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980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纺丝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双丝饼卷绕生产的有隔板的新型纺丝组件,包括喷丝板1、分配板3、过滤砂5、第一金属网2、第二金属网4和砂杯7,砂杯7中装过滤砂5并位于分配板3上,分配板3上有第二金属网4,下有第一金属网2,喷丝板1安装在分配板3下方,其喷丝孔分布是正中间有一个带式无孔区的排列方式,砂杯7纵向正中设置一隔板6,隔板6与砂杯7侧壁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双丝饼易出现的纤度不一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纺丝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双丝饼巻绕 生产的有隔板的新型纺丝组件。
技术介绍
增加单个喷丝板上的孔数是增加产能和提高纺丝的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 途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将喷丝孔设计为由一个无孔区分隔开的对称的 两部分,将喷丝板左右两侧挤出的丝条分别巻绕,形成两个丝饼。这种方法 能解决喷丝板孔数增多导致的丝条冷却、上油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又能延长 巻绕头的更换周期,具有实际运用意义。但在双丝饼巻绕生产技术实施中,纺丝组件更换初期常出现两个丝饼纤 度不一的现象,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如染色的均匀性等。目前解决这一现 象的方法是重新更换组件,直到两个丝饼纤度均匀,这种方法具有盲目性, 不仅耗费人力,而且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此外也发现一旦更换上合适的纺丝 组件,在下一次纺丝组件的更换之前,两个丝饼纤度不均匀现象几乎不再出 现。我们知道,纺丝熔体在流经纺丝组件过程中,砂杯中的过滤砂对熔体起 到了过滤和微区高剪切梳理的作用,组件中的金属网和分配板除对过滤砂起 支撑外,在一定范围内对烙体的压力起到了匀化,使熔体均匀挤出喷丝板微 孔。砂杯中过滤砂通常由底层的细砂和顶层的粗砂组成,熔体的压力降的大 小与过滤砂的厚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过滤砂的平整度对熔体压力分配的均 匀性密切相关。 '结合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上述两个丝饼纤度不匀的现象,分析认为纺丝 熔体进入刚更换的纺丝组件时,'对砂杯中的过滤砂有一个冲击作用,事实是 这个冲击作用很难保证其相对砂杯中心均匀对称,这便使得其中原本沙平的 过滤砂发生不对称迁移,变得厚度不一,致使熔体产生不同的压力降,加剧 了喷丝板前的压力偏差,最终导致熔体在两个丝饼对应的喷丝孔不均匀挤出。为确保熔体在纺丝前压力保持一致,"涤纶多头纺双饼丝生产技术探讨",(《合成纤维》,2001, 6: 32-33)提到对喷丝板进行改造,在喷丝板导孔侧按孔的分布加工出连通的圆弧凹槽,并增加喷丝孔的长径比,这能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初生丝纤度的均匀性,但当熔体在喷丝板处压力偏差较大时,这种方 法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故有必要对喷丝板以上的部件进行改进。文献"涤纶POY多头紡双丝饼生产技术探讨",(《江苏丝绸》,2003, 5: 5-6)报道增大 过滤砂中细砂的含量,文献"纺丝组件的改进设计",(《纺织信息周刊》,2004, 30: 17)中提到的在组件中再加一块分配板,这些方法能增加熔体的均匀性, 但同时也增加了熔体的压力损失,这需对组件施加更大的压力以保证熔体稳 定、连续的流动,使得能耗提高,且由于压力降增大,熔体流动产生的温升 也增大,容易导致聚合物降解,熔体破裂。通过分析发现,上述现有技术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切换纺丝组件时产生 两丝饼纤度不匀的问题。本技术希望通过改进组件中的砂杯的结构,在 一定程度上限制过滤砂的迁移,减少切换纺丝组件时熔体对过滤砂的不对称 冲击引起的双丝饼纤度不一出现的频率,提高最终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纺丝组件,特别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双丝饼巻绕生产的有隔板的新型纺丝组件。本技术解决了双丝饼巻绕均匀 性差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不能处理过滤砂引起压力不匀的不足。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纺丝组件,也就是一种适用于双丝饼巻绕生产的有隔板的新型纺丝组件,包括喷丝板l、分配板3、过滤砂5、第一金属网2、 第二金属网4和砂杯7,砂杯7中装过滤砂5并位于分配板3上,分配板3上 有第二金属网4,下有第一金属网2,喷丝板1安装在分配板3下方,其喷丝 孔分布是正中间有一个带式无孔区的排列方式,砂杯7纵向正中设置一隔板6,隔板6与砂杯7侧壁紧密结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其中,所述的隔板6采用金属材料,并 与砂杯7侧壁紧密结合方式可以通过浇铸、焊接或精确车加工等方式实现。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其中,所述的隔板6对应于喷丝板1的 带式无孔区。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其中,所述的过滤砂5上面还可以设置 一分配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砂杯正中间增设一块隔板,将砂杯平均分 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对应喷丝板的左右两侧,并使得隔板两侧的过滤砂 的配比、质量和沙平的程度一致。当熔体进入刚更换的组件中时,由于这块 隔板的存在,两边过滤砂不能相互迁移,克服因此造成的两个丝饼的纤度不 匀现象。且本技术所增设的隔板采用金属材料,并通过浇铸、焊接或精 确车加工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与杯体紧密结合,不存在两边漏浆的现象;隔板 厚度适中,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不会在高压下变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最大特点是在对原有设备不作大的变动的条件下改进内部结 构,方法简单,容易实现,且经济效益明显;本技术具有简便、有效的优点,能有效提高双丝饼的均匀性,延长组件更换周期,从而为丝束的后道 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与纺丝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喷丝板 2为第一金属网 4为第二金属网 3为分配板 5为过滤砂 6为隔板 7为砂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纺丝组件,也就是一种适用于双 丝饼巻绕生产的有隔板的新型纺丝组件,包括喷丝板l、分配板3、过滤砂5、 第一金属网2、第二金属网4和砂杯7,砂杯7中装过滤砂5并位于分配板3 上,分配板3上有第二金属网4,下有第一金属网2,喷丝板l安装在分配板 3下方,其喷丝孔分布是正中间有一个带式无孔区的排列方式,砂杯7纵向正 中设置一隔板6,隔板6与砂杯7侧壁紧密结合。其中,所述的隔板6采用金 属材料并与砂杯7侧壁紧密结合方式可以通过浇铸、焊接或精确车加工等方 式实现,所述的隔板6对应于喷丝板1的带式无孔区,所述的过滤砂5上面 还可以设置一分配板。砂杯被隔板分出的两个部分所含的金属砂的质量及空隙率是一致的,'熔 体进入纺丝组件后,由于这块隔板的存在,不能使两边的金属砂发生不对称 的迁移。减少熔体在喷丝板前的压力差,之后,熔体又经过金属网、分配板、 再一层金属网的过滤、增压及分配作用,能进一步确保喷丝板对称的两部分 分得相同量的熔体,从而实现双丝头纺丝纤度均匀。经试验证明,本技术确实解决了双丝饼纤度不一的问题,弥补了现 有技术的不血。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包括喷丝板(1)、分配板(3)、过滤砂(5)、第一金属网(2)、第二金属网(4)和砂杯(7),砂杯(7)中装过滤砂(5)并位于分配板(3)上,分配板(3)上有第二金属网(4),下有第一金属网(2),喷丝板(1)安装在分配板(3)下方,其喷丝孔分布是正中间有一个带式无孔区的排列方式,其特征是砂杯(7)纵向正中设置一隔板(6),隔板(6)与砂杯(7)侧壁紧密结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6) 釆用金属材料并与砂杯(7)侧壁紧密结合方式可以通过浇铸、焊接或精确车 加工方式实现。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6) 对应于喷丝板(1)的带式无孔区。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砂(5) 上面还可以设置一分配板。专利摘要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纺丝组件,包括喷丝板(1)、分配板(3)、过滤砂(5)、第一金属网(2)、第二金属网(4)和砂杯(7),砂杯(7)中装过滤砂(5)并位于分配板(3)上,分配板(3)上有第二金属网(4),下有第一金属网(2),喷丝板(1)安装在分配板(3)下方,其喷丝孔分布是正中间有一个带式无孔区的排列方式,其特征是:砂杯(7)纵向正中设置一隔板(6),隔板(6)与砂杯(7)侧壁紧密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中王华平左平安王朝生雷鸣李敏杨勇汤方明史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