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表面电镀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0158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内饰件表面电镀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超声波除油;2)粗化;3)钯活化;4)解胶;5)化学镍;6)预镀镍;7)酸铜;8)半光镍;9)珍珠镍;10)镍封;11)装饰铬;12)电解退挂;该工艺精细化,步骤安排详细、合理,操作有序、简单,从而能够提高汽车内饰件表面处理的效果、成品率提高,美观性好,使用的周期长,节省成本和资源,而且对电镀过程中的硼酸进行合理化处理后,使得镀镍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件表面电镀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表面电镀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件在汽车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汽车的把手、内饰板、内侧围板、前围装饰板等均属于汽车内部装饰件,这些装饰件均是先注塑成型,然后再通过表面处理技术进行处理,达到较高的质量,较好的外观以及较强的性能,从而让汽车内部的功能多远化,而且经过表面处理的装饰件因其主体是塑性材质,且其表面电镀金属,这样的装饰件能够保证较轻的质量和较好的美观性。因此,汽车内饰件在注塑成型后还需要对其表面进行系列的处理工作,而现有的汽车内饰件在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节省工艺而缩短该工序,致使汽车内饰件表面处理的效果较差,使用寿命缩短,美观性差,其生产的质量达标率也较低,导致废品率的增加,从而浪费成本和资源。此外,在汽车内饰件进行珍珠镍操作时,一般采用现配溶液现用的方法,这样能够保证镀镍溶液调配后的立即使用,保证珍珠镍的镀镍质量,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发现,这样操作的缺点是使用的珍珠镍溶液量比较大,而且珍珠镍的镀镍溶液在现配后需要在4-6小时之内使用掉,这无疑是加大了生产难度,而且容易造成镀镍溶液的浪费,从而增加成本,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内饰件表面电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化学除油:清洗除油槽体,向槽内注入槽体二分之一的自来水,空气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除油粉,除油粉加入之前先用温水溶解,继续加水浸没汽车内饰件,加温,温度逐渐升高,采用1.5‑2℃/min的升温速度加温,加温至30‑35℃停止加温;2)粗化a、清洗粗化槽体,先向槽体内注入40%的纯水,在空气搅拌下,逐渐加入铬酸400g/L,直至完全溶解,然后采用少量多次的加入方法加入硫酸400g/L,当高于70℃时停止加入,待温度降至60℃以下时再添加;b、硫酸加入完成后,将计算量的湿润剂先用纯水稀释,纯水稀释过程中底部设置加温模块,在稀释过程中采用15...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内饰件表面电镀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化学除油:清洗除油槽体,向槽内注入槽体二分之一的自来水,空气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除油粉,除油粉加入之前先用温水溶解,继续加水浸没汽车内饰件,加温,温度逐渐升高,采用1.5-2℃/min的升温速度加温,加温至30-35℃停止加温;2)粗化a、清洗粗化槽体,先向槽体内注入40%的纯水,在空气搅拌下,逐渐加入铬酸400g/L,直至完全溶解,然后采用少量多次的加入方法加入硫酸400g/L,当高于70℃时停止加入,待温度降至60℃以下时再添加;b、硫酸加入完成后,将计算量的湿润剂先用纯水稀释,纯水稀释过程中底部设置加温模块,在稀释过程中采用15-20℃的温度稀释,稀释完后分3-5次等量加入到粗化液中,经超声除油的汽车内饰件放置在粗化液内粗化;3)钯活化a、清洗钯活化槽体,向槽内注入60%体积的纯水,打开抽风系统,加入计算量的盐酸溶液;b、打开过滤机,在搅拌下加入计算量的浓钯水,加水至所需液位,调整温控装置,使槽液温度保持在20-25℃,对汽车内饰件表面进行钯活化处理;4)解胶a、清洗解胶槽体,加纯水至工作液体积的60%,在搅拌的状态下逐渐加入硫酸;b、硫酸加入完成后,加入加速剂,补充液位,开启过滤机,搅拌均匀,开启加热装置,温度加热到100-120℃解胶;5)化学镍:清洗化学镍槽体,加入开缸量2/3体积的纯水;加入计算量的化学镍LFS3,然后加入计算量的ADM化学镍LFS1和ADM化学镍LFS2,补充纯水,开启过滤机,用氨水调节pH值,开启加热装置;6)预镀镍a、在洁净的备缸中加入60%开缸量体积的纯水,加热至50℃,开启空气搅拌,加入的计算量硫酸镍、氯化镍、硼酸;b、补水至开缸量,保持温度于50-55℃,搅拌至完全溶解,加3-5g/L活性碳,搅拌1-2小时,静置4-5小时;c、用10-12u的棉芯过滤机三级过滤回镀槽中,开启过滤机循环、蒸汽加热、搅拌,用波浪状的假阴极连续弱电解10小时,用分析纯稀硫酸或稀氢氧化钠调PH值;7)酸铜a、在洁净的备缸中加入50%开缸量体积的纯水,开启空气搅拌,然后加入计算量的硫酸铜,使之完全溶解;b、在强力搅拌下慢慢加入所需量的硫酸,温度超过65℃停止添加,待温度降到60-65℃时再次加入,如此循环往复加入,加纯水至开缸量;c、加入3-5g/L活性碳粉,搅拌1-2小时,静置4-5小时,用8-10u的棉芯过滤机三级过滤回镀槽中,开启过滤机循环、冷水降温系统、搅拌;d、加入盐酸,再加入调试光剂,搅拌过滤循环30min后试电;8)半光镍a、在洁净的备缸中加入60%开缸量体积的纯水,加热至50℃,开启空气搅拌,加入的计算量硫酸镍、氯化镍、硼酸,补水至开缸量,保持温度于50-55℃;b、搅拌至完全溶解,加3-5g/L活性碳,搅拌1-2小时,静置4-5小时,用6-8u的棉芯过滤机三级过滤回镀槽中,开启过滤机循环、蒸汽加热、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夕军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托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