落纱过程。本专利技术的落纱,由于载纱筒管本身承担了导纱器的功能,因而比大家所知道的落纱过程更为简化。管纱是在它的圆周表面上进行卷绕,而其里面空腔起到导纱的作用。特别是对离心式纺纱机来说,由于落纱时空筒管自动移入到导纱器上,纺纱锭的结构高度就能大大减少,因为落纱只需要载纱筒管从纺纱罐中提出的高度,该载纱筒管也承担着导纱器的功能。由于为了在纺纱罐的轴上进行精确的中心导纱起见,在通常的纱线卷装内部具有一很宽的内腔,本专利技术较有优点的设计是,配置一根起到导纱器管作用的管子,其中心与一根具有常用筒管直径的管子的中心线同心,并固定在该筒管上。设计成整体的载纱筒管在制造上很简单,例如用一种轻塑料制成筒管状并带有一个作为导纱器管用的中心孔。为了自动操作,载纱筒管在一端有着一个制动和对中心装置,例如它可以由一个在外圆周上的环行槽组成,其中嵌接一个抓取工具。而纱线的输出口设置在制动和对中心装置的另一端。在安装一台带有载纱筒管的纺纱机时,为了避免根据纱线输出口来进行校正起见,把载纱筒管设计成对称式是有优点的,即管子两端设置有输出口和制动及对中心装置。为了使纱可靠的和无干扰的卷绕,特别是在所谓的纱管动程上,为了保证纱饼纱层成形起见,这个起到导纱作用的纱输出口的转向边,从载纱筒管的纵向看正位于筒管边缘上。这样可防止纱线可能再次卷绕到筒管边缘,不然可能会对纺纱状态和纱线性能起到不良影响。如果纱线输出口所在的管口能给予很好的预防磨损以及当磨损或损坏时能方便地掉换,这是有利的。这项要求可以采用金属或陶瓷制的可更换的管口来满足并且能在磨损后方便的更换。现就提供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较详细的叙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心式纺纱装置示意图,其中载纱筒管位于穿引纤维须条用的纱线生头辅助装置上;图2表示离心式纺纱装置在纺饼开始退绕倒筒到载纱筒管上之前的状况;图3系一根由双管组成的载纱筒管侧视图;图4表示一坚固的载纱筒管结构;图5为一根载纱筒管,其两端装有制动装置和一个纱输出口;图6为载纱筒管用的一个运载插座。本专利技术的离心式纺纱装置1已在图1中作了示意描述。粗纱6通过整体用2表示的牵伸装置,即通过两对牵伸罗拉3和4以及一对输出罗拉5而牵伸成一根须条7并按箭头方向8喂入到一个固定的作为气动纱线生头辅助装置的喷射器9。藉助管道10送入的由控制装置11调控的压缩空气,使须条7进入到导纱筒管12。为了使纱线从输出口14出来(图上未绘出)在导纱筒管内贯穿一通道或孔13。须条7的出现由一个传感器15记录下来,并通过信号线15a传送信号给控制装置11。导纱筒管12由一个整体用16表示的支架来携带。支架16是由一个带有对中心和夹持装置18的臂17组成。该夹持装置包括圆锥形空隙19。需握持的导纱筒管在其内对中心到规定的位置并由一夹持器20握持。夹持器20包括两个水平设置在臂17内的滑板21a和21b,它们彼此相对,并各自都有一半圆形开口(图上未绘出)。由控制装置11通过线路23控制的两个滑板21a和21b可以通过两个操纵器22a和22b相互进行如图上双箭头24a和24b所示的靠扰和分开运动。为了使导纱筒管能被握持,根据上述实施例子,在该筒管的一个末端设有一环行槽25。如若一导纱筒管12被对中心和握持装置18握持,支架16首先在已直立好的空导纱筒管12上下降。支架16的升和降在本文所述实施例子中是通过一只气缸26来推动。为此,支架16的臂17是固定在升降装置26的活塞27上。在控制装置11的控制下,通过相应的管道28a和28b的压缩空气输入和输出,支架16可以按图中双箭头29的方向进行上升和下降。当对中心和握持装置18同张开的夹持器20下降到一根空导纱筒管12后,夹持器自动以其顶尖在圆锥形空隙19内找中心。之后在控制装置11的调控下,滑板21a和21b通过操纵器22a和22b相对移动,使滑板进入到槽25中,从而导纱筒管可靠地被握靠持。此外孔道13是与圆锥形空隙19的孔口30同心的。在圆锥形空隙19的上方,在臂17上设有一与孔口30同心的锥端31。此锥端是用来同气动式纱线生头辅助装置9相联接。纱线生头辅助装置围绕纱线输出口32有一个中心环33,其形状是这样设计的使它在靠放到气流式纱线生头辅助装置时能够容纳支架16的锥形端31。直穿过锥端顶部31的孔口30,再与气动纱线生头辅助装置9的出口32和导纱筒管12内的孔道13对中心。这样就能利用气动式纱线生头辅助装置将须条7喂入到导纱筒管12的孔道13内。这种布置情况已表示在图1中。在导纱筒管12的下面,一个空的纺纱罐34正处于纺纱起动位置。纺纱罐由一台电动机35按图上箭头37所示的方向驱动。电动机通过导线36由控制装置11所控制。纺纱罐34的轴68与导纱筒管12的孔道13对准中心。纺纱罐34及其传动装置35是支承在一提升梁38上。提升梁能通过一升降装置39为纺纱过程以及更换纱筒管进行如图上双箭头40所示的上升和下降。上述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一个气缸41。与提升梁38相连接的活塞42由控制装置11对输入到管道43a或43b的压缩空气进行控制而相应地上升和下降。纺纱开始时,导纱筒管通过升降装置26沿图1中箭头方向44下降到一个位置,直到移至纱输出口14停止在纺纱罐中进行第一个纱圈卷绕的水平面45。纱饼在纺纱罐内是这样成形的,即纺纱罐从所示的位置,藉助升降装置39以箭头46的方向而提升,藉此构成所谓的管纱卷绕。空筒管支架16的臂17在上部位置47和下部位置48之间进行如箭头49所示的往复运动。这种往复运动是通过升降装置26来进行的。也可设想一固定纺纱罐和一个握持装置,既能进行纱层成形又能完成总的动程。这样纱线在管纱升降运程内不接触到整个端面14a,因该端面上升到纱输出口14是呈轻度圆锥形的。此外纱线输出口14作导纱用的转向边73是凸出于端面14a之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一个运输装置50,例如一条由上回行段51a和下回行段51b组成的运输带。在运输带的上回行段51a配置有边侧导轨52引导运载支架送入空载纱筒管及运走管纱。图6为对运载支架的结构作了详细描述。纱饼到载纱筒管12之后,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离心式纺纱装置,在其旋转着的纺纱罐中悬吊有一根导纱管,并在纺纱过程中于纺纱罐和导纱器之间形成一相对运动,此时纱以一层层方式贴绕到纺纱罐内壁,形成纱饼,然后此纱饼紧接着又倒筒到一载纱筒管上,其特征在于,导纱管是由载纱筒管(12,12′;112;212;312)所组成,当纱饼(71)退绕倒筒后,要进行新的一次纺纱过程时,此满卷筒管可与一个未卷装的载纱筒管(12;112;212;312)相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科尔泽
申请(专利权)人: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