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736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6:48
能够防止将表皮材料贴合在芯材上而成的车辆用内饰件中的角部的破裂。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芯材(3)或者表皮材料(4)的一方设置有粘合剂涂布层(5),并且在将芯材(3)和表皮材料(4)借助粘合剂涂布层(5)来叠加的状态下固定的车辆用内饰件(1)。上述芯材(3)的角部(11)及其附近形成有部分性地没有涂布粘合剂(2)的粘合剂未涂布部(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车辆中,在车厢内的前部设置有仪表板等内饰件(车辆用内饰件)。在这种内饰件中存在有:在涂布有粘合剂的芯材的表面叠加已加热的表皮材料并进行真空吸附(真空同时压接成形)而给芯材贴上表皮材料的内饰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34846号公报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中存在有如下问题。即,对芯材的表面真空吸附表皮材料时,表皮材料中的与芯材的角部接触的部位会发生局部性的拉伸而表皮材料的上述部位会出现破裂,从而存在有使内饰件发生外观不良的担忧。于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内饰件,在芯材或者表皮材料的一方设置有粘合剂涂布层,并且在将芯材和表皮材料借助粘合剂涂布层来叠加的状态下固定,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粘合剂涂布层的所述芯材或者表皮材料的角部及其附近形成有部分性地未涂布粘合剂的粘合剂未涂布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上述的粘合剂未涂布部来防止给芯材贴上表皮材料而成的内饰件的角部的破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用内饰件的整体图。图2为示出图1的车辆用内饰件的截面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示出施有掩模处理的芯材的俯视图(示出掩模处理工艺的图)。图4为示出对施有掩模处理的芯材涂布粘合剂的状态的说明图(示出粘合剂涂布工艺的图)。图5为示出形成有粘合剂未涂布部的芯材的俯视图。图6为形成有空气孔的与图5相同的芯材的俯视图。图7为示出将具有粘合剂未涂布部及空气孔的芯材安装在模具上的状态的图(示出芯材安装工艺的图)。图8为示出粘合剂层的膜厚的芯材的截面图。图9为示出粘合剂未涂布部设置有微细凹凸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为示出加热表皮材料的状态的说明图(示出表皮加热工艺的图)。图11为示出相对于表皮材料推升芯材的说明图(示出模具推升工艺的图)。图12为示出真空吸附的状态的说明图(示出真空吸引工艺的图)。图13为示出左侧的角部施有掩模处理的芯材的具体例子的图。图14为示出右侧的角部施有掩模处理的芯材的具体例子的图。图15为示出对图14的芯材剥掉了掩模胶带的状态的图。图16为示出对表皮材料推升未设置有粘合剂未涂布部的芯材的说明图。图17为示出在图16中左侧的角部发生表皮材料的破裂的图。图18为示出在图16中右侧的角部发生表皮材料的破裂的图。图19为示出设置有粘合剂未涂布部的情况下的表皮材料的右侧的角部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图1~图19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附图。实施例1<结构>以下,对该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汽车等车辆中,在车厢内的前部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仪表板等内饰件(车辆用内饰件1)。作为该车辆用内饰件1使用有如下的内饰件:即,如图2所示,芯材3或者表皮材料4的一方设置有粘合剂涂布层5(或者粘合剂层),并且在将芯材3和(已加热的)表皮材料4借助粘合剂涂布层5来叠加的状态下进行真空吸附(真空同时压接成形)而固定,据此给芯材3贴上表皮材料4。在此,车辆用内饰件1以仪表板为例来说明,但并不限于仪表板。粘合剂2中使用有被热活性化的粘合剂等。而且,在芯材3的表面或者表皮材料4的背面涂布粘合剂2而形成所需厚度的上述粘合剂涂布层5。芯材3是由硬质的树脂形成。此外,表皮材料4是由软质的树脂形成。针对如上的基本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使其具备如下的结构。(1)如图3~图5所示,在上述芯材3的角部及其附近形成部分性地没有涂布粘合剂2的粘合剂未涂布部12(或者,非固定部)在此,在仪表板的情况下,芯材3的角部形成于其上表面和跟前侧面(靠近观察者一侧的面)的分界线部分。在此情况下,尤其是形成于上述分界线部分中的车宽方向17的两侧位置等。另外,除了芯材3的角部以外,与上述相同的粘合剂未涂布部12还可形成于如后述那样的担心会发生表皮材料4的拉伸、破裂等的部位。(2)如图6、图7所示,上述芯材3在上述粘合剂未涂布部12的位置具有空气孔21。在此,空气孔21为排气用的贯通孔,根据粘合剂未涂布部12的大小、形状等,在粘合剂未涂布部12的位置能够设置一个或以上的空气孔21。关于空气孔21的形成,在成形芯材3时同时形成也可,或者,芯材3成形后并在进行真空同时压接成形之前通过后续加工来形成也可。另外,为了进行真空同时压接成形,在芯材3中事先形成真空吸引用孔部25,因此空气孔21与真空吸引用孔部25同时形成为好。或者,将空气孔21作为真空吸引用孔部25的一部分来使用也可。进而,如图8所示,在粘合剂2(粘合剂涂布层5)的膜厚t大于大概75μm的情况下,必须设置空气孔21为好。(3)如图9所示,上述芯材3在上述粘合剂未涂布部12具有用于提高滑动性的微细凹凸部31。在此,微细凹凸部31具有多个前端带有圆头的润滑的凹凸为好。微细凹凸部31的凹凸的深度为大概0.5mm以下、0.05mm以上为好。微细凹凸部31的平面形状可与表皮材料4的表面的装饰用凹凸部35相同,该装饰用凹凸部35为以装饰等的目的设置在表皮材料4的表面的褶皱图案、几何图案等。微细凹凸部31设置在芯材3的整个表面也可,或者,部分性地设置在芯材3的粘合剂未涂布部12或其周边的位置的表面也可。在本情况下,微细凹凸部31设置在芯材3的整个表面。微细凹凸部31在成形芯材3时同时形成也可,或者,芯材3成形后并在进行真空同时压接成形之前通过后续加工来形成也可。图中,表皮材料4形成为其背面侧一体具有滑动性差的泡沫层(Foamlayer)36的多层结构。以下,对上述的车辆用内饰件4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该车辆用内饰件的制造方法中,在芯材3或者表皮材料4的一方涂布粘合剂2,并且在芯材3的表面叠加已加热的表皮材料4并进行真空吸附而给芯材3贴上表皮材料4。在此,图5的涂布有粘合剂2的芯材3如图7那样安装于模具41(芯材安装模具)。如图10所示,表皮材料4以用夹子42夹住的状态下利用上下的加热器43、44加热两面。之后,如图11所示,将芯材3与模具41一同推升而使芯材3与表皮材料4接触,之后,如图12所示,对模具41进行真空吸引而进行真空吸附。芯材3及模具41分别事先形成有真空吸引用孔部25、45。(4)在上述的车辆用内饰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涂布有粘合剂2的上述芯材3或表皮材料4的角部11及其附近形成部分性地没有涂布有粘合剂2的粘合剂未涂布部12,以使上述芯材3和表皮材料4在粘合剂未涂布部12处不粘合,据此缓和粘合剂未涂布部12上的表皮材料4的局部性的拉伸,从而防止由表皮材料4的局部性的拉伸所致的破裂。具体而言,如图13、图14所示,粘合剂未涂布部12是将掩模胶带55贴在芯材3的角部11等之后涂布粘合剂2而形成。如图15所示,涂布粘合剂2之后,掩模胶带55被剥掉。如图16所示,不形成粘合剂未涂布部12并将芯材3与模具41一同推升而使芯材3与表皮材料4接触,从而由于涂布在芯材3上的粘合剂2的粘性而表皮材料4对芯材3的滑动性受到阻碍,因此引起如图17、图18所示那样的由表皮材料4的局部性的拉伸所致的破裂(破裂部51)。与此相对,如果设置粘合剂未涂布部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内饰件,在芯材或者表皮材料的一方设置有粘合剂涂布层,并且在将芯材和表皮材料借助粘合剂涂布层来叠加的状态下固定,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粘合剂涂布层的所述芯材或者表皮材料的角部及其附近形成有部分性地没有涂布粘合剂的粘合剂未涂布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29 JP 2015-1915691.一种车辆用内饰件,在芯材或者表皮材料的一方设置有粘合剂涂布层,并且在将芯材和表皮材料借助粘合剂涂布层来叠加的状态下固定,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粘合剂涂布层的所述芯材或者表皮材料的角部及其附近形成有部分性地没有涂布粘合剂的粘合剂未涂布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在所述粘合剂未涂布部的位置具有空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芯材在上述粘合剂未涂布部具有用于提高滑动性的微细凹凸部。4.一种车辆用内饰件的制造方法,在芯材或者表皮材料的一方涂布粘合剂,并且在芯材的表面叠加已加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孝志江夏博高桥孝志
申请(专利权)人: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