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轮及谐波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69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轮及谐波减速器。柔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筒状,所述本体具有筒口端和筒底端,所述筒口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刚轮的内齿啮合的外齿,自距所述筒口端一定距离的位置至所述筒底端,所述本体的筒壁的厚度不断增大,且所述本体的外壁保持为圆柱面。当波发生器转动以驱动柔轮转动时,柔轮将动力和变形从筒口端传递至筒底端,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靠近筒底端的一端本体的筒壁设置成厚度不断增大的结构,从而增强了该段的刚度,减小了传递至筒底端的变形程度,特别能够缓解不规则变形对连接于筒底端的负载以及相互连接孔、紧固件的冲击,使柔轮与负载之间传动平稳,延长了柔轮以及负载输入端的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轮及谐波减速器
本技术涉机械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谐波减速器的柔轮以及具有该柔轮的谐波减速器。
技术介绍
谐波减速器因具有很大传动比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通常,谐波减速器包括刚轮、柔轮以及波发生器。其中,刚轮实际上是一个刚度很大的内齿圈;柔轮呈筒状,并由刚性较小的材料制成,柔轮的筒口端的外壁上形成外齿,柔轮的筒口端伸入刚轮中,其外齿用于与刚轮的内齿啮合;波发生器为椭圆柱状,其伸入至柔轮的筒口端,当波发生器由动力机构驱动而转动时,与波发生器的长轴对应的柔轮的外齿通过不断与刚轮的内齿啮合而使波发生器驱动柔轮转动。申请人在制造、装配以及使用谐波减速器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谐波减速器的柔轮至少具有如下缺点:由于柔轮在轴向上的长度远大于刚轮,且柔轮的刚度较低,这使得当受到动力机构较大扭力时,扭力传递至柔轮的筒底端后,会使筒底端产生较大变形,当扭力在较高的水平变化时,筒底端的变形会变的非常不规则,这种不规则的变形会严重冲击与其连接的负载以及用于连接负载的连接孔、紧固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轮及谐波减速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筒状,所述本体具有筒口端和筒底端,所述筒口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刚轮的内齿啮合的外齿,其特征在于,自距所述筒口端一定距离的位置至所述筒底端,所述本体的筒壁的厚度不断增大,且所述本体的外壁保持为圆柱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筒状,所述本体具有筒口端和筒底端,所述筒口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刚轮的内齿啮合的外齿,其特征在于,自距所述筒口端一定距离的位置至所述筒底端,所述本体的筒壁的厚度不断增大,且所述本体的外壁保持为圆柱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轮还包括锥状芯,所述锥状芯自所述筒口端伸入至所述筒底端以支撑靠近所述筒底端的一段所述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筒底端的一段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多条轴向延伸的凸肋,多条凸肋周向均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明许洪皓
申请(专利权)人:香河皓达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