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运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579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6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运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小车,所述物料小车能够自主移动和定位,所述物料小车上设有小车传送带,所述小车传送带能够与站点传送带对接,使得小车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站点传送带上、或者站点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小车传送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物料运送机器人,取代人工完成光伏生产线上各个工艺站点之间的花篮运送,显著提高光伏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运送安全性有保障,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运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运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电池组件模块化、安装维护方便、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太阳能发电应用最多的技术。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片)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生产硅片是国内外光伏公司的主要生产内容之一。现阶段,国内外光伏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但是硅片在车间各工艺点之间的运输仍然靠人完成,实际生产中先将硅片放入花篮(或者碟片盒),然后人工将花篮装车,依靠“工人推货车”的方式完成运送花篮。每人次运送量小,需要工人数量多,运输效率低,严重限制整个车间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硅片本身薄而脆,推车过程中容易损毁,整个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物料运送机器人,取代人工完成光伏生产线上各个工艺站点之间的花篮运送,显著提高光伏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运送安全性有保障,减少人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运送机器人,包括物料小车,所述物料小车能够自主移动和定位,所述物料小车上设有小车传送带,所述小车传送带能够与站点传送带对接,使得小车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站点传送带上、或者站点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小车传送带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物料小车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层载物台,每层载物台上均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条小车传送带,各所述小车传送带均独立运行。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载物台上设有喇叭状结构的导料口,每个所述小车传送带均对应配置一个导料口,所述导料口设置在小车传送带的入料口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载物台上设有流利条,每个所述小车传送带均对应配置两个流利条,所述流利条的延伸方向与小车传送带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所述流利条分别设置在小车传送带相对设置的两侧。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载物台上设有非接触传感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小车传送带的前端均设有安全传感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物料小车上还设有主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侧面避障激光传感器,所述主激光传感器用于扫描物料小车所在的整个平面,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扫地面附近的障碍物,所述侧面避障激光传感器用于扫描物料小车的两侧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物料小车的车顶上设有天线。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物料小车的车顶上还设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为多层信号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物料小车的车身上设有喇叭。本技术的物料运送机器人,取代人工完成光伏生产线上各个工艺站点之间的花篮运送,显著提高光伏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运送安全性有保障,减少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物料运送机器人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物料运送机器人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小车传送带入口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含小车传送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2-物料小车,4-小车传送带,6-载物台,8-导料口,10-流利条,12-非接触传感器,14-安全传感器,16-主激光传感器,18-超声波传感器,20-侧面避障激光传感器,22-天线,24-信号灯,26-喇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料运送机器人,完成光伏生产线上各个工艺站点之间的物料运送,现有的光伏生产线上,每个工艺站点均设有站点传送带。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物料为装有硅片的花篮,当然,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还可以用于在工艺点之间运送其它物料,运送物料的种类不构成本实施例的限制。物料运送机器人包括物料小车2,物料小车2上集成有定位导航模块,能够自主移动和定位,上述物料小车2上设有小车传送带4,上述小车传送带4能够与站点传送带对接,使得小车传送带4上的物料被顺送至站点传送带上、或者站点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小车传送带4上。当物料小车2移动至工艺站点,与工艺站点对接时,小车传送带4与站点传送带对接,小车传送带4和站点传送带两者的速度和方向均相同时,小车传送带4上的物料被顺送至站点传送带上、或者站点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小车传送带4上。物料小车移动至取料工艺站点时,取料工艺站点的站点传送带上的物料顺送至小车传送带4上,完成取料,取料结束后物料小车2移动至送料工艺站点,小车传送带4上的物料顺送至送料工艺站点的站点传送带4上,以此,取代人工完成光伏生产线上各个工艺站点之间的花篮运送。具体的,上述物料小车2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层载物台6,每层载物台6上均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条小车传送带4,各上述小车传送带4均独立运行。一个物料小车2上设有独立运行的四条小车传送带4,位于上层的两条小车传送带4与工艺站点上位于上层的两个站点传送带对接,位于下层的两条小车传送带4与工艺站点上位于下层的两个站点传送带对接,使得物料小车2与工艺站点之间有多种对接方式;另一方面,设置两层小车传送带,可以一次完成满料上下和空料的上下,整体形成循环。物料小车上集成有定位导航模块,借助定位导航模块移动至目标位置(工艺站点),移动至目标位置时,与工艺站点之间的对接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为了保证物料小车和工艺站点在一定的误差情况下仍然可以安全可靠的运送物料,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对物料小车2进行了“物料位置自校正设计”,实现物料位置自校正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局限于一下两种技术方案:第一种技术方案:上述载物台6上设有喇叭状结构的导料口8,每个上述小车传送带4均对应配置一个导料口8,上述导料口8设置在小车传送带4的入料口处。第二种技术方案:上述载物台6上设有流利条10,每个上述小车传送带4均对应配置两个流利条10,上述流利条10的延伸方向与小车传送带4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上述流利条10分别设置在小车传送带4相对设置的两侧。上述载物台6上设有非接触传感器12,上述小车传送带4的前端均设有安全传感器14。上述安全传感器14用于检测安全传感器14的安装位置处是否有物料;上述非接触传感器12设置在小车传送带4的末端,用于检测小车传送带4的末端是否有物料,避免物料被夹在小车传送带4和站点传送带之间,任一条传动带移动后就会造成落料,引起对硅片的破坏。上述物料小车4上还设有主激光传感器16、超声波传感器18和侧面避障激光传感器20,上述主激光传感器16用于扫描物料小车2所在的整个平面,上述超声波传感器18用于扫地面附近的障碍物,上述侧面避障激光传感器20用于扫描物料小车2的两侧面。借助主激光传感器16、超声波传感器18和侧面避障激光传感器20采集信号,辅助物料小车自主避障的移动至目标位置。上述物料小车2的车顶上设有天线22,借助天线22与外界设备通信,实现数据指令的上传或者下发。上述物料小车2的车顶上还设有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物料运送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运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小车,所述物料小车能够自主移动和定位,所述物料小车上设有小车传送带,所述小车传送带能够与站点传送带对接,使得小车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站点传送带上、或者站点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小车传送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运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小车,所述物料小车能够自主移动和定位,所述物料小车上设有小车传送带,所述小车传送带能够与站点传送带对接,使得小车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站点传送带上、或者站点传送带上的物料被顺送至小车传送带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运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小车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层载物台,每层载物台上均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条小车传送带,各所述小车传送带均独立运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运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上设有喇叭状结构的导料口,每个所述小车传送带均对应配置一个导料口,所述导料口设置在小车传送带的入料口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运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上设有流利条,每个所述小车传送带均对应配置两个流利条,所述流利条的延伸方向与小车传送带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军王宏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元谋智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