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密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4693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经消除应力→溶剂清洗→抛光→电解清洗或吹砂→阳极腐蚀对加工零件进行前期处理及镀后除氢的镀密铬方法,其特征是,做镀前处理时,零件的装挂准备是,选取直径为1.5~2.0mm的保护丝,在被镀零件的棱角外边缘以与被镀件3~4mm的距离环绕上保护丝,用夹具夹紧,阳极与零件竖直悬挂在镀槽中;采用的镀铬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5~62A/dm↑[2],槽液温度:49~54.4℃,溶液浓度:CrO↓[3]:225~262克/升,CrO↓[3]/SO↓[4]↑[2-]:100±10∶1克/升,Cr↑[3+]:2~4克/升,不断搅拌电镀液,以纹波系数低于3%电源进行电镀处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镀密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钢零件镀密铬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飞机产品上镀铬通常是为了获得细密、耐磨和防反光等的镀层,其工艺方法有多种,如:镀硬铬、松孔镀铬、乳白铬、黑铬等。镀硬铬在制造飞机零件中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工艺方法,其镀铬的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0~60A/dm2,槽液温度:52~58℃,CrO3:200~250克/升,H2SO4:2.0~2.5克/升,Cr3+:3~8克/升,电源的纹波系数可以在5%以上。用此工艺方法完成的镀层硬度只能达到750努氏左右,目前有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来提高镀层硬度的,但是,这些添加剂又会在电镀时造成被镀零件的吸氢,从而使氢脆性能等大大降低,传统的工工程镀铬的铬镀层的厚度均匀性差,尤其是在加工板材时,镀层的均匀性更是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镀层硬度高、显微结构好、氢脆性能好的镀密铬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做镀前处理时,零件的装挂准备是,选取直径为1.5~2.0mm的保护丝,在被镀零件的棱角外边缘以与被镀件3~4mm的距离环绕上保护丝,用夹具夹紧,阳极与零件竖直悬挂在镀槽中;采用的镀铬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5~62A/dm2,槽液温度:49~54.4℃,溶液浓度:CrO3:225~262克/升,CrO3/SO42-:100±10∶1克/升,Cr3+:2~4克/升,不断搅拌电镀液,以纹波系数低于3%电源进行电镀处理。本专利技术镀密铬工艺在显微结构及镀层厚度上与高硬度镀铬相比有着很高的优势,镀密铬工艺无需加入任何添加剂,使镀层厚度的均匀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镀层厚度公差可控制在5微米以下,镀件的可靠性大大增强,铬层硬度达到了895努氏以上,比现有的750努氏有了很大的提高,零件的表面光滑、细密,其显微结构至少在200倍显微镜下观察,镀层没有贯穿到基体的裂纹,尤其是对板材的加工,由于采取了镀前对零件棱角边缘易产生电荷集中的地方环绕上了保护丝,因此,使得镀层均匀,结合力好,零件没有多余的边缘堆积及电弧的痕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按照普通的方法,消除应力→溶剂清洗→抛光→电解清洗或吹砂→阳极腐蚀对加工零件进行前期处理;二、缠绕保护丝,选取直径为2mm的铜丝,沿零件的外边缘距零件3~4mm的距离环绕,并用夹具夹紧,竖直悬挂在镀槽中;三、调整溶液浓度,CrO3:250克/升,CrO3/SO4:100±10∶1克/升,Cr3+:4克/升,电流密度:55A/dm2,槽液温度:51℃,电源的纹波系数为3%,根据不同的被镀件,选取不同镀铬时间,电镀后除氢,根据需要抛光、检验。实施例二一,进行前期处理,前期处理同实施例一;二、缠绕保护丝,选取直径为2mm的铜丝,沿零件的外边缘距零件3~4mm的距离环绕,并用夹具夹紧,竖直悬挂在镀槽中;三、调整溶液浓度,CrO3:225克/升,CrO3/SO4:100±10∶1克/升,Cr3+:2克/升,电流密度:60A/dm2,槽液温度:49℃,电源的纹波系数为3%,根据不同的被镀件,选取不同镀铬时间,电镀后除氢,根据需要抛光、检验。实施例三一,按照实施例一的方法对加工零件进行前期处理;二、缠绕保护丝,选取直径为2mm的铜丝,沿零件的外边缘距零件3~4mm的距离环绕,并用夹具夹紧,竖直悬挂在镀槽中;三、调整溶液浓度,CrO3:260克/升,CrO3/SO4:100±10∶1克/升,Cr3+:3克/升,电流密度:62A/dm2,槽液温度:53℃,电源的纹波系数为3%,根据不同的被镀件,选取不同镀铬时间,电镀后除氢,根据需要抛光、检验。实施例四一,按照实施例一的方法对加工零件进行前期处理;二、缠绕保护丝,选取直径为1.5mm的铜丝,沿零件的外边缘距零件3~4mm的距离环绕,并用夹具夹紧,竖直悬挂在镀槽中;三、调整溶液浓度,CrO3:262克/升,CrO3/SO4:100±10∶1克/升,Cr3+:4克/升,电流密度:62A/dm2,槽液温度:54.4℃,电源的纹波系数为3%,根据不同的被镀件,选取不同镀铬时间,电镀后除氢,根据需要抛光、检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消除应力→溶剂清洗→抛光→电解清洗或吹砂→阳极腐蚀对加工零件进行前期处理及镀后除氢的镀密铬方法,其特征是,做镀前处理时,零件的装挂准备是,选取直径为1.5~2.0mm的保护丝,在被镀零件的棱角外边缘以与被镀件3~4mm的距离环绕上保护丝,用夹具夹紧,阳极与零件竖直悬挂在镀槽中;采用的镀铬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5~62A/dm2,槽液温度:49~54.4℃,溶液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杰红李景贵鄂学彬郭显华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