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67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底座靠近第一滑轨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中间位置设有丝杠,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轨并与丝杠连接,所述滑台通过第一滑轨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的滑槽与第一滑轨连接,所述滑台的上侧中间位置连接有电动机械手臂的一端,所述电动机械手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机械夹手,通过红外线测距仪和伺服电机可以提高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精度,机械夹手一侧设有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感应机械夹手内部是否夹取物料从而可以纠正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误差,可以提高取料效率。

An automatic Reclai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manipulator, including a base. The upper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e rail. The base of the base is close to the one side of the first slide rail with a symmetrical two set of second slide rails.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l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rvo motor is connected by a coupling. At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e rail through the first slide rail. The slide t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e rail through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lide rail.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slide tabl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electric mechanical arm,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lectrical mechanical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mechanical arm. Holding hands, through infrared range finder and servo motor can improve the feeding accuracy of the electric mechanical arm. The pressure sensor on the side of the manipulator can induce the material inside the manipulator to correct the material error of the electric mechanical arm, and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自动化加工设备中,通常包括有机械手与料车,料车上堆叠有用于放置毛胚工件的托盘,料车将毛胚工件运送至固定的待取点,然后通过取料机械手将托盘托起并送至加工端加工,取料机械手在取料时,直接将托盘的底部两侧托住,从而实现托盘的移动,由于机械手是自动化工作,其在工作中会出现一定误差,造成机械手取料的精度较差,取料效率低,无法纠正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误差,如申请公布号201620701098.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主臂,其横向设置,取料臂,其有两个且隔开设置,取料臂与主臂活动连接,固定块,其设置于取料臂内侧壁上且在每个取料臂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隔开的固定块,托杆,其固设于固定块上并用于将放置有工件的托盘托起但是以上专利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提高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精度,无法纠正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误差。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可以提高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精度,可以纠正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误差,可以提高取料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底座靠近第一滑轨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中间位置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滑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滑轨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设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通过螺栓与第一滑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轨并与丝杠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杠的中间位置设有滑台,所述滑台通过第一滑轨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的滑槽与第一滑轨连接,所述滑台的上侧中间位置连接有电动机械手臂的一端,所述电动机械手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机械夹手,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机械手臂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械夹手远离电动机械手臂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轨的上侧通过滑块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靠近第一滑轨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靠近第一滑轨的一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上侧设有料台,所述料台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底面设有等距对称分布的四组以上定位凸台,所述第一滑轨靠近料台的一侧设有红外线测距仪,所述料台靠近红外线测距仪的一侧设有测距感应板,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红外线测距仪的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红外线测距仪和伺服电机可以提高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精度,机械夹手一侧设有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感应机械夹手内部是否夹取物料从而可以纠正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误差,可以提高取料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机械夹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滑板、3料台、4红外线测距仪、5放置槽、6定位凸台、7连接凸台、8电动伸缩杆、9第一滑轨、10电动机械手臂、11滑台、12伺服电机、13电机固定架、14第二滑轨、15丝杠、16测距感应板、17机械夹手、18压力传感器、19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设有第一滑轨9,底座1靠近第一滑轨9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第二滑轨14,第二滑轨14的上侧通过滑块连接有滑板2,滑板2的上侧设有料台3,用于放置料盒,料台3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放置槽5,放置槽5的内部底面设有等距对称分布的四组以上定位凸台6,用于料盒的定位,第一滑轨9靠近料台3的一侧设有红外线测距仪4,用于测量第一滑轨9与料台3之间的距离,料台3靠近红外线测距仪4的一侧设有测距感应板16,PLC控制器19的输入端电连接红外线测距仪4的输出端,滑板2靠近第一滑轨9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连接凸台7,连接凸台7靠近第一滑轨9的一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的一端,电动伸缩杆8的另一端与第一滑轨9连接,PLC控制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伸缩杆8的输入端,第一滑轨9的中间位置设有丝杠15,丝杠15的中间位置设有滑台11,滑台11通过第一滑轨9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的滑槽与第一滑轨9连接,滑台11的上侧中间位置连接有电动机械手臂10的一端,电动机械手臂10的另一端连接有机械夹手17,用于夹取取料,机械夹手17远离电动机械手臂10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8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9的输入端,PLC控制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机械手臂10的输入端,丝杠15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滑轨9连接,第一滑轨9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轨9并与丝杠15连接,第一滑轨9靠近伺服电机12的一侧设有电机固定架13,电机固定架13通过螺栓与第一滑轨9连接,第一滑轨9远离伺服电机12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19,PLC控制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伺服电机12的输入端。在使用时:将料盒放入料台3上侧设有的放置槽5内,放置槽5上侧设有的定位凸台6可对料盒进行定位,然后通过PLC控制器19控制打开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连接的丝杠15转动,丝杠15转动带动滑台11在第一滑轨9内移动,然后通过PLC控制器19控制打开红外线测距仪4,红外线测距仪4测量第一滑轨9与料台3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PLC控制器19控制打开电动伸缩杆8对第一滑轨9与料台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然后通过PLC控制器19控制打开电动机械手臂10和机械夹手17进行取料即可。本技术通过红外线测距仪4和伺服电机12可以提高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精度,机械夹手17一侧设有的压力传感器18可以感应机械夹手17内部是否夹取物料从而可以纠正电动机械手臂的取料误差,可以提高取料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有第一滑轨(9),所述底座(1)靠近第一滑轨(9)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第二滑轨(14),所述第一滑轨(9)的中间位置设有丝杠(15),所述丝杠(15)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滑轨(9)连接,所述第一滑轨(9)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12),所述第一滑轨(9)靠近伺服电机(12)的一侧设有电机固定架(13),所述电机固定架(13)通过螺栓与第一滑轨(9)连接,所述第一滑轨(9)远离伺服电机(12)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19),所述PLC控制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伺服电机(12)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有第一滑轨(9),所述底座(1)靠近第一滑轨(9)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第二滑轨(14),所述第一滑轨(9)的中间位置设有丝杠(15),所述丝杠(15)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滑轨(9)连接,所述第一滑轨(9)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12),所述第一滑轨(9)靠近伺服电机(12)的一侧设有电机固定架(13),所述电机固定架(13)通过螺栓与第一滑轨(9)连接,所述第一滑轨(9)远离伺服电机(12)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19),所述PLC控制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伺服电机(12)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轨(9)并与丝杠(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5)的中间位置设有滑台(11),所述滑台(11)通过第一滑轨(9)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的滑槽与第一滑轨(9)连接,所述滑台(11)的上侧中间位置连接有电动机械手臂(10)的一端,所述电动机械手臂(10)的另一端连接有机械夹手(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文麟李锴绩王嘉伟于进李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