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合成长丝的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73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纺造合成长丝的纺丝装置。这里长丝由大量单丝的合并形成,并借助于一连接在纺丝装置后面的卷绕装置卷绕成一卷筒。在喷丝嘴的下方设有一具有透气壁的进气筒和一冷却管。冷却管与一气流发生器这样地连接,使得在冷却管内形成沿长丝运行方向的气流。这里气流由通过进气筒到达冷却管的气量形成。按本发明专利技术进气筒沿长丝运行方向分成各自具有不同透气性的许多区,以控制进入进气筒的气量。由此可以有利地影响预冷和气流的形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和权利要求17前序部分的用于纺合成长丝的纺丝装置,按权利要求25前序部分的用于合成长丝的纺丝方法和按权利要求26前序部分的纺丝装置的应用。这种纺丝装置和方法是公知的,并在WO95/15409中介绍过。这里刚刚挤出的单丝在其前进运动中通过一股气流支持。由此达到,单丝的固化点向喷丝嘴的反方向运动。这导致结晶的推迟,它对长丝的物理性能起有利影响。这样例如在制造部分取向丝(POY-Garn)时可以提高抽丝速度,从而也加大拉伸,而对于丝线不必再改变对于后续加工所需要的延伸量。已知纺丝装置由一冷却管和一安装在喷丝嘴下方的气流发生器组成。在喷丝嘴和冷却管之间设有一具有能透气的壁的进气筒。通过进气筒和气流发生器的共同作用将气量引入冷却甬道内,并在冷却管之内导致气流沿长丝运行方向的加速。进气筒由一种打了孔的透气材料组成。因此径向流入的气量正比于存在的压差,单丝的运动速度越快,压差就越大。从而随着离喷丝嘴距离的加大进入进气筒的气量便越多。但是现在表明,除了支持前进运动外单丝在其边缘层必须均匀地固化。在穿过进气筒时单丝这样地预冷却,使边缘层在进入冷却管之前便已经固化。在芯部单丝在进入冷却管时还是熔液状,因此最终的固化在冷却管内进行,所以所有的单丝需要均匀的预冷。其次必须达到,在进气筒的整个横截面上存在均匀的气量,以使在冷却管内的每根单丝在其前进运动中得到均匀的支持。在长丝生产中长丝的质量由单丝性能的共同作用决定。因此众所周知,为了制造高质量的纱线单丝束之内的每根单丝必须得到相同的处理。在已知方法和已知装置中已经知道固化点向喷丝嘴相反的方向运动,因此单丝只有在穿过预冷区以后才在由冷却管构成的冷却区内固化。从而单丝经过比较长的路程,在这段路程内它经受不同的气流。由US 5,034,182已知一种纺丝装置,其中进气筒安装在一压力腔内。进气筒具有一筛形壁,因此由于笼罩在进气筒外部的高压达到较大的压差,从而达到流入较多的气量。但是这引起这样的问题,单丝在入口区内便已经经受巨大的冷却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开头所谓这一类型的纺丝装置,使它可以提供与单丝的均匀预冷相匹配的气量和对于支持单丝运动所需要的气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这样地改进开头所述这一类型的方法和开头所述的纺丝装置,使单丝束的所有单丝直到硬化为止得到基本上均匀的处理。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纺丝装置和具有权利要求17特征的纺丝装置,通过具有权利要求25特征的方法以及通过应用按权利要求26的纺丝装置来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即将进气筒沿长丝运行方向细分成分别具有不同透气性的许多区,以控制进入进气筒的气量。本专利技术并不能由按EP0580977的已知纺丝装置或按DE19535143的已知纺丝装置所推知的。在已知装置中进气筒在喷丝嘴之下做得沿长丝运行方向具有变化的透气性,以便得到取决于长丝运行速度的单丝冷却。这种已知纺丝装置的目的是单丝在进气筒之内的完全冷却,因此完全不适合于在仅仅预冷却的单丝中产生支持单丝运动的气流。本专利技术具有这样的优点,可以不依赖于单丝速度和不依赖于纺丝仓与外界的压差控制进入纺丝仓的气量。由此可以有目的地对单丝性能施加影响,这些单丝束自于喷丝嘴的不同区域。施加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是,使所有单丝尽可能在相同的冷却条件下得到预冷,以使边缘区域固化。其次可以通过特别是进入进气筒下部区域的气量影响单丝进入冷却管以及冷却管内气流的形成。这里穿过进气筒的壁进入的气量正比于壁的透气性或孔隙度。因此在透气性好时在单位时间内向纺丝仓内引入比恒定条件下更多的气量。在相反情况下,也就是壁的透气性差时进入纺丝仓的气量比较少。按权利要求2的纺丝装置的特别优良的改进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提供比较多的用来冷却单丝的气量。另一个优点是,在纺丝仓内得到基本上均匀的气量分布。因为在上部区域单丝速度小,此外由于离喷丝嘴距离小单丝相互之间距离较远,在进气筒的上部区域气量可以基本上无阻碍地在纺丝仓的整个横截面上分布。由此达到在单丝束之内可以形成冷却管内的均匀气流。本专利技术按权利要求3的结构特别适合于,在比较弱的预冷中处理单丝。由此得到一种特别柔和的冷却的优点,这意味着进一步改善纺丝可靠性。这里纺丝可靠性理解为单丝断裂的数量。但是在面向冷却管的下部区域内有较大的气量引入纺丝仓内,这使得单丝束进入冷却管更容易。由此优良地防止单丝在最窄横截面区域内管壁上碰坏。但是这里上部区域的透气性这样地减小,使得上部区域不透气。由此在紧靠喷丝嘴之下形成一平静区,它保证单丝平稳地纺出,从而有利于形成均匀的单丝结构。按权利要求5的纺丝装置的特别优良的改进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既达到纺丝仓内气量的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单丝的均匀预冷,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单丝进入冷却管。因为在进气筒的中部区域进入纺丝仓的空气比较少,因此通过单丝速度可以形成一沿长丝运行方向的气流。由此通过在即将进入冷却管之前输入的气量形成一基本上均匀地作用在每根单丝上的气流。因为随着离喷丝嘴距离的加大单丝速度越来越大,同时各根单丝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在本专利技术一种特别优良的结构中在某一段区域内进气筒的透气性沿长丝运行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在这一区域内进入纺丝仓的气量取决于单丝速度。也就是说,长丝速度越快进入纺丝仓的空气越多。相反本专利技术按权利要求7的结构在进气筒的整个长度上形成这样的流动图,它不包含气量输入的阶梯状的变化。其次由此达到,进入纺丝仓内的气量与长丝速度无关地在区域的整个长度上基本上保持不变。进气筒壁可以由各种任意的多孔材料制成。按权利要求8的结构特别优良。这里可以非常精确地规定透气性或壁内的空气阻力。在这种情况下透气性由孔的进入口数量和孔的进入口直径确定。按权利要求8的纺丝装置的结构特别适合于,形成支持单丝运动的气流。这里至少一个区域内的孔由许多进气口形成,它们向长丝运行方向倾斜地穿过进气筒壁,使沿长丝运行方向的气流进入进气筒。在按权利要求10的特别优良的改进结构中达到,在进气筒的整个圆周上产生非常均匀的径向气流。为了能够在进气筒之内形成这种区域,本专利技术按权利要求11的结构特别有利。这里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透气性的单个筒可以相互重叠放置。这可以通过金属丝织物不同的网眼大小或通过多层体的不同层数达到。其次按权利要求12的结构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借助于纸质衬垫改变透气性。这里具有这样的优点,纸质衬垫承担空气过滤作用,因此没有污物到达纺丝仓。为了在进气筒内产生均匀的气流和为了在进入进气筒时避免涡流,按权利要求13的纺丝装置的改进结构特别优良。这里进气筒内部至少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壁上固定许多导气板,它们具有从筒壁出发向长丝运行方向的倾斜。在本专利技术一种特别优良的改进结构中进气筒与喷丝嘴作导热连接。因此特别是在进气筒的上部区域可以得到加热,这又导致流过筒壁的空气的加热,从而避免单丝受到冲击式的冷却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中气流发生器可以由一在进气筒区域内的鼓风机、一紧靠在冷却管入口前的喷射器或一在冷却管出口端与冷却管连接的抽吸装置构成。抽吸装置具有特别的优点,所有在纺丝期间出现的颗粒,例如单体(Monomere)都从纺丝仓中排除掉。从而避免纺丝仓的污染。为了产生具有非常均匀的质量的长丝,按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纺造通过大量单根单丝(5)的合并构成并借助于一连接在纺丝装置后面的卷绕装置(20)卷绕成一卷筒(23)的合成长丝(12)的纺丝装置,具有一在底面上有许多用来挤出单丝(5)的喷嘴孔的喷丝嘴(2),一设置在喷丝嘴(2)下方的、由单丝(5)穿过的冷却管(8),一与冷却管(8)连接并且在冷却管(8)内产生沿长丝运行方向的气流的气流发生器(15)和一设置在喷丝嘴(2)和冷却管(8)之间的透气的进气筒(4),单丝(5)穿过此进气筒,通过进气筒给冷却管(8)输入基本上径向进入的气量,以产生气流,其特征在于:进气筒(4)沿长丝运行方向分成许多具有各自不同的壁(7)的透气性的区域,以控制进入进气筒(4)的气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兰尼奇克汉斯乔治迈泽汉斯格哈德许特尔乌尔里希恩德斯彼得森格德特勒夫舒尔茨迪特尔维莫尔
申请(专利权)人:巴马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