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转轴结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及车尾箱折叠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24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隐藏转轴结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及车尾箱折叠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隐藏转轴结构,包括第一铰链滑道体、第二铰链滑道体、第一铰链摇臂和第二铰链摇臂;各部件通过特定的连接,第二铰链滑道体朝第一铰链滑道体转动,使得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相互旋转,带动第一铰链摇臂和第二铰链摇臂分别在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和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上滑动,使得第一铰链滑道体和第二铰链滑道体转动180°,基于隐藏转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车尾箱折叠箱、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跨层式车尾箱折叠盖和多层式车尾箱折叠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铰链外漏防水效果欠佳,且影响产品视觉的技术缺陷。

Hidden rotary shaft structure, cross layer hidden rotary shaft structure and tail box folding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to a hidden rotary shaft structure, a cross layer hidden rotary shaft structure and a tail box folding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dden rotating shaft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first hinge slide body, the second hinge slide body, the first hinge rocker arm and the second hinge rocker arm, and the parts are rotated toward the first hinge body through a specific connection, and the second hinge slider body makes the rotation end of the first hinge rocker arm and the rotating end of the second hinge rocker arm. The first hinge rocker arm and the second hinge rocker arm are respectively slid on the slideway of the first hinges slide body and the slideway of the second hinge slide body, so that the first hinge slide body and the second hinge slide body rotate 180 degrees, based on the hidden rotating shaf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the folding box and the cross layer concealment of the car tail box. The structure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folding cover of the cross layer car tail box and the folding cover of the multi-layer car tail box,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oor waterproof effect of the hinges of the hinge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affects the technical defects of the product 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转轴结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及车尾箱折叠盖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的
,尤其涉及隐藏转轴结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及车尾箱折叠盖。
技术介绍
目前,皮卡后尾箱盖是一种汽车车箱防护配件,安装在皮卡后尾箱边沿上,整体覆盖车箱,起到保护车内货物及防水防潮的目的。为减小体积,方便携带移动,后尾箱盖通常采用多折结构,由多块硬质复合板材拼接成,通过锁紧机构将尾箱盖安装固定在车箱上。其中转轴组件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连接硬质箱盖目的,实现180°自由转动。目前,具有折叠功能的后尾箱盖的转轴通常采用外露铰链,如图21至图23所示,图21为现有后尾箱盖的转轴直观图,图22为现有后尾箱盖转轴的铰链立体图,图23为现有后尾箱盖转轴的主视图。为保证折叠顺利至少需要2个以上的转轴组件,起到连接多块硬质复合板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转轴组件多为外露的铰链,但是铰链的转轴具有安装复杂的技术缺陷,铰链的转轴组件由多节短转轴组成,应用于不同车型时,因车箱宽度不同需采用特殊尺寸补齐,不易实现标准化生产,生产效率低;同时,铰链均为外露,雨水能通过铰链之间缝隙容易进入到盖板内,使得防水效果欠佳,且影响产品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旨在提供隐藏转轴结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及车尾箱折叠盖,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铰链外漏防水效果欠佳,且影响产品视觉和安装繁琐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隐藏转轴结构,包括第一铰链滑道体、第二铰链滑道体、第一铰链摇臂和第二铰链摇臂;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朝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相互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铰链摇臂和所述第二铰链摇臂分别在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和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上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和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转动18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尾箱折叠盖,包括:所述的隐藏转轴结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隐藏转轴结构的第一铰链滑道体和第二铰链滑道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箱盖和所述第二箱盖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箱盖和所述第二箱盖转动180°。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箱盖连接件和第二箱盖连接件;第一铰链滑道体通过所述第一箱盖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箱盖固定连接;第二铰链滑道体通过所述第二箱盖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箱盖固定连接。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包括:第一隐藏转轴结构、第二隐藏转轴结构和工字型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隐藏转轴结构包括第三铰链滑道体、第四铰链滑道体、第三铰链摇臂和第四铰链摇臂;所述第三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三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四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四铰链摇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三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四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四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铰链滑道体与所述工字型连接件的第一开口连接;使得所述第三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四铰链摇臂的转动端相互旋转,带动所述第三铰链摇臂和所述第四铰链摇臂分别在所述第三铰链滑道体的滑道和所述第四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上滑动,使得所述第三铰链滑道体和所述第四铰链滑道体转动90°;其中,第二隐藏转轴结构包括第五铰链滑道体、第六铰链滑道体、第五铰链摇臂和第六铰链摇臂;所述第五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五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五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六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五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六铰链摇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五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六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六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五铰链滑道体与所述工字型连接件的第二开口连接;使得所述第五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六铰链摇臂的转动端相互旋转,带动所述第五铰链摇臂和所述第六铰链摇臂分别在所述第五铰链滑道体的滑道和所述第六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上滑动,使得所述第五铰链滑道体和所述第六铰链滑道体转动9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跨层式车尾箱折叠盖,包括:所述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第三箱盖和第四箱盖;所述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的第三铰链滑道体与所述第三箱盖连接;所述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的第六铰链滑道体与所述第四箱盖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箱盖连接件和第四箱盖连接件;第三铰链滑道体通过所述第三箱盖连接件与所述第三箱盖固定连接;第六铰链滑道体通过所述第四箱盖连接件与所述第四箱盖固定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水条;所述防水条设置在所述第三箱盖连接件与所述工字型连接件的第一开口的缺口上;所述防水条设置在所述第四箱盖连接件与所述工字型连接件的第二开口的缺口上。作为优选,所述防水条的材质为PVC或EPDM。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多层式车尾箱折叠盖,包括:所述的隐藏转轴结构、所述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第五箱盖、第六箱盖和第七箱盖;所述第五箱盖与所述隐藏转轴结构的第一铰链滑道体连接;所述第六箱盖的第一端与所述隐藏转轴结构的第二铰链滑道体连接;所述第六箱盖的第二端与所述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的第六铰链滑道体连接;所述第七箱盖与所述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的第三铰链滑道体连接;使得所述第五箱盖与所述第六箱盖翻转180°,所述第七箱盖与所述第六箱盖翻转180°。本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铰链外漏防水效果欠佳,且影响产品视觉和安装繁琐的技术缺陷。因此,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隐藏转轴结构,包括第一铰链滑道体、第二铰链滑道体、第一铰链摇臂和第二铰链摇臂,通过特殊的连接关系,第二铰链滑道体朝第一铰链滑道体转动,使得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相互旋转,带动第一铰链摇臂和第二铰链摇臂分别在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和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上滑动,最终使得第一铰链滑道体和第二铰链滑道体转动180°,本隐藏转轴结构基于第一铰链滑道体、第二铰链滑道体、第一铰链摇臂和第二铰链摇臂相互运动导致第一铰链滑道体和第二铰链滑道体转动180°。本技术还公开了车尾箱折叠盖,车尾箱折叠盖包括:隐藏转轴结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隐藏转轴结构的第一铰链滑道体和第二铰链滑道体分别与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连接,使得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转动180°,本车尾箱折叠盖利用了隐藏转轴结构,隐藏转轴结构体积小,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展开后,隐藏转轴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之间,因此,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展开后的表面平整无凸起。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隐藏转轴结构、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及车尾箱折叠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链滑道体、第二铰链滑道体、第一铰链摇臂和第二铰链摇臂;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朝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相互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铰链摇臂和所述第二铰链摇臂分别在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和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上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和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转动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链滑道体、第二铰链滑道体、第一铰链摇臂和第二铰链摇臂;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朝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相互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铰链摇臂和所述第二铰链摇臂分别在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和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上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和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转动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滑道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转动端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一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滑道体的滑道通过柳钉与所述第二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3.一种车尾箱折叠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藏转轴结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隐藏转轴结构的第一铰链滑道体和第二铰链滑道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箱盖和所述第二箱盖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箱盖和所述第二箱盖转动18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尾箱折叠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箱盖连接件和第二箱盖连接件;第一铰链滑道体通过所述第一箱盖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箱盖固定连接;第二铰链滑道体通过所述第二箱盖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箱盖固定连接。5.一种跨层式隐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隐藏转轴结构、第二隐藏转轴结构和工字型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隐藏转轴结构包括第三铰链滑道体、第四铰链滑道体、第三铰链摇臂和第四铰链摇臂;所述第三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三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四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铰链摇臂的转动端与所述第四铰链摇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铰链滑道体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三铰链摇臂的旋转端旋转连接;所述第四铰链滑道体的滑道与所述第四铰链摇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铰链滑道体与所述工字型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王强罗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锐创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